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致命女人 Why women kill 》第一季迎来了大结局。这部年度热门女性题材美剧自播出以来就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三个不同年代的女性,分别遭遇了第三者、同性恋丈夫、开放式婚姻后不约而同选择杀死丈夫。随着故事的推进,所引发的好奇也愈演愈烈,终于在结局中观众们看到了来自女人们的浓烈的杀意。
《致命女人 Why women kill 》海报
而关于 Why women kill 的这个问题,在片头的一段动画里似乎就给出了答案——还不是因为爱上的都是“渣男”!
于是在 Nat King Cole 那首浓情的爵士中,女人们开始“手刃渣男”,画面一 (引) 度 (起) 十 (极) 分 (度) 血 (舒) 腥 (适) 。
《致命女人 Why women kill 》片头动画
而要表现这种荒诞戏谑的cult感,实在没有比波普更合适的了。今天就来说一说这商业文化中诞生的宝藏,人民的艺术——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pop art ),popular的缩写,即流行艺术。当然它的名字还有另一个“性感”的解释——“棒棒糖”(lollypop,lolly是舌头,pop是涂抹)的一个简化词。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不是什么 正经 严肃的艺术形式。
生活中的波普几乎随处可见,除了那些你耳熟能详的艺术家们,KAWS、草间弥生、村上隆.......带来的展览,它们还出现在手机照片后期软件,电商广告,产品包装,服装设计,甚至竞选海报中。
而这一切都源于这样一幅画:
理查德·汉密尔顿,《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变得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 》
画中肌肉发达的裸男手拿着巨大的棒棒糖,沙发上裸体女人头戴灯罩,乳头上贴着闪闪发光的金属片。吸尘器跨越了整个楼梯,被红衣女士拿在手上。屋里还放有录音机、电视机、台灯各种现代电器,墙上挂着当时的通俗漫画《青春浪漫》(Young Romance)。而窗户外巨大的电影广告营造出一种繁华都市的氛围。
这幅画看起来荒诞不经,但又处处显示出一种“潮”。而这种潮流感正是体现出波普艺术的精髓——拥抱流行文化。
在20世纪50年代,二战后的艺术生态中充满了各种抽象的观念与形式,艺术以一种疏离大众的状态存在着。在英国伦敦当代艺术学院,一群艺术家、建筑师和作家组成了一个小组,在这个小组里,他们互相分享着对广告、漫画,电影等流行文化的喜好。波普艺术之父——理查德·汉密尔顿就是这个独立小组中的一员。
理查德·汉密尔顿
汉密尔顿曾经学习过工程绘画、展览设计和绘画,对于广告如何影响公众意愿的问题很感兴趣。在他漫长的艺术生涯中,杜尚的思想引起了他的思考,他在探索中将两种同属于视觉传达的艺术——流行艺术与纯艺术相结合,波普艺术由此诞生。
这样一种与流行文化亲密无间的艺术形式,一如歌剧中响起的野狼disco 。
虽然波普艺术诞生在英国,但真正让波普起飞的是美国。
《旗》——贾斯珀·约翰斯
二战之后的美国经济繁荣,中产阶级们富裕,闲适,乐观。消费文化大力发展。经济上的繁荣,政治上的自信,波普艺术在消费主义的乐土中走向了繁盛,成为了美国现代商业文化的旗帜。
安迪·沃霍尔无疑是这场浪潮中最成功的弄潮儿。
食品罐头,可口可乐,玛丽莲梦露,艳俗的色彩,平涂的手法,不断重复的图像,如同一支支“洗脑”广告。他将名人文化与商品符号统统熔于一炉,以无差别的手法批量生产。
《金宝汤罐头》——安迪·沃霍尔
《玛丽莲梦露肖像》——安迪·沃霍尔
汉密尔顿曾指出:
“波普艺术应该具备的品质是通俗的、短暂的、可消费性、便宜、大批量生产、年轻的(面向青年的)、机智诙谐的、性感的、诡秘狡诈的、有刺激性和冒险性的、大企业式的。”
这恰恰也是商业文化的特征,而安迪·沃霍尔则敏锐地抓住了大众文化中的“热点”,又进一步地扩大了波普文化的边界,同时也模糊了艺术与商品之间的边界。而纵情声色,纸醉金迷,这也常成为波普艺术被诟病的所在。
虽然波普艺术与消费主义、商品文化紧密结合,但是它的出现是用戏仿流行文化的方式来对大众文化进行反讽,其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对现有社会价值的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商业文化日益繁盛,波普艺术本身也在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