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不仅是中国古代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古代的生活的写照。战争是人类历史的主题,这个自不必说,同时因为古代人对世界的认识相对幼稚和原始,于是他们大多数认为任何自然现象都是受到神灵的支配的,也就是所谓的“万物有灵”。
因为古人“万物有灵”的认识,古人在进行战争时,通过各种方式以获得神灵的保佑和帮助,如在战争前进行对结果的占卜以探知神灵的意愿,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进行祭祀以取悦神灵。除此之外,在参加战争的人的身上涂抹、佩戴被认为与神灵有关的事物,在战争中使用的武器装备上涂抹或者描绘与神灵有关的图画、咒语、绘画,也是一种重要的办法,这种办法被称为“辟兵术”。
自上古时代起,蟾蜍就被认为可以用来施展“辟兵术”。将其做成干标本佩戴在身上或者把蟾蜍的血涂抹在兵器上,就能让使用者在战场上“入军阵而不伤”,甚至“若敌人射己者,弓弩矢皆反还自向也”,被涂抹的武器则“威力大增”。
▲先秦青铜短戈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古人认为,兵器五行中属“金”,同时属“阴”,而蟾蜍更是至阴之物,于是将蟾蜍使用到武器装备上,就能增强武器的威力并保护自己。后来也许是因为携带蟾蜍的干标本毕竟不便,便出现了以玉石、金银等材料制成的蟾蜍,作为一种佩饰被人所随身携带。起到类似功能的,还有一种被称之为“木芝”的琥珀。
▲先秦青铜戈
除了佩戴涂抹辟兵的物品以外,在武器装备上描绘辟兵的图案和文字更容易为人所了解,出土于1960年的湖北“兵避太岁”铜戈就是其中的典型。铜戈上除了刻有“兵避太岁”的文字外,还刻有一名戎装神灵,神灵头戴四羽高冠,两手各握一龙,胯下也有一龙,左脚踩着月亮,右脚踩着,太阳十分奇特。根据考证,这“戎装神灵”其实就是“太一锋”,太一星是古代天文观测的重要指示物,被认为其位置与战争的胜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被认为有辟兵的作用,便被做成了兵器上的浮雕。
▲“兵避太岁”铜戈
除了用太一来辟兵以外,上古时代的军神蚩尤因为其能征善战,也往往被用来辟兵。根据记载,东汉汉安帝时候,就曾将刻有“蚩尤辟兵”字样的事物赐予臣下的记载。此外,在汉代还有将“龙蛇”字样用来进行辟兵的记载,根据《汉金文录》记载,有一件汉代的铜制衣带钩,上面就刻有“龙蛇辟兵,保身长生”的字样。“辟兵术”发展到后来,兵器装备上的各种装饰,都包含辟兵术的意思在其中。
▲先秦青铜戈
进入明清时期以后,道教、佛教文化在中国各地广为传播,二者最终也进入了辟兵领域,道教、佛教中的神明或者咒语也被描绘刻画到了军队所使用的武器装备上,以求能让使用这些武器装备的人获得“神佛护体”的效果。明朝因为在起兵时大量利用了白莲教、道教等民间信仰作为拉拢民众的手段。在明朝建立后,其依然继续着这种利用,于是在明军武器装备的辟兵术使用上,开始较多的描绘道教神明。例如著名的出土自定陵的万历头盔,上面就刻有真武大帝、六丁六甲等道教神明。
▲万历头盔,盔顶为明朝护国神之一的真武大帝
与明朝迥然不同的是满清王朝,满清王朝的统治民族建州女真虽然最早信封萨满教,但后来在与其他民族的接触中渐渐接受了佛教。于是在满清王朝的盔甲中,经常可以看到佛教的咒语经文。满洲人将这些咒语经文刻画在武器装备尤其是头盔上,其寓意也属于古老的辟兵范畴,希望佛能保佑他们在战争中生存下来。
▲清代头盔,能清楚的看到上面的佛教经文,盔顶做成了佛教的宝塔状
▲刻有佛教经文的清代头盔
▲刻有佛教经文的清代头盔
▲刻有佛教经文的清代头盔
无独有偶,在伊斯兰世界,将经文刻绘在武器装备上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做法。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把古兰经中的经文刻绘在刀剑与头盔上,希望能保佑使用者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虽然他们的愿望不一定能达成,但是因此而产生的武器装备往往都是精致的艺术品。
▲刻有伊斯兰教经文的头盔
▲刻有伊斯兰教经文的头盔
▲刻有辟兵绘画的马刀
▲刻有伊斯兰经文的刀剑
这种“辟兵术”直到近代军队中,依然留有痕迹,比较出名的就是二战时日本军队中普遍流行的“千人针”。所谓千人针,其实是一种手工制作的腰带,这种腰带由一千个女人每人缝制一针制成,其拥有可以让佩戴者平安的功能。千人针自日俄战争期间开始流行,在二战中到达了顶峰,无数日本妇女制作千人针让丈夫佩戴以求能平安归来。但是事实证明,“千人针”阻挡不了那些炮灰进靖国神社。
▲现存的千人针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正义必胜。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