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如何做旅游公司〕如何做旅游公司大巴司机…

阅读本篇文章约需 8 分钟

2022年2月在中国北京城内、延庆区和河北张家口市三地举办的第24届冬奥会,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以“无与伦比”加以盛赞和肯定。

冬奥会在我国民众中掀起一股冰雪热,对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的发展也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北京、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云南等出台了加快冰雪经济或冰雪旅游发展计划(方案),吉林和新疆联合制定了“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新华社有关机构与东北地方合作研究发布冰雪旅游指数;国人心目中较为平凡的黑龙江七台河,由于产生了多位冬奥冠军,一下让这座人口不足70万的小城,成为响当当的“冬奥冠军摇篮”;冬奥会拉动了群众性冰雪运动,北京周边雪场和滑冰馆人流涌动、排队候场,密云南山滑雪场的教练员预约变得很抢手,防滑防摔的各类毛绒玩具热销异常,成为银白世界里的一道特色风景线;美丽大方、青春洋溢的谷爱凌,因获得2块金牌而成为青少年偶像,她的成长经历、言谈举止、媒体访谈、旅游外出,都受到“追星族”的密切关注。

那么,如何充分释放冬奥会巨大的拉动效应,加快做大做强后冬奥时代的冰雪经济和冰雪旅游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发力和推进。

第一,抓好冬奥场馆的加速转型与可持续利用,充分释放冬奥会遗产的核心影响力。这是奥运会举办国都面临的现实课题。俄罗斯2014年举办索契冬奥会,会后较成功地开发冬奥遗产和实现产业转型,从单一度假转变为全季旅游。

北京在筹办冬奥会时就考虑了奥运遗产的可持续利用,为赛后的再利用和转型“留好接口”。在冬奥会前夕,我应邀考察延庆海坨山冬奥场地未来的旅游利用,参加了延庆区抢抓冬奥机遇规划文旅发展的研讨会。冬奥会后,场馆的持续利用或转型提上日程,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要求,加快冬奥遗产利用效益最大化。7月1日起,北京延庆奥林匹克园区恢复营业,园区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按照单日最大承载量的75%限流开放。“雪飞燕”高山索道全线恢复运营,园区还将推出党建、团建优惠项目,冬奥村度假酒店17个房型全部接受预订。此外,还推出3条北京冬奥旅游路线,即冰雪京城双奥之旅、长城脚下生态之旅、京张雪乡休闲之旅。

张家口也积极推动冬奥场馆的可持续利用。5月19日,张家口全季体育产业发展集团公司揭牌,该公司将着力推动后奥运全市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按照计划,冬奥场地除继续用作国际、洲际赛事外,将面向大众开展“四季运营”。如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除了举办雪上赛事和培训外,还将开发成为集高端会议、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商务旅游特色区域;将依托周边山地、森林、草原等资源,把越野滑雪中心建成山地公园和户外冰上娱乐中心,开展登山健身、山地骑行、滑草滑车、崖壁攀岩等户外运动。同时,将发挥冬奥举办地的集聚效应,发展赛事经济、会展经济、论坛经济、研学经济等新业态,把冬奥会赛区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第二,加快由冬季冰雪向全季旅游的“频道转换”,积极探索“四季皆旺”的发展格局。这是近些年来冰雪资源丰富的省份通行的做法,也是后奥运时代应该着力发掘和确保的。

在冬奥会“东风”鼓舞下,冰雪运动之风不仅“吹进”山海关内,而且还“飘过”秦岭长江,进入岭南和珠江流域,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形成燎原之势。至今年初,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较2015年增幅达317%;已有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较2015年增幅达41%。各地陆续入春以后,纷纷开始向全季旅游的“频道转换”。

新疆拥有各类冰雪场地188个,其中滑雪场101家、冰场27家、冰雪乐园60个。近年来,在“四季旅游”概念引领下,利用冬季滑雪场与常年旅游资源相叠加的特点,冬去春来便调整旅游业态和产品。乌鲁木齐县的丝绸之路滑雪场,春天一到就将冰雪城堡变身为游乐园,游客还可游览西域古城墙、陨石展览馆、硅化木博物馆、胡杨林公园等。南疆巴州有四季分明的自然之美,博湖、和硕、和静、焉耆、尉犁各县冰雪季之后,都将推出丰富多彩的民俗主题活动;阿克苏通过实施“旅游+”,因地制宜开发民俗客栈、沙漠越野、探险徒步等业态,实现了冰雪游、体育游、乡村游、民俗游等融合发展;南疆喀什各县市有10多个滑雪场,同时大力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探索了冰雪乐园、旅游观光、娱乐休闲、文化体验、特色美食“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东北三省是我国冰雪旅游最大片区,有最广泛的群众性运动基础,也是大量专业运动员的培养基地。吉林长白山有四大滑雪场,位于抚松县的鲁能胜地是其中之一,也是国家4A级景区,2021-2022年间滑雪者达55万人次,是常住人口的2倍多,冷资源真正变为热产业;春夏季到来后,这里变身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有茶花谷、葵鹿农庄、原乡民俗酒店、帐篷露营、野奢咖啡等,成为四季皆可畅游的旅游胜地。黑龙江的哈尔滨、七台河、伊春、双鸭山冰雪旅游发展良好,春季之后也都转入常规旅游模式,入夏之后旅游快速升温,依托森林资源而开展的观光、休闲、登山、户外、康养、度假,成为避暑消夏者之首选。

对于冰雪资源稀缺或处于非冰雪季的城市,室内冰雪运动是必然的选择。今年全国室内场所的冰雪运动也深受冬奥会的刺激和拉动,不分天南地北,不分春夏秋冬,不分年龄阶段,人们争相参加冰雪运动,人数之多明显超过冬奥会之前。例如,北京东三环的国贸室内滑冰场,最拥挤时拿号排队需4小时以上,除了各色人群的滑冰锻炼,还有时常举行的各种比赛。

第三,增强冰雪旅游发展的紧迫感,抓好规划和项目的建设落地。无论是三部委印发的《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还是省区制定的促进冰雪经济(旅游)发展的意见,截止期限大多为2023年或2025年,只有吉林省谋划到2035年。由于计划发展时限已过半,加之新冠疫情影响,总体建设进度应是滞后的,需要切实增强紧迫感。

从各省区市公布的冰雪旅游发展计划看,可谓规划宏伟、目标诱人、令人鼓舞。例如,河北省提出,打响河北冰雪装备器材制造品牌,支持保定市打造体育赛事名城,把张家口、承德打造为全国著名冰雪旅游城市,争取全省冰雪旅游总收入达到1100亿元,冰雪旅游人次达到5000万;黑龙江提出,到2030年把哈尔滨市打造成为冰雪体育运动核心区,把齐齐哈尔打造成为冰球之都,把七台河打造成为冰上运动全国培训基地;吉林省提出,开创全省冰雪运动发展新模式,打造世界级冰雪运动胜地、国际冰雪赛事中心、世界知名的国际冰雪旅游胜地和寒地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辽宁省提出,突出做强沈阳、抚顺2个冰雪产业核心区,壮大“辽中南冰雪温泉精品旅游带”,到2025年全省滑雪场馆达到40个、滑冰场馆达到100个,重点建设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的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新疆提出,优化“一区两带N点”冰雪经济发展布局,依托乌鲁木齐市和阿勒泰市打造国际冰雪体育旅游名城,加快培育阿尔泰山、天山北坡冰雪经济带,打造“北起阿勒泰南扩阿克苏、西起伊犁东延哈密”成片联动的国际顶级滑雪旅游度假区。

要如期实现以上的宏大计划,既需要时不我待、奋发进取的精神,更需要奋力开拓、抓铁留痕的落地干劲,也需要加强政策统筹和保障力度,方能确保冰雪旅游项目、配套设施和交通改善等建设落地。

第四,突出地域性冰雪特色和旅游资源优势,针对性提升在客源市场的现实竞争力。我国冰雪经济和冰雪旅游的发展,总体处于起步发展与转型提升的叠加阶段,普遍存在产品同质化、结构较单一、缺乏高端场馆、产业链条短、资源效益转化差的问题,亟需做好冰雪旅游产业提升的文章。

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开发原则。不论是建设冰雪运动场馆,还是开发冰雪主题的旅游度假区或滑雪旅游度假地,都必须考虑对应的是哪一层面客源,市场需求量有多大,投入产出比怎么样。不论是三部委计划2023年前将完成的冰雪旅游项目建设目标,还是各省提出的诸多冰雪项目,都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偏离了市场需求的导向,就会造成旅游供给侧的过剩或纰漏,给未来发展留下隐患。

加强对冰雪产业发展规律的把握。要预先搞好市场研究和产业规划,不能过分偏重硬件的建设,要充分考虑综合性配套,以及全年性的运营。各地无论雪季多么长,仅靠冬季的经营是很难维持企业盈利的,只有协调处理好全年的旅游开发,充分利用四季时光,才能确保冰雪经济健康发展。同时,要树立融合发展的开放思维,推动体旅、文旅、教旅、商旅、乡旅等有机融合,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使冰雪经济和冰雪旅游富有活力和底气。

深入研究与拓展冰雪旅游发展思路。把冰雪旅游越做越好,必须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打开思路,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闭门造车。新疆在这方面一些思路值得重视。例如,立足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地理区位,提出加强与周边国家开展冰雪经济合作,探索与中俄哈蒙等国家共建边境及跨境冰雪合作示范区,加快研究布局打造新时代“冰雪丝路”经济走廊。同时,提出打造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通过加强跨省区冰雪旅游产业协作,培育现代冰雪产业体系、新型冰雪产业形态和冰雪休闲综合体;还提出深入挖掘“人类滑雪起源地”“中国雪都”文化内涵,申报阿勒泰市敦德布拉克滑雪狩猎岩画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程,规划建设阿勒泰世界滑雪文化博物馆,申报阿勒泰地区古老毛皮滑雪运动、古老毛皮滑雪板制作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设立和主办国际“毛皮滑雪”大奖赛,提升世界滑雪文化圣地影响力。

大力举办大型冰雪赛事和节会活动。旅游是注意力经济,也是“扎堆性”经济,赛事和节会是旅游发展的催化剂,发展冰雪旅游和冰雪经济需要多办一些赛事和节会。在此方面,有关省市提出了很好的计划设想,如举办冰雪节、冰雪风情节、冰雕节、冰灯节、冬捕节、冰雪产业博览会、冬季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

加强冰雪旅游设施配套提升。加强交通、道路、停车、接驳、寄存、更衣、厕所等服务配套;加强公寓酒店、购物餐饮、文艺演出等服务配套。

第五,开展“从娃娃抓起”的冰雪运动培育,稳步扩展大众冰雪运动市场。冰雪产业的做大做强,很重要的是有群众性的对冰雪运动的广泛参与。100多年前的康有为先生到欧洲游历,看到阿尔卑斯山滑雪场面的激情奔放,诧异于欧洲各国人对冰雪的喜爱。冰雪运动在中国普及率不高,这与我国这个最大人力资源国家的形象极不相称。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大力从娃娃抓起,我国的冰雪经济和冰雪旅游才有希望。

大力倡导冰雪文化氛围。要巧借冬奥会的强劲东风,把冰雪运动当作一种活力、健康、时尚性的运动,向着大众化、全民化、生活化方向推动。要消除各种政策性限制,消除各地冰雪运动空白点,通过适当增加冰雪运动场地,推动开展群众性的冰雪运动。河北省将持续举办省、市、县三级冰雪运动会和“健康河北·欢乐冰雪”系列活动,今年将开展群众冰雪赛事活动不少于500场,实现“全省3000万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就值得加以肯定。欧洲冰雪运动的全民性,从其自驾者的汽车后备箱、火车托运的主要行囊基本都是滑雪板就可反映出来,这种景象只有也在中国大地陆续出现,才说明国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比重提升了。

重视普及少年儿童的冰雪运动。冰雪运动从娃娃抓起,不仅可使其终生受益,而且会带动周边小朋友和家人参与,为冰雪市场的壮大做出贡献。越来越多的地方已认识到这一点,重视少儿冰雪运动启蒙和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例如,新疆库尔勒时年9岁的三年级小学生叶庆安在家长陪伴下,参加了2019年新疆“冰雪季”大众滑雪系列比赛,他凭着2个雪季的滑雪训练基础,一路过关斩将,辗转5个雪场,在天山南北留下了滑雪“打卡”的轨迹,最后获得该赛(丝绸之路站)青少年男组(单板)亚军。这个经历将使他与冰雪运动结下不解之缘,也将激励和带动当地青少年积极参与冰雪运动。

规划建设对应市场需求的冰雪场地。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冰雪运动和比赛场地太少,影响了对青少年冰雪运动的参与。日本仙台是仅有100万人口的城市,但滑冰场馆不少于北京,而且价格也很便宜。要缩小与国际冰雪运动的差距,既要各级政府加大投资建设的力度,也要注意科学建馆和专业运营,只有规划、布局、选址、配套和运营都做到位,冰雪场馆才能高质量且以较低成本运行下去。

加大对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普及和推广。河北省提出,实施校园冰雪普及行动,将冰雪运动知识和技能纳入学校教学内容,将轮滑、滑冰等项目纳入省市县大学生、中学生运动会。新疆的阿勒泰等地市已陆续把滑雪课纳入中小学教育,把体育课从操场“搬”到了滑雪场。北京针对具有较高冰雪运动水平的孩子,通过区级后备队、市级后备队等组织形式,引入冰上训练基地进行专业训练。河北省鼓励保险机构拓展服务范围,开发“冰雪运动进校园”专项保险产品,为更多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提供了保障。

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产业的发展进步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人民活力健康的表现,应该在后奥运时代大力推动、久久为功,争取在尽短时间内把它做大、做优、做强,尽快跻身世界冰雪强国之列。

(作者高舜礼,系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旅游报社前社长/总编辑)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如何做旅游公司,如何做旅游公司大巴司机,如何做旅游公司代理,如何做旅游公司业务,如何注册旅游公司”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