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太网帧格式
目的地址(6字节) | 源地址(6字节) | 类型(2字节) | 数据(46 ~ 1500字节) | CRC(4字节)
类型(0800) | IP数据报(46 ~ 1500字节)
类型(0806) | ARP请求/应答(28字节) | PAD(18字节)
类型(8035) | RARP请求/应答(28字节) | PAD(18字节)
其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是指网卡的硬件地址(也叫MAC地址),长度是48位,在网卡出厂时固化的。用ifconfig命令可以查看,"HWaddr xx:xx:xx:xx:xx:xx" 部分是硬件地址。协议字段有三种值,分别对应IP, ARP, RARP。帧末尾是CRC校验码。
以太网帧中的数据长度规定最小46字节,最大1500字节,ARP和RARP数据包的长度不够46字节,要在后面补填充位。最大值1500称为以太网的最大传输单元(MTU), 不同的网络类型有不同的MTU,如果一个数据包从以太网路由到拨号链路上,数据包长度大于拨号链路的MTU了,则需要对数据包进行分片。注意,MTU这个概念指数据帧中有效载荷的最大长度,不包括帧首部的长度。
- IP 地址
IPv4的IP地址长度为4字节,通常采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法,例如0xc0a80002表示为192.168.0.2。Internet被各种路由器和网关设备分隔成很多网段,为例标识不同的网段,需要把32位的IP地址划分成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网络号相同的各主机位于同一网段,相互之间可以直接通信,网络号不同的主机之间通信则需要通过路由器转发。
- IP地址类
A 类: 0 | 网络号(7位) | 主机号(24位)
B类: 1 0 | 网络号(14位) | 主机号(16位)
C类: 1 1 0 | 网络号(21位) | 主机号(8位)
D类: 1 1 1 0 | 多播组号(28位)
E类: 1 1 1 1 0 | reserved(27位)
A 类 0.0.0.0 ~ 127.255.255.255 B类 128.0.0.0 ~ 191.255.255.255 C类 192.0.0.0 ~ 223.255.255.255 D类 224.0.0.0 ~ 239.255.255.255 E类 240.0.0.0 ~ 247.255.255.255
一个A类网络可容纳的地址数量最大,一个B类网络的地址数量是65536,一个C类网络的地址数量是256。D类地址用作多播地址,E类地址保留未用。
除了私有IP地址之外,还有几种特殊的IP地址。127.*的IP地址用于本机环回(loop back)测试,通常是127.0.0.1。loopback是系统中一种特殊的网络设备,如果发送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是环回地址,或者与本机其它网络设备的IP地址相同,则数据包不会发送到网络介质上,而是通过环回设备再发回给上层协议和应用程序,主要用于测试。
还有一些不能用作主机IP地址的特殊地址:
目的地址为255.255.255.255, 表示本网络内部广播,路由器不转发这样的广播数据包。
主机号全为0的地址只表示网络而不能表示某个主机,如192.168.10.0(假设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目的地址的主机号为全1,表示广播至某个网络的所有主机,例如目的地址192.168.10.255表示广播至192.168.10.0网络(假设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