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 陈薇
还记得让你半夜“偷菜”的网页游戏“开心农场”吗?他的创始人郜韶飞如今回到“种菜”现场。
只是,十多年后,郜韶飞的“农场”从电脑转移到手机,从虚拟的偷菜到可以“种”出真水果。
还记得半夜定闹钟的“开心农场”吗?
“开心农场”、半夜“偷菜”……承载了很多“80后”的网络记忆。
2008年11月,一款叫“开心农场”的网页游戏突然袭来,伴随着轻社交式的互撩,短时间就博取了上亿粉丝,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国民级应用。
其开发者是2006年华东理工大学毕业的郜韶飞,他当时揣着15万元资助基金和两个同学共同创业,从做网络书签到跑外包屡屡受挫,又碰上金融海啸,初创公司岌岌可危。
此时,大洋彼岸facebook正掀起一场社交网络风潮。于是,三个年轻人决定,选择从资金少、规模小的五分钟社交网络服务游戏做起。
浇水、种菜、偷菜,中国网民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开心农场”上线三天,活跃用户就突破1万人。到2009年春节期间,日活跃用户已突破百万。全社会纷纷加入“偷菜”的队伍,甚至衍生出一个专门帮忙偷菜的行业。
最火爆时,“开心农场”的活跃用户超过了5亿,但2012年之后,“偷菜”的热度逐渐消退,郜韶飞开始做起了投资。
时下,这个曾经引领全民“偷菜”的人,如今真的种了一大片水果,让你“种”,请你吃。
“偷菜祖师爷”的水果已经种出来了
1月2日,天猫年货节上线“福年种福果”活动,用户在天猫农场“种”成水果,便可换得一箱阿里巴巴数字农业基地直供的新鲜水果。其中,柯城鸡尾柚,系“开心农场”创始人郜韶飞亲手种植。
开心农场创始人郜韶飞种的鸡尾柚
如今,郜韶飞的农场第一年挂果,25万斤椪柑和鸡尾柚,正赶上为鼠年春节送上“年货”大礼。
种出真水果,郜韶飞一直有这个想法。2016年,郜韶飞相中了一个有机肥项目。但卖肥料在大众面前很难有存在感,盘了许久,郜韶飞下了决心:干脆自己下田种菜,让消费者先吃上有机肥种的放心菜,然后再推广有机肥。
郜韶飞带着合伙人跑遍了全国的农业原产地,从山东的莱阳梨、济南桃,到新疆的阿克苏苹果,累计投入2个亿,建立了7000亩的线下农场。在浙江衢州柯城区,郜韶飞承包了1250亩土地,种植当地著名的椪柑和鸡尾柚。
此时,恰好赶上阿里巴巴“亩产一千美金计划”全面升级,与阿里数字农业合作后,他的柑橘园里处处充满“黑科技”。在土壤里植入的探测器,可了解湿度和肥度,每一棵果树都植入了光学传感器。
历时三年,柑橘终于挂果,再过两年,产量可望达到500万斤。产量上得慢,是因为郜韶飞坚持只用有机肥,不施化肥、不洒农药。这位“偷菜祖师爷”,终于有了数字农业的新“开心农场”,想尝尝的话自己“种”吧。
(编辑 吉倩倩 首席编辑 华丽娟 见习编辑 张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