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英政府时期,英国共向香港派驻过二十八任,作为英王代表管理香港,虽然日本占领香港时期,也有日本人担任过港督,但其意义以及性质还是有所区别的。从名义上来讲,英王是香港的最高统治者,总督则是英王的全权代表,实际上港督的权力很大,两局的议员都是由港督任命,而且地,当局要讨论的一切议案或法案也都必须由总督同意并签署才可通过。
因为是个人生活经历、行为作风、处事方式的不同,这几任总督在管理香港的模式以及政策也各有不同。他们在任期内表现,有积极性的,也有负面性的,这些是非功过,也就留有后人来点评了。因为是篇幅限制,着重介绍下其中比较知名的几位。
第一任:璞鼎查(1789-1856)
璞鼎查,也叫做砵甸查、波廷杰,他早年加入英国海军,1803年起跟随英军进入印度作战,在印度这块土地,将近居住了40年。1840年,因为在侵略阿富汗战争中,表现英勇,被英王晋封为男爵。
1841年,璞鼎查受英国政府委派成为鸦片战争时期英国的侵华全权代表,曾经率领舰队攻陷过厦门、定海等地。1842年,他作为英国代表,与清政府签订了知名的《南京条约》。1843年,他出任了香港殖民政府第一任总督,后人称为“开埠港督”。
璞鼎查的任期很短,1844年5月离职,是28任总督中任期最短的总督,因而也就没多少的政绩。之后,他还做过英国开普殖民地总督、马德拉斯总督,退休后,定居在地中海岛国马耳他。
第二任:戴维斯(1795—1890)
戴维斯,又译爹核士、德庇时、大卫斯,是中国通,年轻时就来到中国广州,为东印度公司工作。1844年,就任第二任香港总督。
虽然说戴维斯被称作为“精晓汉学的港督”,然而因为没有多少政绩,又被新闻媒体称作为“历史上最不受香港居民欢迎的总督”,然而,他也是香港历史最为长寿的总督。
第三任:文咸(1803-1863)
文咸,又译般咸、般含,早年曾经出任英国第四任海峡殖民地总督,1848年开始出任第三任香港总督。
文咸在任职期间,执行了很多改善措施,以期望扭转香港居民对港英政府的不满,他取消了一些不合理税收,大力投入了社会建设,打击猖獗海盗,改善香港治安,因而为香港居民所拥护,后被称为香港开埠以来的“首位模范港督”。
第五任:夏乔士·乔治·罗伯特·罗便臣(1824-1897)
罗便臣出生于爱尔兰,家庭出身显赫,他早年在爱尔兰工务局工作,后来被提升为西印度蒙特塞拉特主席,长达四十年,为自己积累了不少的政治资本,于1859年出任了第五任香港总督,是香港历史上最年轻的港督。
罗便臣再任期内还是进行了大幅度的整顿,改革出新,发展教育,招揽人才,提高华人待遇的同时,重视处理与华人的关系, 并还在邮政与货币政策上进行重大改革,发展了填海工程,加强水塘、港口建设,使得香港日趋稳定,他也因此得到好评。
罗便臣这一生曾先后在八个殖民地服务,并且在其中七个殖民地担任总督,之后,他还出任了锡兰总督、新南威尔士总督、新西兰总督等职务,受到英国政府的重视。
第八任:轩尼诗(1834—1891)
轩尼诗其实在任上的作为不大,把他拎出来说,是因为他在任期内大大提高了华人的地位,废除了禁止华人在中环购地的法令,将香港华人归化英籍,而且还让华人在政府中担任要职。他还对刑罚制度作出改革。
第十三任:弥敦(1862—1939)
弥敦,英籍犹太裔军人,早年曾出任黄金海岸总督,是首位担任大英帝国殖民地总督的犹太人,于1904年出任第十三任香港总督。
弥敦任期内香港的交通得到显著发展,香港电车正式通车、第一辆单层巴士正式运营,九广铁路兴建,而且,他还发起展开了油麻地的移山工程,制定了中西区的重建工程,之后,他还在南非纳塔尔、澳大利亚昆士兰担任过总督。
弥敦一生都没有结婚,是香港历史上唯一一位没有结婚的总督。
第十五任:梅含理(1860-1922)
梅含理,也译作梅轩利,爱尔兰人,1881年就来到香港,后被招募到港英政府任职,曾担任水师提督参议、库政司、副华民政务司,还出任过香港警察司长,他一手创立了新界警察队。1911年,曾一度调任为斐济总督,1912年就任香港第十五任总督。
梅含理任职期内,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香港局势变得很是微妙,梅含理本人也是为此焦头烂额,但他还是尽心尽力为英国的殖民统治事业服务,成为香港居民的反对对象。
第十七任:金文泰(1875-1947)
金文泰,出生于印度,父亲是英国殖民地官员,他早年任职过海峡殖民地总督,于1925年任职第十七任香港总督。
金文泰1899年被香港殖民地政府聘任为官学生,长期在港英政府任职,对香港情况有着深入了解。他任职总督时,正好是省港大罢工接近尾声时,他采用缓和政策稳定了香港经济,更是与国民政府交好,改善了外部环境。他十分重视社会基础建设,兴建了九龙医院、玛丽医院和城门水塘等设施,还力推中国传统文化。
在政治上,金文泰也进行了革新,让华人有着更高的政治地位,因而地,他在任期内的声名还是不错的。
第二十一任:杨慕琦(1886—1974)
杨慕琦,出生于印度,父亲是英属印度殖民地官员,他早年曾任职过巴巴多斯总督,1941年开始担任第二十一任香港总督。
杨慕琦在香港任职期间,其实没多大的可圈可点,即使是他想要作为也不太现实,因为当时日本人已经将香港纳入自己的版图,就在他上任三个月后,日本人进军香港。当年,12月25日“黑色圣诞节”,杨慕琦向日军无条件投降,之后成为战俘。战后的1946年,他曾复任香港总督,推行过被叫做“杨慕琦计划”的方案,但收效甚微。
第二十二任:葛量洪(1899-1978)
葛量洪,又译葛亮洪,1925年开始在香港辅政司任职,之后又在英属殖民地百慕大、牙买加、斐济等地工作,于1947年出任第二十二任香港总督,他是香港历史任期第二长的总督。
葛量洪任职期间,正是经历战火的香港百废待兴时,面对各种危机,葛量洪做出了各种应对措施,实施多项重大政策,终于使得香港经济复苏,建构了香港的基本格局,将香港从转口港转型为以制造业为主的出口港。
葛量洪被认为是香港历史上声望最高的港督之一,也是港人曾经最理想的港督,之后,只有一人超越了他。
第二十五任:麦理浩(1917-2000)
麦理浩,早年出任过英国外交官,缺乏殖民地的行政管理经验,很多人并不认可他的就任,可没想到,他后来却成为香港历史上被普遍认为最杰出和最受市民爱戴的港督之一,甚至媒体将他执政时期,称为“麦理浩时代”。
麦理浩于1971年开始出任第二十五任香港总督,直至1982年去职,任期前后长达10年半,并且先后四度续任,是香港历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港督。麦理浩在任期内对香港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入地改革,涉及到了房屋、廉洁、教育、医疗、福利、基础建设、交通、经济和社会等各个范畴,不仅是发展了香港经济,也提升了香港的形象。
香港当时贪污风气严重,正是在麦理浩任职期间成立了廉政公署,使得社会风气大为改观。在教育方面,他努力推行九年免费教育政策,还开发“十年建屋计划”以满足香港民众的住房要求,香港经济在他任期内得以腾飞,为世界所瞩目。他还曾到北京访问,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访问大陆的首位港督。
第二十八任:彭定康(1944-)
彭定康,早年曾任职英国环境大臣以及保守党主席,1992年出任香港最后一任总督,于1997年见证了香港主权移交。
彭定康在任职期内的表现,争议性很大,主要是他所提出的政改方案,与实际国情多有抵触,曾一度被斥责为“千古罪人”。另外,他所提出的策略性排污计划,最终也是以耗资过高以及非必要而被喊停。
值得说道的是,彭定康在任内起用华人在政府中出任要职,1993年陈方安生成为首位华人布政司,1995年曾荫权成为首位华人财政司,期间都有他的身影存在。而且地,在稳定香港银行体系上,彭定康也是出力很多。在历届总督中,他也是最为亲民的。
彭定康卸任总督后,也曾多次重游香港,与香港各界人士交流,之后,他出任过欧盟外交事务专员,还成为了英国广播公司管治机构BBC信托的主席。
附录:香港历任总督
1、璞鼎查(Henry Pottinger)1843年6月23日—1844年5月8日
2、约翰·弗朗西斯·戴维斯(John Francis Davis)1844年5月8日—1848年3月18日
3、文咸(Samuel George Bonham)1848年3月21日—1854年4月13日
4、宝宁(John Bowring)1854年4月13日—1859年5月5日
5、夏乔士·乔治·罗伯特·罗便臣(Hercules George Robert Robinson)1859年9月9日—1865年3月15日
6、麦当奴(Richard Graves Macdonnell)1866年3月11日—1872年4月11日
7、坚尼地(Arthur Edward Kennedy)1872年4月16日—1877年3月1日
8、轩尼诗(John Pope Hennessy)1877年4月22日—1882年3月7日
9、宝云(George Ferguson Bowen)1883年3月30日—1885年12月21日
10、德辅(George William Des Voeux)1887年10月6日—1891年5月7日
11、威廉·罗便臣(William Robinson)1891年12月10日—1898年2月1日
12、卜力(Henry Arthur Blake)1898年11月25日—1903年11月21日
13、弥敦(Matthew Nathan)1904年7月29日—1907年4月20日
14、卢吉(Frederick John Dealtry Lugard)1907年7月29日—1912年3月16日
15、梅含理(Francis Henry May)1912年7月24日—1918年9月12日
16、司徒拔(Reginald Edward Stubbs)1919年9月30日—1925年3月19日
17、金文泰(Cecil Clementi)1925年11月1日—1930年2月1日
18、贝璐(William Peel)1930年5月9日—1935年5月17日
19、郝德杰(Andrew Caldecott)1935年12月12日—1937年4月16日
20、罗富国(Geoffry Alexander Stafford Northcote)1937年10月28日—1941年9月6日
21、杨慕琦(Mark Aitchison Young)1941年9月10日—1941年12月25日
22、葛量洪(Alexander William George Herder Grantham)1947年7月25日—1957年12月31日
23、柏立基(Robert Brown Black)1958年1月23日—1964年3月31日
24、戴麟趾(David Clive Crosbie Trench)1964年4月14日—1971年10月19日
25、麦理浩(Crawford Murray MacLehose)1971年11月19日—1982年5月8日
26、尤德(Edward Youde)1982年5月20日—1986年12月4日
27、卫奕信(David Clive Wilson)1987年4月9日—1992年7月9日
28、彭定康(Christopher Francis Patten)1992年7月9日—1997年6月30日[2]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费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