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逍遥最好】龙虎山的逍遥城该如何逍遥

文 | 黄茂军(资深媒体人)

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我最近去了趟龙虎山,应邀考察了一个名曰“逍遥城”的项目。

如果记忆无误的话,我上一次去龙虎山应该是17年前,2000年春,我陪张果喜考察过上清宫。那时的鹰潭政府有意邀请张果喜来重建上清宫,我记得我陪着他在一片齐人高的荒草丛中钻进钻出,有巨大的石柱、石梁横陈于地,我和张先生坐在石梁上小憩时,有内燃机牵引着列车从旁边轰隆而过,这时我才知道,当年修鹰厦铁路,上清宫被一分为二。

这应该是这个道教祖庭遭受的劫难里最近的一次。

上清宫到处都有,龙虎山的这个上清宫是正源,道家称龙虎山上清宫为“大上清宫”,它的全称应该是“大上清正一万寿宫”。据历史记载,该宫始建于东汉,是道教的祭神之所,是中国古代在敬天祭祖的基础上形成的建筑群落之一,大上清宫不仅独居江南宫观之首,且在全国也是举世无双,素有“仙灵都会”和“百神受职之所”之誉。

△大上清正一万寿宫

说起来很悲催,这么一个有历史感的神圣空间,让国人广为知晓却是因为一部小说—— 《水浒》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讲的就是大上清宫里的镇妖井,走出36天罡,72地煞、演绎出一部惊天动地的水泊梁山好汉志,在中国妇孺皆知。

其实,大上清宫一直是个极具戏剧性的地界,包括它最近一次的灭顶之灾——1930年,几个躲进大上清宫的乞丐为了取暖,不慎将这个道家圣地点燃。这个大上清宫距天师府不过区区二里地,流民们几乎就在天师的眼皮子底下把他的道场给烧了。

我这次去龙虎山,一到地方就打听大上清宫目前的状况,逍遥城项目的负责人告诉我:恢复了一些,但距离当年两宫(上清宫、斗姆宫)、十二殿(玉皇殿、后土殿、三宫殿、三省殿、五岳殿、四渎搬、文昌殿、天皇殿、关圣殿、紫微殿、斗姆前殿、斗姆后殿)、二十四院(三华、东隐、仙隐、崇元、太素、十华、郁和、清和、崇福、崇清、繁禧、达观、明达、洞观、栖真、混同、紫中、清富、凤栖、高深、精思、正庆、玉华、迎华)的建制规模相去甚远。

这个逍遥城项目其实是龙虎山景区游客接待中心的一部分,龙虎山风景管理局在前期规划里未必有这个逍遥城项目,体量庞大的建筑群基本都是按照商铺的格局来打造的,按照开发商的意思,这里应该形成一个集购物、娱乐、住宿和餐饮为一体的街市,这个企图显然在后期的招商中遭到冷遇。

逍遥城项目几乎占据了游客接待中心近一半的体量。按照项目运营者的思路,他们将在这里打造一个养老、养生项目。我后来弄明白了,运营者真正的企图还是落在了养生,准确的概括是“一个以养生为主题的养老计划”。它的目标客户是一些有一定养生意识并具备购买力的中老年朋友,所以这个项目首先推出的是一个类似于众筹的计划,预售消费卡,一张年卡的额度3万、4万、5万不等,对应的是在何种规格的客房消费多少天。

△幸福养老

中国社会正在快步进入老年社会,这个层面的趋势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类似逍遥城项目的养老概念,在当下的投资领域已是一个热点。可问题是,夕阳红项目只挣吆喝不挣钱的事实确实存在,老年朋友不仅消费意识有限,而且兑现消费的能力也有限,这不是一个靠普及、提升、引导就能解决的现实考量。

商业逻辑经常性地与市场实际需求产生矛盾,甚至会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

2015年6月,倒扣在长江里的“东方之星”成为中国舆论的中心,抢救工作还在进行时,新闻媒体就已经通过报道来揭露“东方之星”罹难与商业逐利行径有关,船没有超员,但急于赶赴下一个风景点,尽管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依然固执涉险——这样的报道是符合商业逻辑的。类似“东方之星”这样的内河邮船,观光是首要,交通是次辅,白天看景,晚上赶路,成本核算与收获盘点,一出一进,买卖两便,怎么算都是经济实惠的一桩生意。

这个海事事故发生之后,长江上的邮船观光生意遭遇重创,一是市场需求方面,潜在的目标客户出现明显的蒸发;二是政策成本大幅上扬,交通航管部门立刻出台类似禁止夜航这样的条例,以薄利多销为主要卖点的“夕阳红”旅行因此步履维艰。

我当时撰文评论说:“东方之星”再次用逾四百人的生命血祭中国商场的红海博弈战术,无论是政府还是商界,我认为都有责任在收拾残局的同时,直面中国社会日趋老龄化、白发市场存在巨大需求这一现实,考虑如何细分同一个市场面上不同层次的需求,引进创新机制,保障供应,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一刀切”。

逍遥城项目之所以选址龙虎山,首先看中的就是这里深厚的道教文化背景,尤其是道家的养生文化;其次是这里的风光,龙虎山是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逍遥城项目的风景很多地方所呈现出来的甚至是一种梦境;最后是它的区位优势,鹰潭本来就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鹰厦线在这里与浙赣线交汇,它所辐射的是江浙沪这样的长三角城市和福州、厦门这样的东部沿海城市,甚至包括武汉、长沙这样的中部龙头城市,这一优势在高铁时代尤其重要。

△龙虎山逍遥城

应该说,这个项目占据了天时地利,接下来的只剩人和。

有必要提醒逍遥城项目的运营者,需要注意的不仅有除了市场前景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异导致的动作走形,更大的风险是投资盲点的存在与潜伏。明白一点说,在目前的市场定位中,有没有可能导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局面的出现?

我个人认为,当下非常普遍的“候鸟式养老”模式是偶发的、阵发的特例,随着国家退休年限延后政策的出台,尤其是以上世纪60后为主体的老年群体的出现,以及更远一点的70、80后这一拨人。现在正在安享晚年的这拨人的东奔西走应该不会成为主流,原因有三点:一、没有精力;二、没有必要;三、选择多元。

所谓“没有精力”是针对退休年限来说的,五年的差异,无论是体力还是心力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现在这批老同志的斗志昂扬、血气方刚,在我看来带有非常明显的补偿性,这里面既有供应短缺时的弥补,更有壮志未酬时的鸡血。

我所说的第二点“没有必要”是指:未来10年出现的以上世纪60年代生人为主体的老年群体,是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拨完全受益者,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消费意识,与他们的父辈甚至大哥大姐都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他们的自由迁徙能力得到了市场经济社会的鼓励,这点上,他们一般不存在什么遗憾,该走的地方都走了,晚年最想待的地方是自己的家里。

所谓“选择多元”是从产品供应角度说的。不管国家政策如何,我一直坚信市场的力量会催生出很多我们现在闻所未闻的产品模式,只要看看今天“互联网+”在中国的勃兴,我们对未来就完全可以乐见其成。我相信,我们未来的夕阳红,就算待在家里也是精彩纷呈的,完全没有必要像现在这样折腾。

编辑:徐娟、薛南

美编:吴翔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逍遥最好,逍遥最好张茜,肖战逍遥最好”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