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DIY行业发展到今天,但凡有实力的厂商都在朝家族化方向发展,不局限于某一类产品,致力于打造自己的信仰体系。作为大家印象中的"台系一线板卡大厂",微星是其中当仁不让的典型。不过在CPU散热器这个领域,微星此前还鲜有建树,如今终于正式推出第一款力作,让小编带你一同把玩。
单纯的一篇散热器测试未免枯燥,借此机会小编还将向大家普及一些关于散热器的常识,比如怎样自己动手优化现有的散热器。
现在话说回本文的主角——微星Core Frozr L,中文名冰霜巨龙,印象中这好像是微星正式向零售市场推出的第一款CPU风冷散热器(如果不是,请原谅小编孤陋寡闻),采用经典的塔式侧吹设计,搭配微星独家设计的风扇,外观大量融入微星信仰主题。
在平台支持方面,微星这款散热器做的异常出色。Intel和AMD仅依靠一套扣具就兼容目前市面上保有的所有系统:从LGA775直到LGA2011-3,从AM2直到AM4。另外它还为装机实践中容易碰到的一些问题做了充分考虑,比如高马甲内存、有厚背板的显卡,这些都将在下面的测试中为大家展示。
文章内容导航
冰霜巨龙开箱图赏
老规矩,先上大图伺候!
包装内散热器是由软塑料两面包夹的,抗震效果不错,防止物流损坏
Core Frozr L适用12cm标准风扇,可两侧各安装一个,随盒只配一个
安装两个风扇可充分压榨散热性能,但那属于非典型情况,通常一个就够了
风扇通过钢丝挂钩固定在散热器上,对12cm标准风扇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言外之意就是该散热器也适配其它品牌的12cm标准风扇,比如大名鼎鼎的猫头鹰。
冰霜巨龙散热器本体
微星Core Frozr L的鳍片设计很有特点,一宽一窄的交错排列,很有层次感,可减小鳍片阵列迎风面的阻力,也使散热器看着单薄,拿手里却很有分量。
四根8mm直径的U形热管,差不多等效于6根6mm U形热管
导底座贴着保鲜膜,安装前要撕掉,粗壮的热管看着很踏实
整体看上去颇具立体感
非对称设计X99上不挤显卡
塔式侧吹型CPU散热器分为单塔和双塔,后者设计通常出现在发烧级旗舰产品上,如利民银箭和猫头鹰D15;前者设计采用较为普遍,经典型号如猫头鹰U12S、利民TS120、追风者TC12DX,等等不胜枚举。微星Core Frozr L在前者中属于体积中等偏上的一个。
Core Frozr L采用了非对称设计,左右凸出宽度不等,这是最新的设计理念
典型应用情况下,塔式侧吹散热器在塔式机箱中以构建水平风道的姿态安装,风扇轴线与机箱后面板排热风扇水平一致。当散热器宽度达到140mm后,如果结构为对称设计,与主板第一PCI-E显卡插槽之间的空间会非常紧张,尤其是在X99主板上。
Z170、Z97等主流平台上距离CPU最近的一般是PCI-E1×的短槽,所以显卡距离CPU还算宽松。但X99主板需要布置两条以上的16×完整槽,因此绝大多数X99上同样的位置就是用于安装第一片显卡的PCI-E16×插槽,再加上时下流行的显卡背板使其PCB背面增厚,故而必然会挤压宽度达140mm的塔式散热器。
目前就连专业散热器品牌产品线中妥善解决上述问题的型号都很匮乏,而微星得益于主板厂商的敏锐,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将鳍片阵列向一侧横移,为靠近显卡的方向腾出空间。
散热器厚度保持一定的内存兼容
塔式散热器除了X99主板的兼容问题以外,更常见的是内存的兼容问题。微星将其整体厚度控制在了合理范围内,靠近风扇一侧至少可以容纳一对外槽优先的高马甲内存。
零件盒和说明书
扣具盒将螺丝和垫片一个萝卜一个坑地有序摆放,小编用过那么多散热器,这是头一回见到,其它品牌都是一股脑装在塑料袋或盒子里,微星心真是够细。
扣具组件以及额外附送的一对风扇挂钩
微星Core Frozr L在扣具上很舍得用料,背板、承力板、压板三样俱全,这是最为牢靠的设计,拥有足够的刚性确保主板PCB受力均匀向上。其实单从扣具往往就能反映出散热器的档次和厂商对待产品的态度。
两种顶盖配不同颜色主板
既然为了信仰,怎能少了信仰灯?微星Core Frozr L上方有个镌刻了龙魂灯的顶盖,而专业散热器品牌通常不会加入这种塑料装饰品。
顶盖有银白色和黑色两种(附件盒里),拧下螺丝便可替换
微星的主板和显卡刚好也有黑色和银白色两种,用途就不言而喻了吧,想的确实很周到。
信仰灯是通过风扇供电的,有一个专门的线束将它们的并联、
随包装配送的12cm风扇
看到这个风扇小编第一时间联想到微星GAMING显卡上所用的"刀锋4",没错,扇叶设计一模一样。 采用独特的Hydrodynamic(水力)轴承,轴承悬浮在液体中,噪音和磨损率都相当低。风扇电源为4pin PWM控速,转速范围500rpm~1800rpm。
两种不同的扇叶构成
"刀锋4"可看做是将两个不同的7叶风扇交错叠加在了一起,尽管叶片总数是双数(风扇扇叶一般为单数),却不存在共振隐患。两种扇叶分为引流扇叶和常规扇叶,不提高噪音的前提下兼具风量和风压的双重效果。回顾这种风扇在微星GAMING显卡上的优良表现,小编对本次测试很是期待。
风扇固定孔添置了减震软胶
值得一提的是,风扇挂钩用的钢材不错,具有相当的韧性,不易变形。市面上有相当一部分散热器这方面做的很不到位,多拆装几次挂钩就会松旷,经不起折腾。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散热器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很多地方并没有什么科技含量,只是反映一个态度问题。
细节上优点与漏洞并存
在设计细节上,微星Core Frozr L不乏处可圈可点之处,同时也有欠考虑的设计。
每片鳍片都有冲压成型的整流槽,有助于聚拢通过鳍片的气流,还能增加表面积
焊接热管
鳍片热管孔边缘有灌锡用的小豁口,它告诉我们这款散热器采用了成本高昂的热管焊接工艺,但凡熟悉散热器的朋友都知道,用这种设计的产品一是效果好,二是价格贵。
风扇减震胶垫
与风扇接触的四个角贴了减震胶垫,正好贴在鳍片衔接的槽坑里,不易脱落,考虑很周到。
导热底座
然而……问题来了,导热底座竟然用拉丝工艺草草处理,与这款散热器的其它设计实在放不到一个档次上。
导热底座的品质是影响散热性能的核心要素之一,微星到底涉足散热器不深,百密一疏了。不过自己动手还是能补救的,喜欢微星的粉丝们不用灰心,咱先暂时把这个问题放一边。
安装操作细节
这款散热器的静态介绍告一段落,下面将要上机测试了,先叙述安装过程。
倍能事达的星牌硅脂
关于硅脂这里必须提一句:
要充分发挥散热器的效果,一定要用好硅脂——应用中的确是这样,但是在对散热器做性能测试时恰恰相反。因为散热器工艺越精良,对硅脂的依赖度越低,一上来就用太好的硅脂反而难以判断散热器的真实水平。
小编第一次测试使用的星牌硅脂,导热系数1~2W/(m•K),性价比不错,属于很便宜且堪用的代表产品,电脑城里装机普遍用的就是这种。
本次测试平台是微星X99A XPOWER GAMING TITANIUM,罕见的银白色主板
X99主板原本就自带背板,所以扣具反而简单一些,直接在背板的四个螺丝孔上安装。
测试CPU为目前最顶级的i7,10核心20线程的6950X,上图已涂了硅脂
承力板安装完毕,
散热器本体安装完毕
有扣紧力限位设计的螺丝,拧到头有"瞬止"作用,保护扣具不变形
在安装环节中小编发现最值得称赞的就是这个有限位设计的压板螺丝,这是确保扣具结构可靠性不可或缺的环节,一般在高端散热器品牌上才会出现,微星的起点的确不低。
与显卡和内存的兼容性
紧接着进一步安装内存、显卡等硬件,考察微星Core Frozr L散热器的兼容性。小编之所以要用X99平台测试,一方面是2011接口的CPU发热量更大,另一方面是因为X99主板的接口比较拥挤,对散热器兼容性的考验更严格。
按照"外槽优先"的原则,可顺利插满四通道内存
右侧内存距风扇还有一个槽的空间
距离最近的这个槽插高马甲内存会有点挤到风扇,低马甲完全没问题。X99一般插四根内存就足够了,不太容易用到。
显卡的厚铝合金背板距离散热器还有5mm左右的距离,已经很棒了
微星毕竟是做主板的厂商,对散热器在主板上的空间位置把握得很准。
迎战4G主频6950X失败
开始第一轮测试,为啥叫第一轮,因为还有第二轮。小编上文写了这么多,其实进度条刚过一半,请耐心往下看。
测试平台实拍
如今CPU的工艺制程进步到14nm,默频工作电压甚至低于1V,常规状态下的发热早已不疼不痒,看看Intel原盒散热器缩成什么样儿就你明白了。
作为针对硬件玩家级散热器的测试,一方面为满足玩家的参考需求,另一方面为给产品更严格的考验,测试中6950X将超频4GHz,核心电压1.18V,满载测试软件为Prime95 64bit v28.10。
环境室温22℃
散热器必须在风扇恒定转速下测试才有对比参考价值。贴合不同实用情况下用户对静音和散热的取向,小编将CPU待机散热测试的风扇转速设定为600rpm,满载测试则风扇满转。
Windows桌面待机,风扇600rpm,CPU温度60℃
对4GHz的6950X来说,12cm风扇600rpm要保持低温很不容易。不过这个温度确实也有些高,而且直到小编截图时仍在缓慢上升,说明这个风扇转速下微星Core Frozr L的换热效率不足以恒温。
注意,这个60℃只是恒定转速下的散热效果参考值,因为PWM模式下系统会让风扇提速来控制温度。
Prime95测试,风扇1800+rpm,CPU温度爆表了
看了待机的表现,满载便在意料之中。风扇已然满转,可刚一开始测试便暴增到90℃以上,并快速持续上升,眼看要破百了,为了安全考虑,小编在95℃时停止了测试。
从以上结果来看,微星Core Frozr L散热器貌似很对不起观众。不过小编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4GHz的6950X跑Prime 95 64bit不是闹着玩的,目前市面上能稳定镇压的风冷散热器不会超过10款,液冷还要看冷排的尺寸和泵的流量,低了也不行。
那么,故事到这就这里就结束了吗?
怎么可能,果真是个BAD ENDING你就不会看到这么长的文章了。
问题出在哪儿:散热器知识普及
小编有个爱好就是收藏风冷散热器,加上工作之便,市面上有名有牌的散热器用过的没有十成也有九成了,像微星Core Frozr L这种上来温度就爆炸的情况早已司空见惯。
小编之所以没有马上给微星这款散热器差评,是因为在Prime测试时发现散热器吹出来的风不是很热,甚至还有点儿凉凉的,就此断定了问题所在。
为便于理解,简单画了两张图给大家凑合着看。
热量的传导就好比水管中的水流,只能以水管中最窄部分的通过量流动。
微星这款散热器的上层建筑拥有4根8mm直径的U形热管,用料敦实的密集鳍片,二者的融合采用热传导最可靠的回流焊工艺,这些都十分出色,唯独拿不上台面的导热底座成为水管中那最窄的部分,令其它一切都成了然并卵。
拉丝处理不是不能用,而是不能在高端散热器上用
拉丝打平导热底座成本低廉,加工容易,被大量中端、低端散热器所采用。但这种工艺会在接触面上形成大量深沟槽,导致接触面与CPU顶盖的原子碰撞面积大幅下降。
如上图所示,肉眼看上去再光滑的平面在显微镜下都是千沟万壑的,人类不是三体人造不出水滴。当两个平面合在一起时,热量只能通过那些碰撞在一起的金属原子传递。面的光滑度越高,碰撞在一起的原子越多,传热效率也就越佳。
硅脂只是用来填充那些沟壑,将没有碰撞的金属原子导连在一起,充当传递热量的介质。尽管硅脂的导热系数有高低之分,但在金属面前全都不值一提,(纯铜导热系数400W/(m•K)左右)。因此散热器导热面工艺越精细,硅脂的影响就越低。硅脂涂太厚效果反而更差就是这个原因,等于隔绝了金属的接触。
话说回来,那些用拉丝工艺的中低端散热器之所以没感觉有多不好,是因为它们上层建筑的散热性能也就那样,导热底面并不构成多大制约。放在微星这款散热器上就不行了,尤其是面对4GHz 6950X那种爆炸式的发热,拉丝的面根本来不及将热量吸走。
不能当镜子的散热器不是好散热器
微星Core Frozr L散热器表示自己还可以再抢救一下,小编因兴趣使然也很想知道它的真实性能到底如何。
于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准备以下工具:
1000号、3000号、5000号、7000号抛光砂纸各一张,每张有一半A4纸大就够了。
然后按1000号到7000号的顺序,用砂纸加水研磨,磨一会儿蘸点儿水,保持表面湿润即可,不可干磨。
研磨时砂纸要折成条状,尽量把每一处都利用上
四张砂纸全部用完后,脱胎换骨了,看这效果
把镀镍层全部磨掉露出纯铜本色,最终从底面上能清楚照见自己的脸就算完成。镀镍只是为了保持光鲜亮丽,防止铜底氧化出现斑驳。镍的导热系数比铜差远了,严格来说导热底座应该保持纯铜面。
玩家们若是有兴趣可如法炮制,买砂纸找某宝,半小时搞定,技术含量几乎为零。氧化了或磨损了,亦可照此操作。
好马配好鞍,接下来的测试必须上好硅脂了——AC的MX-4
小编作为散热器爱好者,手里硅脂不下十几种,MX-4在其中只能算中等偏上。选它一是因为名气大,二是认它的人多。MX-4导热系数宣称的8W/(m•K)有水分,真实水平应该在6W/(m•K)左右,和信越7783-D差不多。
第二次挑战:降了20℃!
最后检验劳动成果的时候到了,还是先看待机状态下的散热表现。
Windows桌面待机,风扇600rpm,CPU温度54℃
同样风扇转速下,比第一次测试降低了6℃,更重要的是稳住了,一直保持这个数值不再上升。
Prime95测试,风扇1800+rpm,CPU温度控制在了81℃
这才是微星这款散热器真正的性能。压制在81℃和直冲100狂飙是多么大的差距,简直就是阴阳两隔。小编也用手试也感觉到出风温度比刚才热得多,这说明底座的传热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差点忘了给龙魂信仰灯一个特写
散热器是个功能单一的流水线系统,每个环节达到均衡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微星Core Frozr L如果只用来对付6700K那种货色,想必是轻松愉快的,可无论是以它的规格还是价格来看,发烧友对它的期望肯定不止如此,因而必须让它接受最严苛的考验。
尾声,小编用一个比喻当做给这款散热器的评价:被封印的怪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