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赵云拿的武器怎么画】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

赵云梨花枪及其他

文 | 王永胜

有一年中学暑假,我光着膀子躺在走廊水磨地板上读《三国演义》,宛如夏日饮冰,如此阅读经验,真是刻骨铭心。最喜爱的,当然是赵云。

《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有对赵云枪法的漂亮描写:“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读到这一句,我情不自禁手舞足蹈。可是,手舞足蹈过后,却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是梨花?

很多年之后,我有缘结识瞿炜先生。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我们聊到枪法。我马上背出《三国演义》里那句优美的话:“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为什么是梨花?”我自问自答,“难道是说,赵云的枪杆是梨花木做的?”瞿炜先生笑着说:“那是指梨花枪,是历史上著名枪法。”说完,他推开了BOBO咖啡馆的店门。记忆中赵云这一朵梨花,终于开出答案。

图片来源:《三国》

三国时代——我是指历史,而非演义——武将最常配置的长兵器是矛、槊或长戟。槊刃阔,“马上所持”(见刘熙撰《释名》),冲杀凶猛,穿透力强。槊又制作工艺简单,正在逐渐淘汰长戟。

槊在中原流行,无疑是受到外族游牧民族的影响。而实际上,矛、槊本是同根生,并无多大差别。

后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槊,矛也,从木朔声。槊,还称马矛,还有一个异体字“矟”,可见槊就是矛无疑。

三国公孙瓒,一方诸侯,镇守辽西,白马义从,弓马娴熟,与胡人战。《三国志·公孙瓒传》记载,公孙瓒“持矛,两头施刃”。公孙瓒拿一根特制的两头施刃的槊。赵云本属公孙瓒,那赵云应该也是拿槊无疑。

唐宋以后,枪开始普及,枪花开始密集闪现于史书。唐秦琼、宋岳飞都以使枪出名。《旧唐书》说秦琼“跃马负枪”,《新唐书》说秦琼“跃马挺枪”。你一定会说,秦琼不是拿双锏吗?其实,锏是近身武器。武将的标配是长兵器一把,近身佩剑或佩刀一把。长短搭配,方便杀人。

北宋官修的《武经总要》里,画了短刃枪、短锥枪、抓枪、蒺藜枪、拐枪的样式,却已不见矛、槊。我认为,经过长久的厮杀,矛、槊、枪三者之间的细微差别日益模糊,矛、槊最后都并入枪类兵器,统称为枪。

用来做枪杆的木料则很讲究。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里说:枪杆“椆木第一,合木轻而稍软,次之。要劈开者佳,锯开者纹斜易折,攒竹腰软,不可用。”

图片来源:《三国》

椆,是一种遇寒不凋的树,木质重而坚,耐久不蛀。可以想象,用汗水“养”久之后,黑亮如铁,真是好木头也。

习武之人有养棍之说,舞棍之后,抹汗在棍上,一,让汗水滋润棍身,可以防止棍身开裂,二,让棍有主人的气息,人棍一体,是为养棍。枪、棍,同出一门。

合木是坚密的木材,轻而稍软,戚继光认为,比椆木次一等。

“要劈开者佳,锯开者纹斜易折”的意思是,取枪杆用料时,要整条劈开,从树木中间取,最佳;如锯开取料,木料有纹斜,容易折断。

攒竹,是削竹胶合,腰软,不可用。

明朝女将秦良玉,所部号“白杆兵”,可见是用白蜡木做枪杆。

白蜡木常见,好就地取材,木质坚而不硬、柔而不折,具有较好的弹性。现在表演的武术枪械,多数使用白蜡杆。

秦良玉的“白杆兵”,手握不重的长枪,适合突袭、夜袭。《明史》记载,秦良玉就是擅长突袭。

相比来说,手握重而坚的椆木枪杆的戚家军,是正规军配置。而秦良玉的“白杆兵”,充其量只是民间武装配置,多了一份悲壮无奈。

秦良玉的枪法是梨花枪吗?《明史》没有细说。她比戚继光迟五十多年出生,所以,她没能在《纪效新书》里留名。

在中国历史上,力气大的人会拿全铁打造的长枪,这就属于重兵器的范围了。用《西游记》里孙悟空的话说,木枪杆“轻、轻、轻,不趁手,不趁手!”

图片来源:《三国》

《新五代史》记载,后梁名将王彦章“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佗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

佗人,这个生僻的词组是别人的意思。王彦章的铁枪,别人没有能举起的,他却能持铁枪奋疾如飞。

宋末草莽李全,濰州北海农家子。《宋史·判臣·李全传》上说,李全“头蜂目,权谲善下人,以弓马趫捷,能运铁枪,时号‘李铁枪’”。

有数百年前的王彦章在,李全那一根铁枪,只能屈居老二了。

李全雄踞山东,往来于宋、元、金之间,耍花腔,想通吃三家。每年向元贡奉的东西不缺少,表面上恭顺宋朝,以便得到宋朝的钱粮,宋朝为了减少北方忧虑,不停地给李全发军饷。诡诈反复,只为粮草。

李全先抗金,再抗元,最后降元,与宋鏖战。最后,李全坐骑陷进泥塘不能出来,被宋兵三十多枝长枪一齐乱刺而死。李铁枪的遗言是:“无杀我,我乃头目!”

李全的老婆,草莽杨安儿的妹妹四娘子,也是使枪高手,“狡悍善骑射”。杨安儿被斩头之后,杨安儿旧部就被李全兼并,四娘子和李全通好,最后就嫁给了他。《宋史》不屑记录这位草寇婆娘的名字,只称四娘子、杨氏。她名唤杨妙真,妙玉一样好的名字。

杨妙真也只是一个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角色,和丈夫李全一起反反复复。李全兵败,大势已去,杨妙真环顾左右说:“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今事势已去,撑拄不行。汝等未降者,以我在故尔。杀我而降,汝必不忍。若不图我,人谁纳降?今我欲归老涟水,汝等宜告朝廷,本欲图我来降,为我所觉,已驱之过淮矣。以此请降,可乎?“众曰:“诺。”杨妙真最后死在山东。

这就是梨花枪的传奇。梨花枪之名,第一次出现在历史。

图片来源:《三国》

到明朝,梨花枪名震天下。

戚继光对梨花枪也是推崇备至。戚继光说:“夫长枪之法始于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其妙在于熟之而已。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神而不滞。又莫贵于静也,静则心不妄动而处之裕如,变幻莫测,神化无穷,后世鲜有得其奥者。”

徐渭亦有《侠客》一诗,曰:

结客少年场,意气何扬扬。

燕尾茨菰箭,柳叶梨花枪。

为吊侯生墓,骑驴入大梁。

梨花枪被徐渭写在诗中。在北方拳法中,拇指扣紧,其余四指伸直,掌似柳叶,称柳叶掌。柳叶掌打近,梨花枪刺远,远近皆可取人性命,这是徐渭心中的豪壮。

就这样,“天下咸尚之”的梨花枪,自然而然被明初的罗贯中写在了《三国演义》里,按在了赵云的身上。

戚继光每见人用枪,圈串大五尺,他在钱塘江边看唐顺之舞枪,圈仅一尺,大为惊骇,连忙请教。

唐顺之说:“人身侧形只有七八寸,枪圈但拿开他枪一尺,即不及我身膊可矣。圈拿既大,彼枪开远,亦与我无益,而我之力尽难复。”

唐顺之描述了实战中两枪交汇时的场景。实战时,以侧身对敌,人侧身只有七八寸,他枪过来时,我只用把他枪荡开一尺,不让他枪碰到我身膊就可以了,若荡开太远,如五尺,对我无益,我消耗的力量也难恢复。

这是极其精妙的一段话。脱枪为拳,赤手肉搏,也是同样道理。

戚继光深感“此说得极其精”,又问道:“如此一圈,其工如何?”

唐顺之说:“工夫十年矣。”

图片来源:《三国》

初练枪法时,枪花可以打得大一点,然后越打越小,如唐顺之所说,十年工夫,枪圈一尺。练到精妙时,白刃流转,枪圈小如梨花片片,如此,梨花枪才出现,如罗贯中形容:“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

把枪花练成一点,正是子弹的运动轨迹,那样,入人体恰似闲庭信步。

清朝《手臂录》作者说,“枪旧有杨家、马家、沙家之名,然文章家莫或留意于小技,而精于枪者大抵无文,故不能考杨、马、沙为何人。”

他所说的“小技”,应是指徒手技击术。杨家枪,即梨花枪。清朝《手臂录》作者不识杨妙真,又或者说,他并不认为当时所见的梨花枪,是出自杨妙真之手。

民国出版的枪谱《大梨花枪图说》作者认为,梨花枪出自赵云,那是直接对演义“拿来主义”了。

回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写长篇小说,就是一场长途跋涉,长途跋涉的过程,也是神化的过程。在《三国演义》上半部分,赵云的枪法极其简单直接,都是“一枪刺落马下”、“一枪刺死”之类的描写,干净利落,到了第七十一回,罗贯中情不自禁对赵云一番枪赞,赵云终于在梨花枪中成神。

实际上,“一枪刺落马下”、“一枪刺死”,才最接近实战。

图片来源:《三国》

大道至简,杀人也如是。把枪法化简,只有拦、拿、扎三招。拦、拿为防御性动作。双手握枪使枪尖向左下方划弧,以拦截对方外侧攻来之器,为拦;使枪尖向右下方划弧,以截拿对方内侧攻来之器,为拿;扎,就是刺。

拦、拿绕行弧度都不宜太大。

入室弟子好不容易从师父处听到绝招,往往会大失所望。绝招一说破,就是那么简单。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么简单。

很多绝招,就是基本功,枪法嘛,就拦、拿、扎,一天扎一千下。

大师关起门来练的,都是基本功。

黄飞鸿公开教的拳是虎鹤双形,拳漂亮好看,好收学费,他关起门来苦练铁线拳,双手练成两条铁棍,别人怎么和他打?

杨露禅一代宗师,公开教的是杨氏太极,他关起门来苦练抖大杆,练出无量内劲,别人怎么和他打?

杨露禅抖大杆,其实就是枪法。

我从瞿炜先生处学到两种抖法。一种是站立,双手一阴一阳平举四米长白蜡杆,后手绷直,用前手抖杆,体会杆头——其实也就是枪头——的抖动,体会力的运行。另一种是马步,刺。一天抖几十下,就汗出如雨,气喘如牛。

陈独秀调侃字写不好的人,握笔如舞长槊,笨重吃力。舞长槊基本功是抖杆,确实吃力。

每日晨起,我习字,用陈独秀的话说,是舞一会儿长槊,再舞一会儿真槊。

舞完长槊,提槊环顾,有杀人之心。

本文原载于《书屋》2017年第3期

  • 对刀剑有兴趣可加铸剑师傅微信:

  • 更多冷兵器相关知识,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冷兵器百科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赵云拿的武器怎么画,赵云的武器怎么画又简单又酷,赵云的武器怎么画简笔画,赵云武器怎么画?”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