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经是中国老百姓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 年纪轻点儿的人恐怕难以想象,就在二三十年前,北京市民家中想要装上一部固定电话,动辄就要排上一两年的时间,安装费最高达5000元。
1984年4月20日《北京日报》1版
1984年4月20日,《北京日报》头版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农丰里50多户普通干部工人家装电话》。
1982年,农丰里成为本市第一个安装小交换机的居民住宅区,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有100多户居民家里陆续装上了电话,每户每月交月租费4元。
上世纪80年代,私人电话还不普及,大家只得去电话局打长途电话。这是工作人员正在为准备打电话的人服务。张风/摄
当时,北京城区有居民400多万,公用电话仅2000多部,并且是定时服务,十分不便。随着城市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又给公用电话的传呼带来困难。
很快,农民家里也出现了私人电话。
1984年5月23日下午,一位农民来到北京市市内电话局营业室,掏出一张2000元的支票。营业员在给他开的收据上,写下了本市第一个农民自费安装的电话号码:81.5059。
1984年5月14日《北京日报》1版
这位农民是京郊有名的种蘑菇能手,丰台区郭庄子大队的专业户赵明才。过去,频繁的业务联系,他只有靠队里的电话。有一次,因电话被耽搁损失了五百多斤蘑菇。
家庭电话一出现,迅速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消费时尚。人们排队申请安装电话就像当年购买彩电、“抢”冰箱一样踊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电话消费热。
1984年,北京仅有私人住宅电话800户,到1992年时增长了140多倍。
上世纪90年代初,市民在电信营业厅排队报装电话。翟伟/摄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北京的市话普及率是最高的,每5人就拥有一部电话。尽管如此,市话局向社会公开放号时,人们仍蜂拥而至,有人深夜两点就带着小凳排队,一周内有9700名申请者交了全额初装费。
1987年6月17日,《北京日报》2版
但交了初装费后,真到装上电话至少要等半年,几年后才等来电话也是常有的事。
1991年4月28日《北京日报》1版
1991年4月28日本报1版刊登了团结湖居民方国荣的来信。他讲述,家里装固定电话,从登记到安装,一共用了4年。
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市市内电话局东单营业厅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放号工作。刘卫兵/摄
越来越多的家庭要求安装私人电话。尽管因为程控电话成本高等问题,北京地区的电话初装费在1990年时已经涨到了5000元,但依然挡不住人们装电话的热情,电话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
1993年7月25日,《北京日报》8版
这股私人住宅电话热潮的兴起,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直接反映,这种长期被压抑的社会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活跃、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电话通信能力、通信技术水平的迅速增长而得到爆发般的释放。(1993年11月20日《北京日报》6版,《电话,何日进你家》)
1993年11月20日,《北京日报》6版
1991年市电话局搞了两次会战,大干100天,当年共装机55086户,终于超过待装户数量。这一举动影响全国,并受到国务院和邮电部的表彰。
1992年,电话安装公司正式成立,当年装机70188部。
市话局在突击装机的同时,标本兼治,扩大设备能力,治理北京高层住宅电话飞线。
1994年4月14日,《北京日报》2版
本市1991年到1994年的近3年时间里净增30多万电话用户,超过前10年的总和。(1994年4月14日《北京日报》2版,《3年装机量超过前10年》)
1995年11月,通县(现通州区)次渠镇高古庄村养鸡专业户董贵华安装了家庭电话。当时全镇7000多户中,已有1400户装了程控电话。胡敦志/摄
1995年,电话局装机创历史之最,达到40万部。40万,这是多少代电信职工想都不敢想的数字。从这年起,持续十几年的“装机热”开始降温。(2000年7月12日《北京日报》8版,《十七年,圆了一个梦》)
但马上,新的问题涌现——号码资源不够用了。
1996年3月26日,《北京日报》2版
1996年5月8日,本市电话号码由7位升至8位,在原有电话号码前冠以数字“6”。 北京是继巴黎、东京、香港、上海之后,世界上第5个、中国第2个电话号码升至8位的城市。
当年电话号码升位的广告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北京市内电话号码是5位数字,其最大容量不过10的5次方=10万门;到1957年,五位制号码的电话分局局号已经占满,到1965年北京市内电话号码完成了由五位制向六位制的过渡;1994年7月9日零点,北京市内电话号码完成向七位制的过渡,全部由6位升至7位。(1998年3月22日《北京日报6版,《京城百姓消费新走向——安装第二部家庭电话》)
1998年3月22日,《北京日报》6版
1998年4月3日,北京市从模拟电话进入数字电话时代。张风/摄
到2002年时,本市固定电话总数为530万部,其中家庭电话达到了330万部,成为绝对主力。
电话进入家庭对下一代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孩子拿起电话已不再具有任何新奇的感觉,他们通过电话了解外面的世界或与他人交往,表现得相当老练。他们的书包里除了书本之外,还多了属于自己的“电话号码本”。
后来,电话咨询、电话购物、电话订票、电话求医问药以及各种各样的电话热线相继出现,这些早已远远超出了当年期盼“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人们的想象。
(历史资料: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北晚新视觉、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