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数据
在进行其他事情之前,第一步总是收集孩子的行为数据。
首先选一两个困扰你的行为,譬如尖叫、咬人、踢人。你需要记录每小时或每天孩子有那个特定行为的次数,这样你才知道你的起点在哪里。有了连续几天的基线频率数字后,还需要试着分辨那个行为的功能(可能不止一个功能)。 要判断行为的功能,拿一张活页纸,画出六列(见表2.1)最左边的
第一列写下记录行为的日期和时间。这样做是帮助你追踪行为发生的频率,以及一天当中某个特定时间是否会特别产生问题
第二列,写下环境或活动,例如语言治疗时间、学校/公园的游乐场或看电视。
第三列是前提,在行为发生前你给的指令或活动,像“把外套挂起来”、“关掉电视”,每一个都是单独的前提。
第四列,写下行为。这里的行为必须写得很具体,以便测量。不要写笼统的字眼例如“发脾气”,而要写咬人、想要咬人,或躺到地上。这列也可以是不止一样行为,例如,踢、哭、叫。总之必须具体、特定比方说,如果孩子踢腿,必须要记录她踢多少次,你所谓的踢腿/踢人是什么定义。此处的定义没有正确或错误可言,完全看你选择怎样描述事件。如果你给“一次踢脚”下的定义是脚用力往前弹撞某物一次,那么你就可以按此计算这种行为的次数。
现在知道了明确的行为,还要再定义怎样量化行为。 比如尖叫,要确定多长时间和音量的尖叫才会记录。你也许可以规定,超过三秒钟的叫声就要记录。或者规定“摔倒在地上的尖叫”才是要记录的行为。你最了解孩子的哪个行为让你最感困扰,就从那一个 行为开始。
第五列,记下在问题行为出现后你马上做的事情,也就是后果。你走开了?你把孩子隔离了?你告诉他“不许哭”?你有没有持续原先那个任务指令?还是你强制带孩子到外套那里,使他捡起外套?这些是你填进第五列“后果”的可能内容。即使你知道给予孩子的后果是错的干预方法,也要照实记下来。
最后一列填写的内容会有助于你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行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