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
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
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我达达的马蹄
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
——郑愁予《错误》
“
上世纪50年代,这首《错误》一时传唱了整个台湾,并被海内外多次收入教科书。如今已过去半个多世纪,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能颂出那一句“达达的马蹄”。正是因为它说中了多少国人的心事。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诗的作者是谁。
”
这首诗是郑愁予先生的成名作
那时他只是一名21岁的青年
但童年时逃离战乱的经历
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脑海里
今年他已经85岁高龄了
仅一声“故乡”
依然足以让老先生泛起泪花
作为《朗读者》第二季
最后一期的压轴出场人物
郑愁予先生回顾一生漂泊经历
将自己与故乡的往事娓娓道来
第
1
则
“抗战儿童”“游”遍了大半个中国
上世纪三十年代正是一个战乱纷飞的时代,郑愁予的童年,伴随着炮声与硝烟。虽生于山东济南,他四五岁时就随父亲来到南京。父亲作为一名军人,当日军入侵到南京的时候,义不容辞地上了前线。由此,郑愁予开始了作为一名“抗战儿童”的漂泊生活。
母亲带着他四处逃难,南京、山东、河北、汉口……他们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期间,母亲教他读古诗词,成了他最早的诗歌启蒙。
15岁那年,郑愁予目睹了矿工及其孩子的悲惨生活,有感而发写下并公开发表了第一首诗《矿工》。
“当你一生下来,上帝就在你掌上画下了十字。”
这“十字”既代表着牺牲,也暗指工人手中的十字镐。此后,这样的人道主义精神伴随了他一生的创作。
第
2
则
到台湾学闽南话 想念北京的饮食
1949年冬,16岁的郑愁予随父母来到台湾。初来乍到,他们常会想念北京的饮食。台湾当地人讲的是闽南方言,许多商贩不会普通话。对于讲惯北京官话的他们来说,还必须学会几句闽南话才能适应生活。
1954年,郑愁予根据孩提时经历过的兵荒马乱,发表成名作《错误》。其中这句最为人熟知的“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来源于一次惊险的逃难经历:“一天,母亲带我走过一个镇子,我清楚地听到背后传来‘达达’的马蹄声。与我们同行的父亲的副官赶紧拉我躲开,紧接着,我看到几匹战马拉着炮车迅速跑过。”
大学毕业后,郑愁予没有从事与文学有关的职业,反而去了基隆港务局工作。即便与码头工人一起干活,他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
他认为,只有接触现实生活才能为诗歌提供养分。“我写作完全是自发的。”
第
3
则
“乡愁就在我的背包里”
在美国客居了37年后,郑愁予终于回到了中国台湾。2005年,他和妻子选择在金门落籍。金门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基地,作为郑成功的第十一代孙,郑愁予对这里有着特殊的感情。
他认为“金门是个桥梁,它有许多益处”。从金门到厦门的航路只有短短35分钟,他在海港上看到两岸渔民交往时,写下了《桥》,希望金门能成为一座两岸交流的桥梁。
在这一生中,他走遍这么多地方,最后依然选择了一个离自己的祖上最近的地方,落叶归根。
“如果有这个概念的乡愁,就是背在我背包里,到每一个地方。我到任何一个地方,会想到自己的故乡,这个乡愁就是我的民族、我的国家。背到任何地方,我的乡愁告诉我,我应该做的事情。”
台湾成为了郑愁予的第二个家
他在这里成家立业 落叶归根
但他永远没有忘记海峡对岸
那片从一开始就生他养他的土地
在台湾宝岛上
还有许多人与郑老先生一样
难以释怀心中的浓浓乡愁
他们甚至踏上苦苦寻乡的道路
从赴台老兵至今
已延续到寻二代、寻三代…
台湾女孩陈湘华就是其中一员。她虽生于宝岛,但从小受父亲心中的乡愁的耳濡目染,始终记着自己的故乡在湖南武冈,在那里还有自己的亲人。父亲去世后,陈湘华接过寻亲的重任,开始寻找那20多封“遗失”的书信——那是曾经他们与大陆之间唯一的纽带。
就在去年,陈湘华找齐了这些珍贵的家书,那是父亲留给她的最宝贵的“遗产”。虽然信封上的地址早已失效了,但是她仍然不懈地苦苦寻找。在多方人士的帮助下,陈湘华终于踏入了故乡的土地,与亲人们相拥。她还把父亲的印章带到爷爷奶奶的坟前,埋入在土里,了却了父辈的心愿。
正如诗人余光中在《乡愁》写道: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那时候,陈湘华和父亲
仅能依靠那张小小的邮票
来满足他们对家书的无限期待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直到29岁,陈湘华回到故乡
终于见到信中的奶奶、大伯和二伯
可他们已经永远沉睡过去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抹不去的乡愁
将永远是海峡两岸的血脉情缘
一代代流传
小青精选
围观
推荐
推荐
▎参考:CCTV朗读者
▎责编:马珊 刘梓婷(实习)
▎审发:卢冠琼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