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员,能做到企业高管,说明能力和情商都不错,也属于职场精英。但这些高管们的简历制作的水平和能力与之对应的职位还是有点偏差。
老王说这些不是说企业高管们能力有问题,而是对简历制作没有经验、抓不住重点,太粗枝大叶。就像一些企业HR大牛找老王聊职业解惑一样,自己本身就是HR大牛,但为什么轮到自己的问题就解不开,找不到解决方案呢?老王认为:
1、陷入了问题的本身,没有跳出问题来看问题,更没有一眼就看到问题的本质。2、自己每天接触的都是工作或同事。没有接触工作以外的人员,自然不了解公司以外人的情况。没有对比借鉴的内容、更没有找到对标,才导致自己一头雾水,迷失了方向。3、思维太局限于,没有发散、类比的思维来思考问题。
就像一家公司的VP给老王说的那样,自己几乎天天看简历、天天面试别人,一旦到自己写简历或别人面试自己时,感觉有点不适应,一下子找不到方向了。
针对这些问题,老王讲这位VP朋友讲两个故事。
01
前几天,老王帮助一家公司的HRD调整简历结构,发现里面问题比较多,整个简历字数高达13000多字,老王看得头晕。
当老王问他,为什么把简历写得像论文?他说,只有把自己的简历全部展示完整,才能引起老板们的注意。
老王电话里面告诉他,不是因为简历字多就能引起老板的注意,别忘记了,长篇大论的简历,未必能被老板们看到。
他不解的问老王,是什么原因?老王说,筛选简历的人肯定不是老板,而是HR专员、或实习生,递到老板手中还要经过层层筛选。然而,HR专员或实习生按照直接老板所给的硬件要求,进行简历的初步筛选,但也不排除HR老大亲自筛选简历的情况,这种情况不多,也难以想象——Boss坐那几小时筛简历……所以1.3万字的简历,很可能不被用心对待就扔掉了。
老王告诉他,特别是高管的简历,一定要把自己的重点展示出来,能进入简历筛选和初试,不然没毛用,很难获得一个高薪的面试机会。
02
老王做猎头十年了,也碰到一些人,认为自己能力很强,不用写简历,自然就有老板亲自三顾茅庐来求他出山。
这样的人才的确有,一般都是行业的顶尖人才或在某一领域非常出色的人。但老王想问的是,能当上帝王的人毕竟是少数,能亲自让老板三顾茅庐的人才又有多少?老王建议,即使老板们三顾茅庐去请你,你也得有拿出手的简历。就像刘备之所以三顾茅庐,也是诸葛亮名声远扬,世人称之“卧龙先生”。由于古代人每月简历,单凭有识之士推荐。刘备之所以耐心等待、观察一翻盛情邀请卧龙先生出山,也是因为刘备内心做了一番比较评估。这点就不细说了,大家都懂。
3个月之前,一位企业的高管找老王沟通修改简历,说老王要价太贵,没有让老王修改,说凭自己的能力,只要简历挂到某高端网站,自然有老板们上门来找他出山。
就在上周,他直接把修改简历的费用转给老王,然后跟老王说,让抽空帮忙调整一下简历。老王问,简历挂到了某高端招聘网站上,效果如何?
他哭笑不得的说,的确有很多人打电话,最高一天都能接到20多个电话,但都不是自己预期的职位,很失落。最后,只好把简历从某高端网站撤下来。不然每天接到的电话,都会把自己逼疯不可。
当老王看到他的简历时,彻底无语了。经过老王的电话沟通,及逐字调整,前后反复三次才算定稿。
03
那么老王经手的简历到底有哪些问题呢?老王总结了三点问题,如下:
1、简历信息不完整,重点不突破,没有抓住筛选简历之人的眼球。
切记切记,简历就是敲门砖,没有敲门砖,能力再强都没用。职场就好像是一个赌场,你想在第一刻赌赢,得先进入赌场。
简历信息完整,不是罗列流水账,而是有展示重点,将你的工作经历、综合能力缩放到简历上。在面试的时候,即使你有些紧张、描述不准确,也会因为对方细致深入的提问,渐进佳境、一展实力!
2、用描述性的词语太多,没有数字说明业绩或为公司创造的价值。
说到描述性词语,老王想起过去看员工周报,整个周报都是在描述工作内容,没有一点数字支撑工作,这就无法说明自己做的工作到底什么样子,更无法说明自己能不能胜任此工作。老王碰到这样的员工,提出批评观察几周,如果没有改进,就会换人。
为什么老王最烦描述性的词语呢?不是老王一个人烦,而是所有的管理者都烦。一旦你用描述性的词语来说明问题,就会暴露你工作不用心、没有深度思考、随意敷衍等等。特别是高管,如果你简历的工作业绩栏全部是描述性的词语,老板们都会认为,你是不是没有业绩,混日子而已。也可能因为这些,就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你。
老王见过一位候选人的简历,上面基本上用的是数据,当真是爱不释手,这才叫简历!虽然对方最终没有被录取,但从另一方面说,他的简历给老王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3、简历的逻辑思维不强,用词不够有力。
逻辑思维,一听是很虚的东西,但逻辑思维却是工作、谈话甚至简历中,都尤为重要的部分。老王看简历,一般先看有没有逻辑的问题,如果有逻辑上的问题,一般会标注。面试时,重点询问。这里友情提示,一旦被重点询问,你的面试被淘汰的几率远远大于别人。
简历的逻辑性必须引起企业高管们制作简历的重视,不然真的会闹笑话。就像老王看某大型社交公司的一位高管简历,看完这份简历,老王多处标准。但在面试后,发现简历与实际工作经历不一样,存在严重造假。这就是重点标准简历的后果。
另外,全程主导的项目不能写成参与,用词不合适,往往降低自己的价值。
写在最后
简历不代表能力,但简历也说明能力。没有出色的简历,想找高薪的机会,还是比较难的。简历,特别是对于高管们来说,能力再强,简历筛选这一关过不了,有毛用?
版权声明:本文属“猎头老王”原创内容,如您想转载本文或联系老王,请私信即可。
1、决定你薪酬多少永远都不是你的年龄,而是你的思维方式
2、你选错了甲方,是因为你没有看到这3点
3、不是你因为能力不行,而是你缺少判断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