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张纪中共担任过金庸八部武侠剧的总制片人,除了《侠客行》尚未播出外,其余几部毁誉参半。这里面,2003版《天龙八部》口碑最好、评分最高,各方面都达到了平衡,赢得一致好评。
2003版《天龙八部》海报
能有这么多人对这部剧表示喜爱,自然有其道理,我们不妨学《天龙八部》里西夏公主纳驸马那般也来问三个问题:2003版《天龙八部》好在哪儿?这一版和其他版比,优缺点是什么?和张纪中制片的其他武侠剧相比,这部剧的优势在哪儿?
2003版《天龙八部》剧照
一、到头万事俱空
一部好的原著改编作品,一定要对原著精神和原著人物有着极强的把控与提炼,因此,必须要清楚原著说了什么以及每个人物所代表的意义。
三联版《天龙八部》的最后一句是“兀自喃喃不休”。全书毕,众多人物依然徘徊在读者眼前,久久不肯散去。
1966年,金庸好友陈世骧在给金庸的信里提及《天龙八部》时说:“无人不冤,有情皆孽。”这八个字的断语得到了金庸的首肯,同时它也确实是《天龙八部》最好的注解。
小说伊始,迷恋于色相的段誉“向来痴”、“从此醉”,抛下王孙身份,紧紧跟在王语嫣身后,唯她马首是瞻,只因心中的痴恋和执念。
而新修版的结尾中,段誉却在瞧见了神仙姐姐玉像的那一刻顿然领悟,心魔尽走。
虽然很多读者不满这之后王语嫣又回到了慕容复身边,可段誉心中已不再痴迷王语嫣。前事种种,都成了虚妄。
而终此一生,慕容复都有一个无法达成的目标,从故事开始铺垫,到后来星河棋会的心智大乱,再到缥缈峰、少林寺、西夏皇宫、曼陀罗庄,慕容复的复国欲望一次胜于一次,最终功亏一篑。
他疯了。
复国本就是个梦,一个无限大的梦。做梦都在想着这个梦的苦命人,只有疯了,他的梦才会无限做下去。于是在小说的最后,金庸让慕容复再次登场,作为对小说人物结局的交代,也作为全书的收尾。
也许是金庸想要特地点明这一点,他专门借段誉的心思写道:“各有各的缘法,我觉得他们可怜,其实他们心中,焉知不是心满意足?”
读者读完全书时,会觉得意犹未尽、兀自喃喃不休,但故事中的人们却早已寻得解脱。
从登场开始就浑浑噩噩的丑和尚虚竹,无论是撞破珍珑棋局,还是得到无崖子的毕生功力,亦或是学会了天山童姥的旷世绝学并成为缥缈峰灵鹫宫的主人,甚至是父母突然出现却又同时命丧黄泉,虚竹都不是主动为之的。
刚登场时面对这一切,他心不甘情不愿,总觉得命运在捉弄人。但在父母双亡后,他终于大彻大悟,知道此生注定和道家有缘。于是毅然脱下僧袍,穿上了缥缈峰灵鹫宫主人的衣冠。随遇而安吧。
虚竹的父亲玄慈则在临终前说道:“人生于世,有欲有爱,烦恼多苦,解脱为乐!”
此后各种人,均朝着“解脱”二字行进。
矢志复国的慕容博和有着血海深仇的萧远山是《天龙八部》背景故事的源头,他们互相成就,互相纠缠,最终拧在一处,不可分割。只有死过一回,才能知道活着的种种都是空。
故事里出现了扫地僧一样的人物,让萧远山和慕容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回来后,二人终于彻悟。
萧远山道:“弟子生平杀人,无虑百数,倘若为我所杀之人的眷属都来向我复仇索命,弟子虽死百次,亦自不足。”
慕容博说:“庶民如尘土,帝王亦如尘土。大燕不复国是空,复国亦空。”
同样的还有吐蕃国师鸠摩智,一生苦苦追求武学,宁愿抛弃大师身份甚至不择手段,最终却被段誉吸走了毕生功力——这是一个荒诞的结局,追求一生的事物最终一无所有——而这样的“一无所有”,却反过来让鸠摩智幡然醒悟。
于是,鸠摩智终于回到了“所来之处”,成为一代高僧。
耗尽一生心血想要夺回原属于自己皇位的“四大恶人”之首段延庆,最后竟然发觉将要继承皇位的段誉是他的亲生儿子,此生再无积郁,飘然而去。
活着的,有活着的快活;死去的,也有死去的欢乐。
段正淳和他爱的那些人——为情困扰一生的风流段王爷,连年周转在众多女子之间,和刀白凤相处时必最爱刀白凤,和秦红梅相处时亦必如此,而这些女子也一直记挂着他,此生不渝。于是,死亡成了他们最好的结局。
最没有办法活下去的,是带着与生俱来的业障的萧峰。
每当深夜,南院大王站起身来,抬头看满天星,仿佛从乔三槐夫妇看到萧远山,从玄苦、汪剑通看到耶律洪基,相信那时的萧峰一定会迷茫。自己究竟该做什么?自己的这一生,究竟要为什么而活?
帮丐帮、帮宋国去诛杀辽人,最终赢得宋人一句“大义灭亲”、“有情有义”的赞扬,这是一个多么正义、多么正确、多么能载入史册的理由。
或者帮大辽灭宋,挥师南下,为了报自己的血海深仇,也为了报自己当初被误解的委屈,肆意一生,还能获得同胞的认同,建功立业,何乐而不为呢?
再不济可以退隐,大宋的小城,辽国的草原,甚至二弟的西夏、三弟的大理,自己一身武功,想谋得官职远离宋辽之争不在话下,想隐于市集安稳度过下半生也未尝不可。
可是这些东西骗得了旁人,骗不了自己。
每当深夜,萧峰抬头看着萧远山、乔三槐,无论他选择了哪样,旁人不会怪他,他却一定会心虚。从乔峰变成萧峰的那一刻起,苦楚就在他的心里开始沉淀,最终把萧峰推到那个找不到路的雁门关上。
人活着需要一个理由,不仅仅说服旁人,也要说服自己。这个理由可以不那么高尚,可以是为了私利,只要能够让自己相信,就有活下去的动力。但如果哪天,无论是多正义凛然的理由,还是多蝇头小利的理由,都找不到了,那么只能选择死亡。
纵使大家对他再不舍,也换不回乔帮主和萧大王的决绝,这是他人生中唯一的解脱。
二、换巢鸾凤
众所周知,《天龙八部》的主角有三人,在原著小说中分别花了十多章的篇幅叙述了段誉、乔峰和虚竹三条线的事情,直到少林寺大战才汇集到一起。这种《水浒传》式的结构,给电视剧改编带来了麻烦。
作为戏份吃重的三个主角,如何以及何时让他们登场,便成了一个大问题。
2001版《笑傲江湖》为了让令狐冲早早出场,将本该属于劳德诺去福建的戏份改成了令狐冲,以至于后面的人物性格与情节出现较大的差距,备受争议,连金庸也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改编三个主角以及隐线主角慕容复的出场顺序,而又不对人物进行大的改动,成为拦住《天龙八部》由小说变成电视剧的一道坎。
经典的1997版《天龙八部》是这么操作的:它先从西夏一品堂入手,让“四大恶人”引出丐帮这条线,乔峰率先登场,和段延庆交手。豪迈之气让副帮主马大元的夫人康敏倾慕有加,而在她被乔峰拒绝后心生怨恨,进而发现了乔峰的身世秘密。
1997版《天龙八部》中,雪梨饰演马夫人康敏。
与此同时,少林玄悲大师在大理遇害,大家怀疑的目光集中到了大理段氏和姑苏慕容身上。乔峰担心此事会引起两国纷争,决定亲自去大理查探,途中偶遇慕容复,相见之下深感钦佩。
于是故事自然而然转进大理,段誉登场。
而此时,中原武林的“北乔峰南慕容”都有着谜团。全剧从这几个谜团入手,几条线并进,张力十足。
可以说,1997版《天龙八部》沿用的是港剧惯常的模式,用侦探悬疑剧的手法吸引观众。2003版《天龙八部》同样做了改动,但这样的改动相比1997版而言,失去了不少趣味。
开头第一幕便是萧峰的亲生父母萧远山和妻子在雁门关被误杀的事情,对于不知晓剧情的观众来说,失去了一次绝佳的体验,乔峰的身世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揭示了。这部分虽然场景宏大,但从观感来说,颇为普通甚至平庸。
紧接着,三十年后的乔峰和慕容复也都各自登场。乔峰被汪剑通要求完成几件大事。而慕容复的戏份则被虚构了一段,他们力图复国,花了大把银两买通朝廷命官却无果。
在这里,慕容复的毕生心愿亦即他的秘密又被轻易说出,观众看到慕容复这条线时自然也不如1997版来得有张力。
这些本该被当做悬念的背景率先交代后,段誉才姗姗来迟。
之前特地花大半集来讲述的乔峰身世、慕容复背景等,和主线并没有直接的关联。这种为了让几个主角先登场而登场的手法,实在不怎么高明。
但这段改编之后的部分有其可取之处。
1997版《天龙八部》取得了很好的戏剧效果,却未能在细节上做过多处理。
2003版《天龙八部》则不然。开头萧远山登场,和妻子和声演奏“悠悠这天来,悠悠这川”。从曲调和歌词来看,这是一首少数民族的民歌,有陕北甚至蒙古草原的味道。
萧远山身为关外的契丹人,通过这首歌和他的打扮就能看出。
至于虚竹登场时,“聪辩先生”苏星河的弟子函谷八友和少林寺僧人一同去擂鼓山破珍珑棋局前,有一大段冗杂无用的戏。这部分在《天龙八部》原著小说里本身就是废戏,剧中将它删了,是好的改动。
2003版中的珍珑棋局
同样,金庸夹带私货的王安石部分也被尽数删去。
除此之外,经历了《笑傲江湖》大改一气、被观众和金庸齐声指责后,《天龙八部》的剧情改动极小,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改动。由于故事本身的苍茫悲怆极为出色,因而最终全剧并无多少剧情上的硬伤。
但在一些细节上,倒做了一些不必要的细微变动。
比如在聚贤庄,乔峰眼见事情没有转机,必须和大家绝交斗一场。和昔日旧友喝绝交酒时,原著里第一个出头的是马夫人康敏:“一片寂静之中,忽然走出一个全身缟素的女子,正是马大元的遗孀马夫人。她双手捧起酒碗,将酒碗放到唇边,喝了一口,说道:‘量浅不能喝尽,生死大仇,有如此酒。’说着将碗中酒水都泼在地下。”
小说中,康敏和乔峰有杀夫之仇,她第一个出来合情合理。但剧中却改为谭婆抢先走出,虽无伤大雅却难圆其说。
少林寺一役中,丐帮帮主游坦之用星宿派功夫,却不会使用丐帮镇派绝学降龙十八掌,被丐帮子弟不齿。丁春秋嘲弄丐帮武功不行时,远处传来萧峰中气十足的怒吼:“谁说星宿派武功胜过了丐帮的降龙十八掌?”
此处无论是1997版还是2003版,都做到了荡气回肠。但在小说里,金庸写了这样一段:“丐帮帮众之中,大群人猛地高声呼叫:‘乔帮主,乔帮主!’数百名帮众从人丛中疾奔出来,在那人马前躬身参见。”
此处“乔帮主”的称呼,系丐帮帮众情不自禁的心声。原著中这一细节描写对增长萧峰的个人魅力原有奇效,然而剧中却删去了这一细节,虽对故事没有任何影响,却未免减损了韵味。
小说最后一集中,萧峰再次来到雁门关,这时金庸将当年乔峰和阿朱定情时看到的花树又搬了出来:“萧峰缓缓回头,见到石壁旁一株花树,耳中似乎听到了阿朱当年躲在树后的声音,萧峰热泪盈眶,走到树旁,伸手摩挲树干,见那树比当日与阿朱相会时已高了不少。一时间伤心欲绝,浑忘了身外之事。”
刘涛饰演的阿朱和胡军饰演的萧峰
千军万马之中,金庸不慌不忙写了此笔,读者读了自然会无限怅惘,但不知为何剧中将此处删去,失却了不少意味。
当然,正如上文所说,2003版《天龙八部》对原著的改编绝大部分忠于原著,我们才会将这些次于原著的部分挑出来,纵观全局其实是吹毛求疵了。而这部剧的好处,足以掩盖这些小的不足。
三、指点群豪戏
相比于同样花了大心思的《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更易被观众接受的原因在于它选对了演员。《射雕英雄传》在服装、道具、化妆、配乐、剧本、配角上都可圈可点,偏偏是主角崩坏,《天龙八部》则不然。几个角色都比较出色地完成了人物塑造。
经常有朋友争论黄日华和胡军哪个萧峰演得更好,其实二者各有偏重,都未能完全将萧峰的性格呈现出来。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知道,萧峰此人兼具教化和天性,是一个同时带有儒性和狼性的角色,既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老好人,也不是嗜血冷酷的枭雄,因此萧峰的人格魅力堪称“金书第一”,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只有郭靖。
1997版《天龙八部》中 ,黄日华饰演的萧峰。
2003版《天龙八部》中 ,胡军饰演的萧峰。
黄日华版的萧峰外表符合书中的国字脸描述,行事稳重,举手投足让人心折;而胡军版的萧峰虽然外形不太符合,气质却极为贴切,眉眼间狠劲毕出,一看便是一条好汉。由此可见,黄日华版的萧峰更偏重于儒性,而胡军版的更偏重于狼性,两者旗鼓相当、不相伯仲。
但真正的萧峰是二者兼具的。二者兼具就会带来矛盾,就像上文分析的那样,人活着需要一个理由,但萧峰找不到自己活着的意义了,这时,他的死才会算作是解脱。
但是具有单一或者某种性格占主要部分的人,往往不会有这么大的矛盾。而自身矛盾给萧峰带来的,则是无休止的身份迷失。
萧峰很难不去思考自己究竟是谁。
纵观两部剧,由于两版萧峰都有了各自侧重的点,因而对人物深层次的自我认同把握得不是很到位,对这个绝顶人物的诠释都算不上绝顶。
单说2003版,由于开头第一集就道出了乔峰的大秘密,因而观众难以代入这个角色的情感,并随着他一路走下去,进而获得巨大的身份迷失体验,从而不能完全理解萧峰为何要自杀。
但无论如何,胡军版的萧峰也算得上是高度完成了这个复杂的人物,表现可圈可点。全剧中最重要的人物立住了,故事才好继续下去。
林志颖饰演的段誉
至于段誉的扮演者林志颖,选角同样是成功的。皇室贵胄出身的他自带贵气,加上林志颖的不老童颜,倒真有点像贾宝玉(金庸塑造段誉时很明显借鉴了贾宝玉)了。而后演绎的痴情男子和落魄王孙,也足以令人称赞。
段誉性格淳朴,有一股痴迷之气,只要抓住它就好了。
高虎饰演的虚竹与修庆饰演的慕容复同理。
刘亦菲饰演的王语嫣
还有刘亦菲版的王语嫣,王语嫣在书中虽是绝美的女子,却天性冷漠,这气质和刘亦菲极像,她只消静静在那等着镜头扫到,不紧不慢、语气平缓地说几句台词就可演好。因此,只有十五岁的刘亦菲,也能驾驭住这个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剧组中另一位十五岁的演员。容貌靓丽的她牺牲了自己的容颜,去扮演九十多岁的老太婆。她就是天山童姥的扮演者舒畅。
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她当时只有十五岁。张纪中在云南见到她的第一眼就觉得她有灵气,这个小姑娘演十六岁自然轻车熟路,但是演九十多岁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而且不仅仅是化妆,神态、语气都必须拿捏好。比起一般从年轻到年老的角色,这一角色更难把握。而舒畅能把这样一个角色演好,是非常令人赞叹的。
舒畅饰演的天山童姥
通过对比我们能够看到,功力尽失、被众人视为小女童的天山童姥,和功力恢复、面对着属下的天山童姥完全是两幅面孔。一个是审时度势、示弱于人,一个是偏执顽固、唯我独尊,从二人眼神和表情的不同中,也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相比之下,1997版《天龙八部》中天山童姥的扮演者陈安莹虽然是金牌绿叶,但由于年龄限制,角色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1997版《天龙八部》中,陈安莹饰演的天山童姥。
另一个演得极好的角色是段延庆。段延庆身为“四大恶人”之首,书中记载:“段延庆在湖广道上遇到强仇围攻,虽然尽歼诸敌,自己却也身受重伤,双腿折断,面目毁损,喉头被敌人横砍一刀,声音也发不出了。”
因此,这样的段延庆面目可憎,只能用内功以腹语说话,也难怪木婉清见到他时因为“面部肌肉全部僵硬,眼皮无法闭上,脸上自更无喜怒哀乐之情”而以为他是一个死人。
1997版《天龙八部》有许多演得好的角色,但是李鸿杰饰演的段延庆则比2003版计春华饰演的差了不少。
李鸿杰饰演的段延庆
在1997版中,李鸿杰饰演的段延庆面部表情极为丰富,动辄瞪大双目、怒视他人,除了腿脚瘸了之外,似乎没有任何损伤。
计春华饰演的段延庆
计春华的形象则不然。他的扮相十分贴合原著,一张僵尸脸,没有眉毛,嘴从不张开,阴沉可怖,令人毛骨悚然。
僵尸脸却不代表没有演技,因为还有眼睛。作为反派专业户,计春华在剧中的表演着实称得上出神入化,单靠一只眼睛便表达出多重含义。比如在发现刀白凤是“观音菩萨”、而段誉是自己儿子时,眼睛里除了阴森外,又多了一丝焦急和柔情。
刘涛饰演的阿朱
本剧中,刘涛饰演的阿朱、陈好饰演的阿紫、蒋欣饰演的木婉清、杨蕊饰演的钟灵、王祎饰演的阿碧、王海珍饰演的梦姑、高远饰演的刀白凤、李勇勇饰演的阮星竹、彭丹饰演的秦红棉、阮丹宁饰演的甘宝宝、王璐瑶饰演的王夫人等女性角色从扮相上看都更令人信服。
陈好饰演的阿紫
蒋欣饰演的木婉清
同时,饰演南海鳄神的李彧是著名表演艺术家李保田的儿子,而饰演钟万仇的魏宗万则是赫赫有名的“司马懿”。此外还有马伦、许还山、巴音等一系列优秀演员饰演配角。
除了角色扮演到位外,本剧的另一大亮点是武术。《天龙八部》里有许多奇思妙想的武功,诸如凌空一指的六脉神剑、威力无穷的降龙十八掌,如何呈现则成为一个难题。
《天龙八部》是一部武侠戏,同时有着大量的文戏,最早在确定这部剧应该怎么拍的时候,张纪中定下了“文戏武拍,武戏文拍”的八字方针。拍文戏不能死气沉沉,得动起来;而拍武戏不能拘泥于打斗,要通过武术表现出人物性格。比如为了表现好凌波微步,让林志颖学习了马戏团的小丑走路。
要知道,在过去的几个版本里,每当要表现出段誉的六脉神剑时,都会选择用激光来做特效,非常令人不适,有碍观瞻,本剧中选择了气场的呈现方式。
特效监制陈正锋为了能够表现出气场,苦思冥想了好久,直到某一天中午,天气炎热,太阳照射下的柏油路表现出弯曲的形状,这给了陈正锋灵感。于是我们看到段誉的六脉神剑变成了实打实的气剑,空灵轻巧,十分赏心悦目。
视觉呈现上更加值得说明的则是降龙十八掌。《射雕英雄传》里,也许是由于郭靖的性格原因,总是很单一地出掌。到了《天龙八部》中,乔峰的降龙十八掌则完全借助于身边事物来表现,无论是山川河流还是黄沙落叶,都能被借来表现降龙十八掌的威力。这一点和《一代宗师》里的武术设计异曲同工。
最具奇思妙想的降龙十八掌出现在萧峰误杀阿朱时。当时他们正在桥上,萧峰误把阿朱伪装的段正淳当作带头大哥,一掌击毙。这时特效表现出的是用河水汇聚出一条水龙,煞是好看。
该剧主题曲《宽恕》由林夕作词,赵季平谱曲,王菲演唱。据传王菲看到词曲后愿意零报酬唱这首歌。而歌词中所表达的禅意和悲意,尤以“如是我闻,爱本是恨的来处”一句为最。
当然,从贴合《天龙八部》的主旨来看,这首歌不及林夕的另一首《难念的经》。也许林夕在写《难念的经》时,已经花光了所有精力。
结语 梦里真真语真幻
几年前,《天龙八部》曾经被翻拍过一次,但是大家都知道,骂声不断。单以故事来看,它并不算过于雷人,但不同于1997版和2003版的是,这一版《天龙八部》彻底抛下了原著中观众希望理解的元素。
好的作品一定是照应现实的,而传世的作品则可以照耀进每一个时代观众们的心中。《天龙八部》的故事纵然悲壮,但萧峰、段誉、虚竹、慕容复、段延庆等人离奇的人生经历,并不尽然会出现在每个人身上,但从他们的故事中,观众或许能获得共情。
《天龙八部》最大的力量在于,它刻画了一大批身份迷失的人。萧峰是汉人还是契丹人?段誉要不要学武?虚竹到底想不想做和尚?每个人都深陷其中,迷惘着,虽然在小说结局里大家得到了解脱,但是这样的解脱又何尝是最初的心愿呢?
读者同样有着自己的身份迷失。中国社会,传统被解构,新的秩序还未完全呈现;人们开始和土地分离,背井离乡,漂泊无依。此心安处是吾乡,也许正是这种缺失,才让《天龙八部》打动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和观众。
梦里真真语真幻,酒罢问君三语,2003版《天龙八部》做到了。
【作者孔鲤,微信公众号“书林斋”(微信号:Kongli1996),微博@孔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