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的《论语》,孔老夫子给我们的感觉从来都是积极入世的,都是在告诉大家要以天下为己任的,但是在这里为什么又开始讲起出世避世之说了呢?
我们说儒家,说孔子是要积极入世的。但是我们一样也要看到,儒家从孔子那里就有的出世精神。
我们在前文就看到孔子说过“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其中“用之则行”讲的自然是入世,“舍之则藏”也就含有出世的意味了。
其实《宪问》这一篇从一开始就透露了孔子另一面出世态度。从开始的宪问耻,就已经有了出世的味道了,包括孔子所谓了知天安命,也是出世的。
我们历史上的儒家也是如此,既有“达则兼济天下”的进取,同样也有“穷则独善其身”的豁达。
避世只是努力之后的退而求其次,也只是在改变不了世界时候的一种维持自己独善其身的办法而已。
避世本身是一种被动的选择,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但是避世又是主动的选择,是自动而自觉的为了维护自己一身的洁净的选择。
避世也不是就对这个世界就不闻不问,更不是如死水一般不起任何一点涟漪。
比如说孔子归鲁之后,知亲身践道无望,知“凤鸟不至”之后也就可以算作“避世”。不一定到深山老林里面才是“避世”,没事找个环境优秀的风景区去享清福、作神仙,绝对不是孔子的选择。
不入红尘,并不等于不关注红尘,如果不能救世于水火,那么何妨寄望于未来,为己身之道留下一番元气也就是了。
比如说明清之际的一些大儒们的“避世”也是如此,比如著名的黄宗羲、顾炎武之类即如是。
在天下已亡之时,既无力挽狂澜于即倒,那么也就只好退而求其次,专心向故纸堆中求道,也是为自己心中的华夏多保留一点元气罢了。
“贤者辟世”,是为无道则隐,非真避世也,实为不易也。所以这里孔子也将避世。
孔子对伯夷叔齐泰伯等人也历来是有非常好的评价,但是孔子的避世是和那些求仙得道者,和那些以隐求显者是不同的。
孔子从来不是用逃避来求得精神上的完满,更也不是靠虚伪的避世来换来高蹈者的伪名。孔子的主张对于一个“士”来说,首先的选择当然是进取的,执着的以天下苍生为念。
为了救世,为了殉道,不惜流尽身上最后一滴血和汗,这就叫做“知其不可而为之”,也就是“杀身成仁”的由来。进取不是为了自己求名利,只是因为要担负起肩上的责任。
这是儒家精神的主流。“避世”不易也,毕竟世难容,那么比不得“世”,又要怎么办呢?
“其次辟地”,隐而不得,只好归去。“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者即是也。这地方不行,就换个地方好了,这就是避地。
“其次辟色,其次辟言”避不了世,也避不了地,那么只能避人而已。不过这个更是不容易,世界虽然很大,想要避一个人却是不容易的。
不论是“言”还是“色”,都是难之又难的。比较来说倒是“避地”简单些。所以钱穆先生说:“避地以降,渐不欲避,志益平,心益苦。”
避,只不过是不得已的选择,孔子讲避世的时候实际上是非常痛苦的。真的能避倒好了,可是毕竟还是放心不下,放不下的不是自己,而是世界,而是天下苍生。
由此,也可从此看出,圣人对社会的无奈和那种礼乐大同的渴望!
听杜保瑞教授《论语》心得——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