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济南一市民胆囊摘除十几年 慈铭体检报告却显示正常
11月中旬,济南市民于女士带着父亲来到位于奥体中心的慈铭体检中心,花600余元让父亲做了全身体检。11月底,于女士拿到父亲的体检报告,报告显示父亲身体除血压血脂略高外,其余并无异常,可这份“健康”的报告却让于女士一家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我爸爸2005年就手术摘除了胆囊,结果彩超检查结论居然写的胆囊一切正常。”她怀疑体检中心工作人员根本就没有真正为父亲检查。
“我是11月14日那天带父亲去慈铭体检查体的。”于女士的父亲今年56岁,人到中年,做子女的开始格外注意他的身体,“上次体检是2016年在老家做的,时间久了家人不放心,就想着带他查一查。”于女士说,最开始她想着带父亲去公立医院的体检中心,但想到医院排队检查的人比较多,在同事的介绍下,于女士带父亲来到了位于奥体中心的慈铭体检,花600多元让父亲做了全身检查。半个月后,一家人收到了体检中心邮寄的体检报告,“一看健康汇总分析,只是有些老年人常见的血压高血脂高一类的慢性病,其他都没问题,我们就放心了,其他的也没仔细看。”
12月初,不少媒体都报道了某知名体检机构董事长曝光体检行业造假一事,于女士的母亲也看到了相关新闻,“我妈吓了一跳,赶紧翻出了我爸的体检报告仔细看了看,还真看出了问题。”
体检报告显示,于女士的父亲胆囊彩超一切正常,“可我爸很多年前胆囊就摘除了。”于女士说,2005年6月,父亲被确诊患有胆囊息肉,随后便通过手术摘除了胆囊。“胆囊都摘除了,检查怎么可能正常呢,而且还写得很详细。”她拿出了慈铭体检出具的体检报告,在腹部超声的检查项目中,包含有胆囊彩超一项,检查结果为“胆囊大小形态正常,壁不厚,腔内未见异常回声,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未见异常血液信号”。
“我爸的胆囊都摘除十几年了,他们这么详细的描述是从哪里看见的呢?”于女士对体检报告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我都不确定其他结果有没有问题,这些检查是不是真做过。”为了解心中疑惑,于女士联系了慈铭体检,希望他们对报告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释。“结果一直没人给个说法,就说是医生失误,可以退钱,但这种问题不是一句简单失误就能解释的吧。”她说,自己曾多次与对方沟通,要求对方提供父亲体检时的详细原始记录,“可对方一直没有回应。”
慈铭体检回复:近期系统更换 医生操作失误
消失的胆囊为何会出现在体检报告上?8日下午,慈铭体检客服部的工作人员解释称,可能与近期系统更换,医生操作失误有关。“确实是我们工作出现了问题。”她介绍,近期体检中心更换了新的系统,出现这个问题可能是医生在操作新系统时不熟悉,未将于女士父亲胆囊彩超的检查结果保存成功。“因为医生一天要帮很多人做体检,结果一般都是等到大家都检查后再汇总出具,有些医生习惯把检查正常的人放在前面,把结果异常的放在最后备注,当天可能是于女士父亲的检查结果没保存上,就混在了结果正常的人里面。”该工作人员表示,体检中心会加强医生熟练操作系统的要求,避免类似事情再发生。
上述工作人员称,目前公司愿意退还于女士父亲600余元的体检费用,“客人现在对我们不太信任,想带着父亲去公立医院重新体检,我们也愿意承担她重新体检的费用。”
8日晚间,于女士回复称慈铭体检已经将先前的体检费用退回,“重新体检的费用,他们说可以等检查做完后拿单据报销。”
乱象丛生的体检机构其实也需要“体检”
近日,国内体检机构爱康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曝出体检行业内幕:国内有些体检机构,会用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甚至还有一些机构血液检测时抽了血不做检查就扔了。虽然张黎刚没有给出明确的证据,但很多人还是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因为这样的结论,切合了当前人们对于体检结果的某些疑虑。近些年来,在人们刚刚接受了某些天价体检并得到身体平安无事之信息不久,却突然在医疗机构发现了不治之症的事件,而且并非个例。抛弃标本而编造检验结果,对某些体检机构是有“动力”的,比如,当前涉及肿瘤检测的成本还比较高,少做一个就是一笔纯收入;还有些检测需要凑齐一定数量“集体检测”,如果标本量不够,实施检测就可能“入不敷出”。
更关键的是,体检机构即便被证实“造假”了,可能面临的处罚也很轻。现有体检行业遵循的是2009年原卫生部颁布的《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对于出具虚假体检结果的行为,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对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要避免体检机构这种不负责任的造假行为,就应该加强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尽可能让一个具有从业资格的人在此之前,就将规范操作变成习惯,不会轻易违规。另一方面,应该完善检验结果的倒追机制,特别是一些成本较高、对一些恶性疾病诊断有价值的检验,建立标本留存机制,如果体检人在短期内(三个月或半年)发现了与原检验严重背离的病情,则对标本再检验。 (记者俞丹整理)
体检有点“坑”?教你不花冤枉钱!
曾有一位外国医生在中国做完6次体检后如此描述:这里不像是一家医院,更像是一家工厂,一家高效的工厂。而我就像一头屠宰场里的牛,穿行在流水线上。
要小心这些坑爹的乱象
部分医护人员缺乏资质
部分体检机构医护人员不仅缺乏资质,甚至存在以护士冒充医生上岗、过度依赖机器的问题。
敷衍了事体检效果不佳
不但潜在的疾病检查不出来,甚至连患者已明确的疾病也检查不出来,导致延误了治疗造成严重后果。
误导体检者多做检查
有人获得一张“28元享受原价350元体检”的广告单,结果到了医院又会让你做进一步检查并且多开药。
不必要的检查“一箩筐”
检查项目过多过滥,导致过度体检问题,既让消费者多花了冤枉钱,也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形象和信誉。
要记牢:什么是靠谱的体检
专业的人员:设备是死的、人是活的,只有实施体检、解读体检的人员专业、有责任心,才可能为客户提供靠谱的体检。
个性化操作:体检不该是流水线作业,而应该重视每位体检者的个性化差异和需求,量体裁衣才能既有效又不过度体检。
学着点:国外都是咋做的
坐标:日本医院:癌研有明医院特色:精密癌筛癌研有明医院癌症筛查的检出率远高于日本平均水平。为什么癌研有明医院的癌症筛查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虽然设备也很先进,但更重要的是:医院的体检都是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来实施,体检报告也是由全科医生来解读,再由主任、教授级专家复核,确保整个体检过程中人员都是高水平、专业、尽职的。由专业医生来检查,精细度就会大为加强。比如同样的超声检查,国内可能三五分钟就结束了,但癌研有明医院有时需要做到30-40分钟。
(济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