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右上方红字关注“燃烧的岛群”,我们不做他人文章的搬运工,只提供准确的历史依据和独到的见解分析,用地缘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来讲述历史和旅行的精彩!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头条号第112篇原创文章。
关于零战的诞生和初代战斗情况,详见敲小黑板了,以零式战斗机来说明日造武器的特点(上)。本篇所涉及的时期,正是零战巅峰期的高光阶段,本文已尽可能引用接近事实的战例和数据予以分析评判,敬请读者辩证客观看待。
图1.1941年4月发布的日军航母舰载机编号规则
零战在中国战场获得实战经验后迅速投入批量生产,连开发商三菱公司的老对头中岛工厂都被分配了生产任务,且最终产量远大于三菱厂,零战被优先装备到日本海军航空母舰上。随着新锐航母“翔鹤”、“瑞鹤”的服役及小型改装航母陆续投入使用,扩张后的日本航母部队对舰载机的识别符号进行了大幅的调整。由一航战到五航战的识别首字母分别为“A”到“E”,识别番号的颜色也重新做了定义,具体可见图1。
图2.一航战一号舰赤城号战斗机分队101号机
以图2为例,从机身后半部的红色单竖纹可知该机属于一航战一号舰赤城号,垂尾上的两条黄色横带表示该机为中队长座机,而赤城的战斗机分队长是海兵57期的板谷茂少佐,此人在珍珠港战役时担任第一波攻击队的战斗机分队总指挥。因为这层原因,AI-101页是许多模型达人制作零战21的热门涂装。但也有考证认为AI-101号机的飞行员是木村惟雄,而板谷茂的座机是AI-155,其垂尾上有三条横带,具体原因还有待考证。
图3.珍珠港上空的激战,P-40击坠笨重的99舰爆
1941年12月7日,一、二、五航战的6艘母舰组成的特混舰队搭载100余架新锐的零战21,掩护300架攻击机偷袭了珍珠港。在空战中,零战一共击落了4架美国陆航的战斗机,自身损失8架,其中4-5架可能是被美国陆航的P-40和P-36共同击落,这应该是零战最早的空战损失。早在中国战场上,蒋介石的顾问陈纳德就曾将零战的情况专门写过报告,但并未得到美军的重视。(关于珍珠港的空战,可点击这里延伸阅读)
图4. 国军涂装的P-40起飞迎战日机
12月8日,驻扎在台湾岛南部的台南海军航空队(下简称台南空)出动44架零战21掩护108架攻击机,远程奔袭菲律宾中部的克拉克美军空军基地,在空中击落15架美机,地面击毁50架,零战本身损失5架,基本摧毁了美军在菲律宾的空中力量。由于两地之前的航空距离单程就几近1000公里,美军一度以为这些护航的零战来自航空母舰,可以说零战的超远航程打了麦克阿瑟一个措手不及。
图5. 驻扎在台湾南部的台南空护航的长途奔袭菲律宾
同期的欧美主力战斗机普遍短腿,如不列颠之战的德军主力BF109的最大航程只有700公里,飞渡英吉利海峡后只能维持20分钟的作战就必须返航,与此相比零战2200公里超大航程,对于一架单座轻型战斗机来说简直有些匪夷所思,这都拜零战极度节油的巡航能力和加挂附加油箱所致。
图6. 战斗在英吉利海峡的飓风式战斗机
1942年4月5日,从一航战的赤城、五航战的苍龙和飞龙号上起飞的36架零战掩护89架攻击机,突袭了印度洋上的英军重镇科伦坡,英军起飞了35架飓风式和6架海燕式战斗机拦截,但零战仍取得了击落21架,自损7架的战果。经此一役,英国远东舰队最终取消了与日本空母舰队正面硬扛的计划,主动后撤到印度洋西南部的马达加斯加岛。
图7. 中途岛海战,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编队一举命中3艘日本航母,创造了记录
1942年5月的珊瑚海战役和6月的中途岛战役中,来自五航战和一、二航战的老鸟继续充分发挥了零战优越的盘旋性能,击落了数量可观的敌机,一时间零战成了盟军飞行员的梦魇。早期日本航空母舰战斗机分队编制仅21架,双方战斗机交战的规模远不如战争中后期来得大,因此少数几架零战就能够击落数量众多的美国的攻击机群。中途岛战役前期,美军连续出动3个无护航的鱼雷攻击机中队几乎被零战全歼,直到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中队赶到战场后才扭转了局势。
图8. 战争初期美军舰载机F2A水牛与零战21之间的战斗
太平洋战争初期,零战的主要对手是美国海航的F2A水牛、F3F和F4F野猫,美国陆航的P-36、P-40战鹰和P-39飞蛇。这些飞机的低空低速回旋能力均大大不如零战,在1v1的缠绕中处于下风。英军的情况也类似,即使不算殖民地军队的老爷机,连在不列颠空战中大出风头的飓风和喷火式战斗机也一时无法适应零战的打法。
图9. 战争初期的美海航主力:F3F和F4F两款格鲁曼公司的野猫舰载战斗机
战争初期的空战情况,实际上是各国在1930年代对未来空战模式的不同研判所致。日军认为未来空战仍以一战时期的狗斗为主,大航程则是为了适应太平洋这个广袤无际的巨大战场。欧美系战机更强调攻防方面的平衡,机体设计更坚固,并有一定程度的装甲防护。在航程上,欧美系将单发战斗机定义为局地防空的战术兵器,双发战斗机定义为远程护航兵器,而日本海航则必须用一款万能舰载战斗机包打天下,为此不得不牺牲机体防护和结构强度。
图10. 追击零战(疑属台南空)的F4F野猫舰载战斗机
客观的说,单靠日本海航的一款舰载机,要战胜各国各种类的战斗机自然是天方夜谭。简单来说,战前各国的战斗机设计在二战初期的战场上表现各有利弊得失,日本通过一款投机取巧的设计大大地占了盟军的便宜,但是其急功近利的恶果很快就将在漫长的战争中显露出来。
图11. 台南空零战三机编队,前机V-128为坂井三郎座机,背景为新不列颠岛
除了全部换装零战的航空母舰部队,日本海航的岸基航空兵也收获了零战的红利,其中以开战第二天就崭露头角的台南航空队最为耀眼。继战争初期完成夺取东南亚群岛的欧美殖民地后,1942年3月8日,日军又在新几内亚东北部登陆并夺取了莱城和萨拉莫阿。4月1日,台南航空队的30名飞行员被派往莱城前进基地,为下一步攻占岛南部的重镇莫尔斯比港提供空中支持。
图12. 新几内亚岛上的莱城与莫尔兹比港位置图,之间横亘着欧文斯坦利山脉
莱城机场跑道位于密林之中,蚊虫滋生,生活环境极差,如果不是这场席卷全球的战争,根本不会有多少人留意到这个偏远蛮荒之地。然而这批飞行员中的三个年轻人:22岁的西泽广义,23岁的大田敏夫和26岁的坂井三郎,却在此充分享受了零战的巅峰期,被队友称为“清扫三重唱”。
图13. 坂井三郎的座机V-128模型,注意其银色涂装和机身后部的斜蓝色台南空标记
在莱城的日子,台南空几乎每天都起飞出击,对战莫尔斯比港的美澳空军的P-40战鹰和P-39飞蛇。如5月7日,“清扫三重唱”和另一位飞行员一起在莫尔斯比港上空遭遇到了10架P-40,四人的第一次掠过就每人击落一架美机,当另外四架美机开始试图咬尾他们时,零战用熟练的小半径弧形筋斗摆脱了美机,并将追击者又纳入了瞄准镜,三架美机随后又被击落,此战充分说明了当时双方技战术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
图14. 零战与美军P-40战鹰的缠斗
5月17日,在完成对莫尔斯比港美军基地的空袭后,清扫三人组相约飞回莫尔斯比港上空,在地面的数千名美澳军的众目睽睽之下,以三机密集编队施展了俯冲、翻滚、转圈的煊技表演,地面美军未发射防空火力。完成煊技之后,三架日机安然无恙地返回了基地,若无其事地打算归队休息。
图14. 莱城的清扫三重唱在莫尔斯比港上空的煊技表演
随后,一架美机飞临莱城机场,空投了一份英文书写的书信,不无幽默地写道:“致莱城基地指挥官:我们对今天前来访问的三位飞行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在我们基地上空作的小半径筋斗美极了,比航空表演还棒!我们诚挚地邀请他们再次前往我们的基地进行表演,同时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脖子上围上绿色围巾以增添色彩和美观。我们对未能在今天空中表演的最后时刻向他们表示谢意而万分抱歉,并且在此保证他们下一次的来访一定会得到我们基地全体人员的热烈欢迎。”
图15. 两大零战恶魔:左为坂井三郎,右为西泽广义
随后,“清扫三重唱”的三名成员被叫到队长室痛骂一顿,并且严格禁止再在敌方机场上空进行任何飞行表演。台南空的三名王牌能作出这样出格的事,一方面是对飞行技术和飞机性能的盲目自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1942年的中南太平洋,打得顺风顺水的零战武士们仍有闲情逸致去煊技表演,而他们的对手尚留存有一丝一战时期的骑士精神。
图16. 与零战相互致敬的少年贝尔
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拍摄于1988年的电影《太阳帝国》中,由幼小的蝙蝠侠克里斯托弗·贝尔饰演的少年男主角非常喜欢零式战斗机,甚至不惜冒险进入日军机场,向维修中的新锐零战和飞行员致敬。毕竟西方人与日本人并非千年近邻,体会不到中日之间的无数血债引起的强烈对抗感。无论是莱城“清扫三重唱”在莫尔斯比港上空的煊技表演,还是小贝尔内心的小小触动,都是用西方人的眼光来简单看待事物和国民关系的表现。
图17. 一架坠毁后被美军发现的零战,疑似古贺座机
1942年6月3日,中途岛-阿留申战役进行时,一架由龙骧号航空母舰起飞的零战21,在掩护攻击阿留申群岛的荷兰港时油箱被打漏,在阿克丹岛迫降时翻覆,飞行员古贺忠义一飞曹当场死亡,机体本身却无甚损伤。五周后,美军发现了这架飞机,并送往本土圣地亚哥的北岛基地做了一系列的飞行测试,由此,零战的秘密被深度揭示出来。
图18. 被美军俘获的古贺驾驶的零战DI-108,隶属4航战1号舰龙骧号
美军认为:零战的主要优势是低空低速回旋性能极佳,无论回旋半径或是回旋速率都远超美军的现役主力机种,一旦美机试图追逐日机,往往被零战以极佳的小半径回转摆脱。正如上集提及过,强调机动性是海军技术部门基于上一代96舰战以及30年代的空战经验而提出,是基于日本海军高层对未来空战模式的预测而定义出来的,这个设计在机型老旧战术陈旧的中国战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一年内取得了对阵战前设计的欧美机型的极大胜利,但随着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空战的模式迅速发生了变化。
图19. 修复后正在美国本土进行试飞测试的古贺座机,改为美军涂装
为了实现变态的高机动性,零战使用了一切可能的方式来减低空重,包括采用轻质高强度铝质板材,这种材料易氧化的特性使得零战非常易燃,在空战中很容易被打成一团火球。而且,早期零战的驾驶座对枪炮毫无防护力。为了减重,零战在机身框架结构上也采用了凿孔减重,这导致机体结构强度的进一步降低。1939年第二架零战原型机测试时,已因结构强度不足而导致了空中解体。零战在俯冲时,一旦速度和动能超过极限,飞机的翼梁与主翼外板将无法承受,零战的量产机依然没能解决这个问题。
图20. 被英澳军俘获的台南航空队的零战V-110号,时间不详
零战的操作性在低速时非常优越,但在高航速时的急剧下降,这个问题从时速超过350公里时开始出现,当超过480公里时速时操纵杆已需要施加很大的力量才能移动。一些零战飞行员的实战证言,超过500公里时速时,操作杆需要手脚并用才能扳动,这无疑使得高速时的零战运动性能很糟糕。
图21. 曾被央妈批判的《永远的零》,其飞行员的漫长航渡实则无比煎熬
零战的超长航程虽然方便了参谋人员制定作战计划,然而长距离通航对飞行员体力是个巨大的挑战,在抵达目标之前已耗费了太多精力,并且在激烈的战斗之后往往还要飞行3-4个小时返航,过度疲劳导致了战损率的进一步提高。
图22. 零战21型的两种不同武器弹道差异较大
零战的20mm99式机炮也存在初速低,射程短的毛病,即使是坂井三郎之流射击技术超群的王牌飞行员对九九式一号炮差劲的性能也是多有抱怨。新手则基本上用不好这个机炮,炮弹打光之后,剩下的两挺7.7mm机枪威力则太小,往往让厚甲美机带着一身弹洞成功返航。
图23. 在美军基地上空缠斗的零战
以上问题的发现,使得美军迅速调整了其空战战术和后续机型的研发方向,避免在中低速与零战缠绕狗斗,以"打带跑"或"萨奇剪"等编组方式取代单纯的循环缠斗。零战的翼荷载小,滚转较慢,由于发动机螺旋桨扭矩的原因,在进行右滚转时会比左滚转更慢一点,所以零战跟高翼荷载的美机拼剪式机动会比较吃亏。关于这一部分的具体战术,将留到下一个篇章介绍。
图24. 坠毁在太平洋岛屿上的零战
美国人认为零战虽然具有良好的低速机动性,但完全放弃乘员和重点部位装甲保护的做法,无异于蓝天上的裸奔者。对以咬尾射击为主要攻击手段的二战空战来说,飞行员的装甲防护让许多美军飞行员得以幸存下来,随着战争的深入,战斗机的生存性越来越展示出其重要性。
图25. 据说为返航回到机场的独眼龙坂井三郎
1942年8月8日,为了掩护海军队瓜岛登陆美军的反击,台南空进行了有史以来最长距离的由单座战斗机掩护的长途出击。在战斗中,坂井三郎打算从后方偷袭美军的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编队(他以为遭遇的是野猫战斗机),遭到SBD后座机枪手的集火射击,子弹击碎挡风玻璃,破片刺入坂井三郎的右眼导致失明。在头部被重创,右眼失明的情况下,坂井驾机耗时4小时47分钟,飞行560海里,最终返回了拉包尔的机场。当然,坂井随后被送回本土,暂时离开了战场。
图26. 空战主题电影《空天猎》里,王千源重伤的灵感疑似来源于坂井的故事
1942年10月21日,在又一次掩护出击瓜岛的任务中,太田敏夫的零战被一架美军的F4F野猫战斗机击落,太田坠机身亡。11月,台南空被改组为第251联队,并返回本土重新训练和补充,包括西泽广义在内的零战王牌,只剩下10名。台南空的兴起和衰落,正是零战由盛到衰的一个缩影。
图27. 1943年4月18日,P-38闪电大战零战,并击落山本五十六的座机
时间进入1943年,零战的真正噩梦即将到来,因为那些逆天的煞星们正在陆续登场。。。。。。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燃烧的岛群”!
往下拉一拉,高能评论区更精彩。如需转载,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