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不必属牛,自然熟识吹牛术”,下联成为绝唱,看完都佩服
“溜须拍马”是指那些喜欢阿谀奉承的人,为了讨好自己的上级或者领导而做出许多出格的事情。小编查阅了相关的资料才发现,不仅有两个很有意思的典故在里面,而且还有一副十分工整的对联成为了绝唱。今天小编就以《上联“不必属牛,自然熟识吹牛术”,下联成为绝唱,看完都佩服》为题,给大家分享“吹牛”、“拍马屁”的故事。
古代的人都喜欢留胡须,宋朝的宰相寇准就是其中的代表。当时他的手下有一个副宰相叫丁渭,此人并没有过多的真才实学,但却懂得曲意逢迎、投其所好,凭借这样的本事得到了宋真宗的重用。寇准对于这样的人一向不屑,但毕竟同朝为官,对方又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平日里有些应酬还是在所难免的,以免造成朝臣不和的情况。
丁渭对寇准还是非常佩服的,所以经常讨好自己这位上司。一次,两人在一起吃饭,寇准因为胡须过长所以在吃饭的时候沾上了一些米粒,丁渭看到后觉得自己表现的机会到了,赶紧伸手缓缓的为寇准“溜胡须”,不仅如此,他还谄媚的夸耀寇宰相的胡须真的是世间少有,漂亮至极。寇准被下属的表现逗乐了,说道:“难道世间还有替人溜须的宰相吗?”
自此以后,“溜须”就成了讨好上级的意思,而丁渭自然也成了有名的”溜须宰相“。而“拍马”同样事出有因,在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大多都是骑马的,如果在路上相遇,为了表达亲切,都会下马互相致意,顺便在对方的马屁股上轻轻拍一下,说一些夸奖的话,其实跟汉人拍拍肩膀问候是相似的形式,后来就演变成奴才替主子拍马的谄媚含义。
“溜须拍马”正是这样组合而来,有一副对联也很好地诠释了这个意思。上联是“不必属牛,自然熟识吹牛术”, 下联是“无须姓马,到底精通拍马经”。“牛”和“马”既是属相,又是姓氏,意思就是无论属什么姓什么并不重要,那些人都善于“吹牛皮”“拍马屁”,把这些当做飞黄腾达的一种处事方式。
上联的“属、熟、术”,下联的“姓、精、经”同音,同韵,使这幅对联铿锵有力,让人感觉出讽刺的幽默,也不乏辛辣之味。而“吹牛”和“拍马”更是信手拈来的工巧与绝对。据说这个下联是一位属马的人对出来的,也成了绝唱,揭露了社会的一些歪风邪气。小编这里也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涓涓溪流汇江海”,有能对出下联的读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