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文章中作者由乐转悲是如何转变的

"感人生之长勤"——由热转凉,由乐转悲

热烈的追求失败之后,作者心情由热转凉,由乐转悲,由对眼前景的执着转向了邈远时空的省思,于是"感人生之长勤",感宇宙之大化,进入了形而上的追思。

世间万物,有生必有死,"肯定的理解中也必然包含着否定的理解",这是自然规律,人类亦然。但是在我国古代,受儒家思想之影响,"不知生,焉知死?"由于儒家对生死问题一直采取回避态度,故而这个重大的哲学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正面理解。自东汉中后期以降,王纲崩解,世乱人离,人命无常,生死问题才得以空前凸显,于是魏晋文学中关于有限与无限、生与死的主题空前高涨。如《古诗十九首》的悲情歌咏、建安文学的慷慨苍凉、正始文学的深沉体验,两晋文学的哲学玄思……到东晋中后期陶渊明时代,有限与无限、生死问题成为浸透士林的头等哲学和文学主题。"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生死问题成为无可回避的人生课题。也成为文学乃至整个文化史的永恒课题。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人生的价值和终极关怀问题已然逼迫着作家们做出或积极或消极的选择,儒释道均从不同向度指出解决方案。陶渊明兼受儒释道诸家影响,对生死问题是有过长期而深入的思考和体认的。他经过长期躬耕实践与思考,最终形成了"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生死观。跟魏晋文士相比,陶渊明对于生命的态度显得较为豁达,他通过委运大化、饮酒行乐、闲情著文来消解对于死亡的恐惧和焦虑。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正如李泽厚所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截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它们并不可信或并无价值,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时间焦虑感在陶渊明,"他的所有举动都不过因为对现世人生的热爱和留恋。对着死亡的冰冷感受生命的热情",作者正是将对生命的全部理想和热望寄寓在一个完美绝伦、可望而不可即的审美意象上,在这个可爱而圣洁的意象中,融入了作者对美、爱、理想和无限的全部情愫!有美而爱,有爱而生死相许,追寻而不可得,正是沿着这样的情思轨迹,作者展开了狂热赤诚的追寻,这个追寻的性质,已经远远超出了男女爱情的界限,这分明象喻着作者一生孜孜以求美、爱和理想的生动形象的图示。这里,作者赋予了传统的"君子求女"模式以形而上的哲学品格,而这,正是魏晋玄风之所尚在陶渊明身上的又一确证。

《闲情赋》的哲学美学意蕴在于:美好的东西往往有着超越有限的力量,但美好的东西却不在此岸,需要追寻,追寻的过程是壮烈的,追寻的结局是悲壮的。以有限追求无限,以无限超越有限,其结局注定是悲剧的。由乐而悲,求而无得,最后处在深深的生命悲凉之中,生而有涯,而求也无涯,一代代生命不就是汇演成壮美的生命史诗么?由此,陶渊明以清醒的悲剧意识、独特的哲学品格和自觉的历史意识,通过君子求美的文学隐喻模式将个人及历史的生命体验和复杂形态予以淋漓尽致的诠释与图示。

本文由心如荒岛咩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文章中作者由乐转悲是如何转变的”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