雅玲 @雅趣
双语撰稿人,以探寻餐饮匠人为人生乐趣
和当代艺术对话,其实没你想得那么复杂。如果这个周末你恰好在上海,就去 OCAT 当代艺术中心和艺术聊聊天吧。
“通过深圳富士康的招工面试在流水线上工作了 45 天,并用工作报酬购买了一台iPad mini……” 在上海 OCAT 当代艺术中心《龙肝凤脑》展览的开幕式上,我读到了这样一句艺术家的简介。
这件被艺术家李燎取名为《消费》的行为作品,赢得了 2013 年的尤伦斯大奖。当年,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llens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你可以和艺术圈的人一样,简称其为UCCA)的展出现场十分简单:iPad、工牌、工服、上岗证和劳动合同。
李燎的行为作品 《消费》
“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基于某些宣传过度的社会新闻,我脑补着:“在那种同事自杀、环境压抑的地方,一定度日如年吧,这肯定是在抨击那些卖肾买 iPhone 的人,简直太妙了!”
千万不要得罪一个艺术家买家
自从读完李燎的“富士康” 经历,我率先绕开参展的其他 7 位艺术家,径直走到他的最新作品《只要你不倒闭我就一直弄你》前。
《只要你不倒闭我就一直弄你》现场(图片来自 OCAT摄影师)
关于这件作品的介绍是这样的:
我老婆网络购物后给予了实际的评价(中评),招致店老板的谩骂和侮辱,或许她们都是格格不入的。
老婆在这种既定规则(淘宝店家默认只接受好评)之下的实事求是和店老板违反常规(开口就骂)的跳起辱骂,都违反常理,所以我也只能跟着一起以艺术之名去征讨它,只要它不倒闭,我会一直邀请身边的朋友去给它差评。
要问这种行为艺术如何呈现?
很简单,他把店主的回复绣在了一件素色针织衫上:“你脑子有问题。你眼睛有问题。呵呵随便……” 视觉效果也是很有冲击力。
《只要你不倒闭我就一直弄你》现场(图片来自 OCAT摄影师)
“所以,这件艺术品可以总结成网购给差评被骂之后的报复?”我自己在心里念叨,“我怎么好像也有过这种想法……”
我回想起前不久自己在淘宝的糟糕经历:从一家健身食品店买了PB2 减脂 85% 的花生粉,到手后发现包装比我之前买的正版产品要劣质好多,甚至没打开粉就散出来了。
我本来想写差评,但等我辛苦上传了原版照片和长段抱怨后,手却无意识地点了好评。即便如此还是收到了卖家理直气壮的回复以及自称来自洛杉矶的订单记录,但我还是抱着同情心对店家说,我怀疑是他被供货商骗了,让他去查查供应商。
可能,这就是我没有成为艺术家最大的原因。
可问题是,如果一直号召朋友去买他的产品,再给差评,岂不是在变相支持他的生意?而且,号召影响力越大,他生意还越好,这家店并不会倒闭……
可能,这样的 “Overthinking” 就是我没有成为艺术家的第二大原因。
雅趣VS.李燎:从消费者的角度做艺术
开幕式后,我把他堵住。我们产生了以下这段对话:
李燎
雅趣:哎,你的作品一直都是这样的题材吗?
李燎:其实在形式和题材上肯定有变化,但我自己观察的话,都在一个主要的脉络上,就是和我自身相关。在这个社会、这个家庭的系统里,我都是围绕自身和周围关系的观察。
雅趣:之前在富士康打工,这是否需要下很大的决心呢?
李燎:其实没有。当时想到做这件事,一是和老婆出去逛街时候看到一些东西,得到一些启发,再加上我当时也挺喜欢苹果的产品,就想到说,去生产这些产品的地方,也是件很有趣的事情,而且在工厂的工作,都是很简单的事。
富士康工厂
雅趣:卖肾买苹果的新闻从五、六年开始层出不穷,从安徽、杭州、扬州到广州都有类似事例,难道你也是想借作品来抨击这个现象?
李燎:不是抨击什么,当时也没关注这些新闻,就是提出我看到的东西而已。因为大家都身处相同的社会环境之下,大家看到的东西也是差不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现方式,而这是我的方式而已。
雅趣:那你是从什么角度做这件事的?
李燎:从消费者的角度和一个没有什么钱的人的角度。因为觉得买这么个电子产品,算是个奢侈品,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或是代价才能得到,我又没班上,所以就想去厂里打工。
算一算,买全这些要打多久的工?
我点头,自己果然想多了:为什么在艺术语境里一提到“消费” 这个词,就觉得万恶不赦,觉得有关这个主题的事物,必定值得被抨击和声讨呢?
《龙肝凤脑》:新世代艺术家的对话
当年的富士康展览,UCCA 官方微博评价称,“(《消费》)这件作品在生产与消费之间,建立了清晰而有揭示意义的关联。”
而在我看来,当代艺术的作用和魅力正是构建对话——无论这存在于看者与做艺术的人之间、隐射对象之间、还是艺术和现实本身。
本次《龙肝凤脑》(是的,这名字并不指代某个主料是鲤鱼肝和鸡脑的同名江苏菜)展览呈现的,正是新世代艺术家之间的彼此对话。包括李燎在内,共有八位35岁以下的当代艺术家——四男四女——入围。
展览场所:OCAT上海
开幕时穿着飞跃小布鞋的策展人秦思源(Colin Siyuan Chinnery)利用 OCAT的建筑特色——建于30年代的中华实业银行旧址,将两个展厅分割成八个小空间,三三两两的陈列,让男女艺术家的作品们彼此独立,又不隔空喊话。
去这儿和当代艺术对个话吧,其实它没你想得那么复杂。
展览信息
时间:
2016.12.11 - 2017.02.12
地点:
OCAT上海馆
上海市闸北区文安路30号(地铁8号线曲阜路站2号出口)
策展人:
秦思源(Colin Siyuan Chinnery)
参展艺术家:
陈哲 胡向前 李燎 林科 陆平原 娜布其 沈莘 于吉
你眼中的行为艺术是什么样的?看完李燎的作品,你觉得自己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和消费有关的行为也可以被称作行为艺术呢?
【点击下方关键词,直达往期精选】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把它朋友圈,让更多人知道。
版权声明:本文是雅趣独家稿件,如果您是媒体或微信公号,请联系我们授权;如果您是雅趣的个人用户,喜欢的内容,请在朋友圈肆意扩散!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多值得探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