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克强总理大力倡导“万众创新”的时代,许多互联网创业者蜂拥而上,似乎验证了狄更斯那句“这是最好的时代”,创业狂潮中也不乏秉持“知其然”,也要探索“知其所以然”的人,天使成长营发起人、AC加速器CEO徐勇就是这样的人。许多人看到了Uber、Airbnb等行业巨头的大行其道,而徐勇则逆着思维去探索巨头形成背后的成因及规律,以帮助这个“创业最好的时代”最大化地产出更多的行业先锋。
徐勇发现,美国的许多“独角兽”公司都产生于“加速器”,他也尝试着将“加速器”进行本土化,以构造出中国孵化估值10亿美元公司的生态系统。8月18日,徐勇在798艺术区介绍了“AC加速器”的前世与今生。
目前,AC加速器总共有6位合伙人,包括AC加速器CEO、天使成长营发起人徐勇、梧桐树资本合伙人童玮亮、北软汇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王童、AC加速器合伙人、天津海泰科技合伙人张威、原腾讯MIG渠道总监欧阳潇杰、并购律师金洛竹。当日,徐勇正式宣布加速器目前落户于北京中关村海龙大厦。与其它创业加速器相比,AC加速器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以Mentor(教练)系统为核心。
另一位合伙人欧阳潇杰称,他们之所以将AC加速器目前正在进行的创业计划比作为“F1计划”,是因为“世界纪录换轮胎的时间是2秒34,把4个轮胎全部换好。F1精神实际上是我作为曾经的运动员,包括一冰也是运动员,我们最崇尚的其实就是这种团队协作,大家是有专业精神凝聚在一起的,F1精神里面最重要的是车队、灵魂车手和团队协作。”
(以下内容根据徐勇在“AC加速器”发布会上的讲话进行整理。)
独角兽的“诱惑”
创业者会有很多创业者的困惑,我们有同行做了总结,叫做:找人、找钱、找方向,求帮、求助、求曝光。除了这些之外对于我们创业者来讲,也还有一个诱惑,就是独角兽的诱惑。“独角兽”是美国最近几年新出来的一个词儿,就是估值超过10亿美元且未上市的企业叫做——独角兽企业。我们业内现在有一个共识,就是代表一个行业发展的程度、代表行业发展的方向,不是因为我们这个行业有多少企业,而是因为我们这个行业有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
就像Facebook出来之后我们开始有了社交;就像Uber和Airbnb大行其道之时,我们开始有分享经济,对于每一个创业者来讲,如果自己能成为独角兽企业,如果自己能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这是我们的一个致命的诱惑。
面临这样的一些困惑和诱惑,怎么才能成为这种独角兽、成为行业的优秀领军企业。我们一直在想找答案。
今年我们AC加速器的几个合伙人再一次去美国硅谷,我们发现美国一半以上的独角兽企业来自于“加速器”,这是一个去美国之前我们没太关注的一个名词,因为在这之前我们只知道孵化器(incubator),但是在美国我们拜访了美国排名前十的很多个空间,累计一共看了15个左右的孵化空间,这些牛得让我们敬佩的人,每一个人都告诉我们:我们是加速器(Accelerator),我们不是孵化器。
“加速器”与“孵化器”的“纠纷”
加速器主要有5个模型:
第一:空间。孵化空间都会提供一个实际的物理空间。当然在空间来讲的话,加速器模式空间和美国的其他的孵化模式相比,稍稍地对空间的重视程度稍弱一点。
第二:系统。它又分两类,一类是像YC一样,每一个人都是都是合伙人、每一个人都是神;另外一类模式是它更多的是资深的人,而且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大概会有几千个人从里面来选本地的这些人,他们和我们国内的很多,把导师挂在墙上不太一样,他们会给创业者很多实际的帮助。这个系统除了这个之外,还会有比如说PR,比如说会帮助创业者去募资等等的安排。
第三:生态。生态也是美国加速器模型非常厉害的一点,就是我们中心位置的生态。在美国顶级的加速器,就能够和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五百强,国际一流的大企业建立非常紧密的关系,这些大企业可能会给他们十几万美元,甚至每年几十万美元的钱,有的加速器甚至能拿到大企业某一个子领域三到五年的发展规划,这也提供了一个底气,当我们的加速器和大企业有这么紧密的关系的时候,我们入孵的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对接,我们入孵企业的成功率,其实是大大地提升了。
第四:投资。多数顶级的加速器,都会有自己的投资基金,这也形成了完美的商业闭环,就是我们提供顶级的孵化,我们孵化出了顶级的企业,又靠投资获得了该有的收益。
第五:后台。他们会有很强大的以IT为核心的后台管理系统,五位一体,这是我们看到的美国加速器模型。
如果我们说把加速器和孵化器做一个比较的话,我们觉得这里面可能是有三点有非常大的不同:
加速器有非常落地、非常庞大、非常厉害的导师系统,这可能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区别。
加速器大部分都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和大企业对接的行业生态。
加速器一般会有一种校友文化(不是指大家都毕业于哈佛或者斯坦福),指的是我这个加速器孵化培养过的企业。我们发现很多加速器的导师来源于加速器已经孵化成功的、已经毕业的企业。这一点也是孵化器很难做到的,因为加速器一季比较典型的大概会是二三十家,一般来讲不会超过50家,我们的孵化器这一季可能会有50个、100个甚至几百个项目。对于几百个项目来讲,也很难去实现这种家人文化。
“加速器”适应本土气候的症结
加速器在中国落地有几个非常实际的困难:
困难一:我们误读了导师本来该有的定义。我们大家在中国做导师,非常多地受了YC的影响,我们希望请到的都是神,挂在墙上、被人仰慕的都是传奇的,这样的人我们认为他是导师,挂在墙上有一个大概的共同的特点,叫做功成身不退,我们看看身边的牛人(雷军、马云、柳传志……),我们很多大佬都还在拼,可能这些大佬也未必有时间真的能拿得出来那么多的精力帮助一线的创业者。另外大佬最擅长给创业者的可能是鸡汤,讲一讲当年我怎么过五关斩六将,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可能我们现在的创业环境、创业理念跟大佬的创业有很大的不同。大佬现在给我们展示的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吗?
困难二:中国一直没能形成一个特别好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也缺乏对于抄袭可耻这种文化的认知。在美国我们发现一个商业模式出来之后,既使它不是靠知识产权保护,往往也比较少有人愿意再继续抄袭它,但是在国内我们今天有很多BAT非常赫赫有名的企业的嘉宾过来,我们看到了经常是干掉你,我直接做就好了。既使融到了C轮、D轮,当巨头企业杀进这个行业开始免费的时候,可能对这个企业来讲也会面临非常大的困难,对于我们生态来讲,我们一直没有那么地好。
当面临这样的一些困难的时候,我们该想怎么评价孵化空间?之前我们对评价孵化空间几乎有一个特定标准,就是有没有融到下一轮的钱,现在国内有一些孵化空间做得非常好(微软加速器、氪空间、并购咖啡……),但是我们现在对于孵化空间的评价大概都是一个标准,就是毕业的时候有没有融到下一轮的钱,融到了多少钱,它的估值会是多少。
我们今天也想提一个理念,就是评价一个孵化空间,其实该有的标准除了融没融到钱,融到了多少钱,可能也许还可以再加一个标准,就是我这个孵化空间有没有出来领军型的企业。
最后,徐勇对于创业和创新发表了自己的理解:我们现在一直在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实我本人一直有一个解读,应该是创新带创业,不是创业产生创新。大众创业应该是一种心态,不应该是一种状态,多数人都不适合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