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乎上,经常会看到有人问体重秤、体脂秤多次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即使我们到搜索引擎上面搜索相关的关键词时,出现的关联搜索几乎都是关于「多次称重不准确」的关键词。
为什么体重秤多次测量会不准确呢?
我们要先理解一个概念:误差。
这个「误差」,我们需要在某个标准下去讨论,否则它就会变得毫无意义。这个标准就是:「GB/T7723-2017 固定式电子衡器」。
这个标准的「5.4 最大允许误差」的要求如下图所示:
家用体重秤属于三类衡器,m 表示检定的分度值,e 是体重秤的分度值(一般在秤体上用 d 表示),它的误差分 3 个阶段:
- 0≤m≤500 时,最大允许误差是 ±0.5e;
- 500≤m≤2000 时,最大允许误差是 ±1.0e;
- 2000≤m≤10000 时,最大允许误差是 ±1.5e;
体重秤的分度值 e (秤体上会用 d 表示),可以从包装、或者体重秤上面看到,如下图所示,
体重秤分度值 d=100
那么,它的误差是如何计算的呢?我们以下图的测量值为例:
该用户的体重值是 66.35kg,
那么检定的载荷分度值 m = 66350g/100g ≈ 663,
根据之前的误差计算标准:
- 0≤m≤500 时,最大允许误差是 ±0.5e;
- 500≤m≤2000 时,最大允许误差是 ±1.0e;
- 2000≤m≤10000 时,最大允许误差是 ±1.5e;
那么最大的误差就是 ±1.0e,即 ±100g,那么该用户体重的允许误差是:66.25kg ~ 66.45kg 之间,这意味着,该用户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多次测量时,体重值处于66.25kg~66.45kg 之间,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台体重秤是准确的。
这就是为什么体重秤多次测量,会有多个测量值的原因,只要它满足「固定式电子衡器标准」所允许的误差范围,而很多消费者不明白,便以为是「不准确」。
当然,如果你每次测量,都超过这个「允许的误差范围」,那么可以断定这是有质量问题,要及时找售后处理。
为什么有些体重秤在短时间内多次测量,它的数值始终不变?
之前在知乎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大意是该消费者买了一把体脂秤,他与妻子的重量差不多,但不一样。他每次称完之后,妻子再上秤测量,他们的体重值必然是一样的。
我只拿一件事来说吧,我买了xx 199的体脂秤,在家只有我和我老婆两个人用,每次我上去量完,比如是125,我老婆再上去,绝对跟我是一个数值。刚开始我只认为我俩一样重,但是测量次数多了,有时候手里拿个东西在她后面称,还是一样。而且显示的时候不是一直变到一个数,而且跳到前一个数。比如第一个人量完125,第二个人去量,到了124,但是马上就跳到了125。所以我已经打算把它出了……当然我说的问题可能不算精度问题,电子秤可能是程序问题?
为了求证,我测试了6款不同品牌的体脂秤,如下图所示:
发现有这些情况:
- 在第一次称重后 66.35kg,短时间内连续称重,我多拿一台手机(200g),或者放下手机,得到的重量都是跟第一次是一样的;
- 在第一次称重后 66.35kg,我拿着一个 2kg 的砝码,得到的重量是 68.35kg,然后我放下砝码,拿着 200g 的手机称重,得到的重量是66.55kg;
- 在第一次称重后66.35kg,然后过 2 分钟后,拿着 200g 的手机再次称重,得到的重量是 66.55kg。
那么,我们初步可以判断:
目前市面上的体重秤/体脂秤,有「记忆」功能,某个时间段内,多次连续上秤,如果测量误差不超过某个值,那么就会一直显示第一次的测量结果。
为了求证,咨询了业内的人士,得到的回复是肯定的,他们称这种是「差值记忆逻辑处理」,即假设某个体重秤设置的差值记忆范围为 0.4kg,第一次称重是 56.2kg,第二次称重如果跟第一次称重比较相差 0.4kg 以内,秤还是会显示 56.2kg。
我们无法判断是否整个电子秤行业都采用了「差值记忆逻辑处理」,但目前来看,市面上的一些大品牌都已经这样做了。
该如何选择体重秤呢?
近十年,由于电商的崛起,电子秤可谓乱象横生,很多劣质产品打着低价的旗号赚取眼球、获取流量,收割了用户便退场,这是劣币驱逐良币。而电商发展至今,由于对传统推广模式的颠覆,电商处于一个「有流量就有销量」的畸形时期,水分严重导致消费者越来越难去甄别好的产品。
现在,酒香确实是怕巷子深了。
那么,作为消费者,该如何挑选体重秤呢?我个人认为有如下几点:
- 不要看销量,要看差评率和差评内容。现在已经很少消费者会用心给好评了,但差评肯定是真心的。
- 选择传统老厂商、品牌。传统老厂商已经在行业内存活多年,他们有一定的实力和产品特点,这些厂商经受了互联网创业热潮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