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诺基亚1329如何连接电脑

新财富APP(www.ikuyu.cn),沟通资本与分析师的桥梁,提供有深度的见解

作者 海通证券 佘炜超团队

回顾iPhone十年,产业链相关企业受益

iPhone对设备制造企业影响力不容忽视

智能手机是3C制造业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成长和规模都占据主导地位。而智能手机中,对设备制造企业来讲,iPhone的地位不可忽视,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iPhone出货量大,市场占有率常年行业领先,为设备企业带来大量订单。历年来,三星和苹果始终稳坐智能手机市占率前两名的位置。尽管在国产品牌崛起的情况下,两大巨头三星和苹果的份额均有缩水,但相较三星而言,苹果市占率削减的幅度更小。2015年苹果手机出货量达到2.32亿部,2016年为2.15亿部,市占率14.6%。由此可见,iPhone各环节制造设备供应商订单数量巨大。

2)iPhone是智能手机的风向标,微小的创新就能改变行业风向,动摇设备制造企业行业竞争格局。iPhone作为领头羊,在研发上投入了巨额资金,2016年研发投入为100.5亿美元,占营业收入的4.7%。iPhone始终引领智能手机发展的方向,引来其他品牌争相模仿。例如,iPhone率先采用一体金属机身设计、指纹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使得这些技术在智能手机中逐渐普及,带动了CNC设备、LDS(Laser-Direct-Structuring,激光直接成型)设备、封装机等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的发展。

iPhone的变革改变上游行业格局

iPhone十年,推陈出新

回顾iPhone自2007年发布以来的十年历程,手机的外观、功能、尺寸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引领了消费电子行业智能手机设计的潮流。

上游设备制造行业受益

2017年是苹果手机面世十周年,过去十年中,苹果手机的创新设计方案既对产业链上相关产品和设备形成新的订单增量,又时刻为智能手机的创新设计指引方向。具体来说,智能手机制造可拆分为显示屏、PCB、芯片、摄像头、电池、外壳等环节,iPhone引领智能手机从塑料外壳到金属、玻璃外壳,并率先采用指纹识别技术,在其他各个环节也有所创新,随着智能手机普及,为设备制造行业带来了大量新机会:

1)间接带动:零部件厂商崛起带来设备采购量增加,以指纹识别技术为例

苹果手机使得指纹识别模组等零部件厂商面临新机会,设备采购需求增加。如今搭载指纹识别技术已经成千元机的标配,并且这种趋势向低端手机蔓延,例如小米公司就为其899元的红米Note3配备指纹识别。指纹识别模组主要有TouchIDSensor、驱动环、蓝宝石镜面、轻触开关四部分,最重要的部分TouchIDSensor包括了IC设计(包含算法)、晶圆制造、封装和测试三个环节。

2013年苹果推出带有TouchID的iPhone5S,指纹识别产业链上的企业也面临相关利好,惠及上游设备制造企业。指纹识别模组制造企业以长电科技为代表,2011-2015年,长电科技机器设备保有价值量增长超过200%,可见,相关设备制造企业随之面临巨大的行业机会。

2)直接带动:以CNC机床为例

目前,3C产品的全金属外壳基本都由数控机床(CNC)加工,因其效率高、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的优点成为3C外壳厂商的必备设备。目前金属外壳运用十分普遍,以iPhone系列为典型代表,成型加工则是金属外壳产业链上关键的一环。苹果公司最早开创了全金属一体式CNC加工工艺,从编程到获得成品,需要经过粗加工、半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等多道工,基本需要10道以上制程才能获得成品,且良品率通常难以达到很高水平。为提高良品率,大多制造企业选择购置大批CNC设备来降低综合成本。下游金属外壳对质感和精度的要求推动了高精密CNC机床的行业发展。

自2012年iPhone5采用金属机身设计以来,CNC机床需求增加,带动以劲胜精密、润星科技为代表的CNC机床企业发展。从CNC机床企业的下游来看,以长盈精密为例,作为国内领先的精密电子零组件制造商,长盈精密2011年机器设备保有量为1.5亿元,同比增加107%,2012年机器设备保有量达到3.8亿元,同比增幅为151.5%,2013年同比也高达78.6%,佐证了CNC机床需求的激增。近两年增速虽然有所下滑,也保持在30%以上。

新一代iPhone创新不止,再次惠及产业链相关企业

iPhone的发布往往符合一大年、一小年的节奏,通常情况下,小年升配置,大年改外观。智能手机已经进入存量时代,根据IDC的数据,iPhone16年二季度销量同比首次出现负增长,2016年第四季度苹果重新夺回了销量冠军排名,该结果主要归结于iPhone7和iPhone7plus的发布。2016年是iPhone出货量下滑的第一个整年,同比下降7%,但第四季度却创纪录地有7830万出货量,比一年前同期增长4.7%。2016年全年来看,三星、苹果、华为、OPPO和vivo等全球前五大手机厂商占比分别为:21.2%、14.6%、9.5%、6.8%,5.3%。其中三星和苹果相较2015年,市场份额都有所下滑,三星上一年占比22.3%,苹果则为16.1%。17年情况或比2016年有所改善,iPhone的出货量因为十周年纪念版可能会出现反弹。我们预计17、18年苹果手机销量为2.26亿部和2.71亿部,同比增幅分别为5%和20%。

十周年将是iPhone的大年,iPhone将会引入更多微创新点寻求突破。iPhone7相比于6、6s造型几乎不变,但是带来了全新机身颜色、立体声喇叭、新Home键、去耳机接口等改变,都释放出了iPhone8的更新方向——充电口、外壳新工艺等等。

我们预计新一代iPhone主要有以下三个创新点:

1)对外观的不懈追求:美观、质感、功能三合一的玻璃外壳将重回大众视野。三星GalaxyS6Edge双面曲屏的成功和3D玻璃良品率的提升使得3D玻璃的应用有望大幅提升。同时,无线频段的复杂化使金属后盖信号屏蔽成为重大问题,曾经取得巨大成功的iPhone4双面玻璃设计有望重新获得采用。

2)解决消费者痛点:无线充电、快充等技术有望普及。三星、LG、华为都已经涉水无线充电或快充技术,随着无线充电逐渐突破充电效率低、距离限制较大的技术壁垒,iPhone有望在十周年将无线充电作为iPhone8的一大创新点。

3)即将到达价格替代拐点,与3D曲面玻璃配合,OLED屏幕是大势所趋。近年来OLED渗透率不断提升,市场研究机构IHS预测,2015年至2016年OLED产品占显示产品营收比例约为12%至17%,到2020年有望达到46%。随着技术完善,AMOLED的成本也在逼近LCD,拥有显示水平优势的OLED屏势不可挡。

曲面玻璃渗透率提升,玻璃加工设备景气度持续

3D玻璃优势突出

盖板玻璃(CoverLens)主要作为触控器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触摸屏的保护层,在部分产品中也作为保护性后盖。目前在消费电子、汽车中控屏、工业控制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与3C产业发展息息相关。

目前流行的盖板按照其材质,可以划分为塑料盖板、金属盖板、玻璃盖板、陶瓷盖板、竹木盖板、凯夫拉纤维盖板。凭借其极好的表面光洁度、高表面硬度和超强的抗划伤能力、较好的表面强度、精确的尺寸控制、极好的金属视觉效果、良好的透光度等特点,玻璃盖板具备突出的优势,逐渐成为各触控技术的主流保护方案。目前市场上有4种主要触控技术解决方案:On-Cell、In-Cell、OGS、GG/GF,而玻璃盖板都是必备配件。不论是哪种解决方案,玻璃盖板都是重要的组成部件。

玻璃盖板呈现从2D-2.5D-3D的发展趋势,从纯平面到两侧弧形再到全弧面的发展符合功能设计和美学感受,握感更佳,符合OLED大势,也顺应了新通讯、新充电技术的发展。早期的iPhone4就是双面2D玻璃的代表机型,但随着大众审美的提升以及技术提升,曲面玻璃手机渐成主流。现在的iPhone已经采用2.5D玻璃,就3D玻璃而言,三星的GalaxyS7edge、小米note2、小米5等则是代表机型。三星GalaxyS7Edge率先采用曲面OLED屏及双面3D玻璃机身,受到市场热捧。如今曲面玻璃正成为智能手机主流搭配选择。同时,随着柔性OLED对LCD的替代,使得柔性显示屏占比面积大幅增加,这也需要盖板玻璃配合做成3D形状,而3D玻璃是目前唯一能够较好和曲面屏幕贴合,且具有轻薄、洁净、防眩光、耐候性佳等优异特质的材质。无线充电、5G等新型传输方式的临近,使得现有金属后盖信号屏幕问题成为瓶颈,玻璃后盖则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

目前3D玻璃还不适宜大规模量产,它在成本和加工工艺上都存在劣势。与传统玻璃和金属材质相比,单片手机盖板成本仍然较高。从制造工艺上看,目前主流的2.5D玻璃边缘的曲面是通过在2D玻璃上直接打磨抛光而成,3D玻璃则需采用热弯工艺,抛光、丝印等工艺则需在弯曲后的玻璃上进行,这也造成了其施工难度高、良品率低及成本相对较高。3D玻璃难度主要体现在3D曲面成型、曲面抛光、曲面印刷、曲面贴合四大工艺上。从受热均匀要求、到对曲面抛光设备的重新设计、曲面印刷设备的高技术要求,到3D贴合中需要的菲林等技术,都是对3D玻璃加工制造的新考验,也是新机遇。

因此我们预计下一代iPhone有较大的可能是推出“双2.5D”或“3D+2.5D”组合的双曲面手机,或者在部分高配机型上使用3D双面玻璃设计。近期玻璃盖板需求仍以2.5D玻璃需求增加为主,在苹果没有真正量产之前,为开放市场提供3D玻璃盖板加工的产能扩张仍然十分谨慎。随着终端品牌示范效应形成,相关技术难点突破,OLED屏幕渗透率提升,市场需求将急剧增加,预计从2018年开始,3D玻璃盖板将迎来需求爆发。

渗透率不断提升,看好3D玻璃投资机会

目前市场上为智能手机配备3D玻璃盖板产品主要有三星GALAXYS6edge、S7、vivoxplay5、小米note2等。鉴于未来智能手机不仅仅使用正面玻璃盖板,更可能采用双面玻璃设计,故我们将玻璃盖板分为正面盖板和背面盖板,分别计算渗透率和市场规模。我们预计3D玻璃渗透率将由2015年的0.5%提升至2020年的40.0%,双面玻璃渗透率将由0.5%提升至45.0%。随着良产率提高至80%以上,3D玻璃单价将由2016年的75元/片降至2020年50元/片。同时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减缓,预计2020年出货量为17.29亿台。根据以上假设,我们预测3D玻璃市场

规模将在2017年达到153.3亿元,2018年达到355.4亿元,需求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

3D玻璃带动玻璃精雕机、热弯机需求增加

整体而言,玻璃盖板加工需要四层工序:成型(Forming)、化学强化(ChemicalStrength)、清洁(Washing)和涂层(Coating),进一步细化可以分为开料、研磨、CNC、抛光、化学强化、清洗、丝印和ASF包装等多道子工序。

从产业链看,3D盖板玻璃可由上中下游分为原材料供应商、加工厂、组装厂三部分构成。上游主要为玻璃盖板的生产原料,包括玻璃盖板基板、油墨,以及镀膜、贴合、抛光等原材料组成;中游主要是以玻璃盖板的加工环节组成,其主要设备包括玻璃精雕机(CNC加工、剪裁)、玻璃热弯机(曲面成型)、玻璃平磨机、玻璃抛光机、玻璃丝印机、玻璃镀膜机等;下游主要以各类模组厂、触控厂、组装厂为主,涉及手机玻璃与其他材料的组装、整机测试环节,并对接最终消费供货对象,如华为、三星、小米、苹果等。

上游的材料、设备主要由欧美、日韩的厂商供应,处于产业链顶端,利润空间最大。玻璃基板行业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制造工艺复杂,高技术门槛,核心技术只被少数国家所掌握。目前,全球基板的主要供应商为美国的康宁、日本的旭硝子、电气硝子等几家占据了市场99%的份额,其中康宁占据了50%的份额。国内玻璃基板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只有彩虹和东旭掌握了生产技术,能够实现批量生产。

中下游设备领域重点关注技术要求较高的精雕机和热弯机,曲面加工的复杂程度提升,拉动精雕机和热弯机行业景气度提升。玻璃精雕机是数控机床的一种,中高端数控机床目前一般被德国、日本、美国控制市场,以德国西门子、日本发那科和三菱电机为主。国内的数控机床目前一般以中低端为主,近年来以华中数控等为代表的国内数控企业在中高端领域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扩大。

假设不同类型玻璃加工的效率有所不同,每年4000小时工时,2D玻璃2分钟出一片,一小时30片,12万片/年。2.5D玻璃4分钟每片,一小时15片,6万片/年。3D玻璃6分钟出一片,一年4万片。假设每5年为更新换代周期。则2017-2019年的精雕机消费市场规模为24亿元、33亿元和27亿元。

此外,热弯机作为目前新型的玻璃制造设备,主要用于3D玻璃的成型,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企业布局较早。著名的生产企业有韩国的DTK和GNTC,国内供应厂商有奥瑞德、智慧松德(大宇精雕)、田中精机(远洋翔瑞)等。随着研发技术的成熟,国内热弯设备已经具备了替代韩国热弯设备的水平。国内热弯机企业逐渐具备与国外品牌抗衡实力。基于我们对3D玻璃手机盖板用量的估计,热弯机总需求有望在2017年达到1329台,2018年超过3000台。重点关注劲胜精密、田中精机、华中数控、智慧松德、奥瑞德等公司。

中下游加工领域属于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国内企业优势明显。基于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国内各厂商玻璃盖板出货量稳定,曲面玻璃盖板出货量占比不断提升。根据旭日产业研究院的调研数据,2016年11月,蓝思以4100万片遥遥领先,弧形盖板占比达到80%。蓝思科技将斥资45亿元在东莞塘厦镇打造一处新厂区,一期将于2017年3月投产。据此推断未来曲面盖板的出货量占比还将继续增加。

OLED渗透率快速提升,模组设备和AOI检测遇发展良机

LCD被OLED替代已成定局,AMOLED成为行业新亮点

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显示模组技术。液晶显示屏是在夹有液晶体的玻璃板内表面,采用印刷和光刻技术,形成许多薄膜晶体管组成显示像素阵列,通过控制每个像素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程度,就可以改变该像素的液晶层对背光灯光线的旋转角度,并依靠偏振光薄膜改变背光的透过强度来控制对比度。由于印刷和光刻技术已非常成熟而精确,液晶屏的制造工艺比等离子屏相对容易,成品率较高,随着生产批量扩大,成本降低较快。而LCD进一步又可分为TN-LCD、STN-LCD、TFT-LCD、DSTN-LCD(基本被淘汰)四种。

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即有机发光二极管,较LCD反应速度快、色彩表现佳。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的特性,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相比于传统的LCD技术,OLED技术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较低耗电、极高反应速度等优点。OLED可进一步分为AMOLED(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主动式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与PMOLED(Pass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被动式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AMOLED是目前移动端OLED屏幕的主要类别。

AMOLED优势尽显,成为行业新亮点。以LCD液晶显示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已经面临市场饱和,在技术方面的提升速度也较为缓慢。根据CINNOResearch全球季度手机面板出货量监测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AM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达到3.7亿片,相比2015年大幅增长41.2%,而中国前十大品牌的OPPO、vivo、华为、金立、魅族、联想等即贡献了26%的份额。

技术进步,成本下降,OLED渗透率将大幅度提升

随着技术的成熟,OLED劣势得到弥补,成为产业新亮点。以往OLED屏幕的短板相对明显,屏幕寿命较短,成本存在劣势,良品率不高。随着OLED技术逐渐成熟,这些问题逐一得到解决。

根据IHS的数据,OLED面板的成本正在快速下降,AMOLED与LCD的成本已经逐渐接近,2016年第一季度5寸1080pAMOLED屏单价已经与LCD屏相差无几,而在2015年第四季度同尺寸的AMOLED和LCD的成本分别为17.1美元和15.7美元。

从良品率和产能角度来看,全球最大面板生产企业之一的LGDisplay曾表示,OLED生产良品率稳定保持在80%以上,并确保了每月10万片以上的产能。2017年计划产能提升到200万片以上,2018年进一步扩大至270万片。

2015年手机应用AMOLED面板出货数量约2.6亿片,同比增长74.5%。我们估计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应用类AMOLED显示器件的出货规模在3.53亿片左右。根据UBIResearch的数据,智能手机市场OLED面板的占有率将从2016年的16%增长到2021年的62%,用于智能手机的AMOLED面板在2020年增长到14.08亿片,年均增长率达41.3%。

国内面板产能布局加速,模组设备和AOI检测设备迎来机遇

整个OLED产业可以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重要环节:上游为设备制造、材料制造与零件组装,包括OLED中间体和升华前材料(粗单体)的制造;中游为OLED面板制造、面板组装、模组组装;下游为显示终端及其他应用领域,并且包含一些分支产业例如销售端和研发端。

上游来看,原料制造集中掌握在美日韩等海外厂商手中,国内难以实现规模量产。出光兴产、默克、UDC、陶氏等都是日、韩、德、美等国的企业掌控着各自的专利。OLED上游材料领域是日韩欧美的天下,主要掌握在日本出光兴产、堡土谷化学、美国UDC公司以及一些韩国公司的手中。日韩厂商主要生产小分子发光材料,欧美厂商主要生产高分子发光材料,其中日韩系厂商约占80%的市场份额。日本是重要的OLED材料供应国家,其中住友化学和昭和电工生产的聚合物为OLED的基础,出光兴产和三井化学则主要在小分子材料阵营。

中游来看,AMOLED生产线以韩国为首,三星一家独大,国内布局加速。全球量产的OLED显示面板地区主要以韩国为主,其中三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中小型OLED屏幕生产商。国内的京东方、深天马、华星光电等传统LCD厂也已开始布局OLED产线,2016年12月28日,京东方绵阳第6代可挠式AMOLED项目开工,该项目是京东方继成都第6代AMOLED生产线后投建的又一条柔性OLED生产线,预计2019年投产。大部分国内AMOLED生产线产能大规模投放都要到2018年前后,因此我们预计国内AMOLED屏将在2017年开始逐步大规模生产放量,2018年迎来旺盛增长,与韩国出货量差距将会越来越小。

同时,随着面板行业产能建设加速,以AOI光学检测设备为代表的检测设备也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LCD向OLED倾斜,中国正在逐步承接全球转移LCD产能(建设高世代LCD产线),并加速布局OLED生产线,制程工艺愈加精细,光学自动检测(AOI)设备需求大增。精度高、速度快、无接触的特点使其优势凸显,未来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目前,AOI国际厂商有的以全产品线的方式占领各主要细分领域,代表企业为以色列的奥宝科技、日本的网屏以及韩国的高永科技;有的以前端产业(如半导体、FPD等)为主攻市场,占据高端市场,代表企业为奥姆龙、KLA-Tencor、HB等。同时,台湾部分厂商则凭借原有的电子产业配套关系,延伸到中国内地市场,如德律科技、由田新技、牧德科技等。国外AOI设备商的优势在于技术、品牌、顾客群体等方面,而国内设备商在价格、交货周期等方面具备优势。重点关注智云股份、劲拓股份、精测电子、正业科技等公司。

下游产品来看,国内品牌崛起。AMOLED屏逐渐攻克技术关卡,搭载AMOLED屏的智能手机在市场上大放光彩。搭载AMOLED屏的三星GalaxyS7Edge在2016上半年给出了1330万部的销量,排名全球第一。国内品牌纷纷效仿,从2015年开始大量研发了搭载AMOLED屏幕的智能手机。根据ZDC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12月31日,中国市场在售的全部智能手机中,采用OLED显示面板的产品总量为215款,占比达到13%,对比2015年底这两个数据分别为166款和9%。2016年7月27日发布的红米Pro正式采用京东方、和辉的OLED屏幕,国产OLED首次被手机厂商大批量使用,说明国内企业已经逐渐开始具备较成熟的产品技术、较强的供货能力。

直面消费者痛点,无线充电技术推广在即

行业标准逐步统一,消费者痛点亟待解决

诺基亚Lumia920发布以后,无线充电功能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无线充电(WirelessPowerTransmission),又叫感应充电,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无线缆充电的一项技术。其原理类似于变压器,在发送和接收端各有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连接有线电源产生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感应发送端的电磁信号从而产生电流给电池充电。无线充电在消费电子行业的应用有以下三个优点:方便性、安全性以及可进行一对多充电。

目前现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无线充电标准:Qi标准、PowerMattersAlliance(PMA)标准和AllianceforWirelessPower(A4WP)。2015年1月,A4WP与PMA合并,成立了AirFuelAlliance联盟,联手打造无线充电市场,市场标准向统一靠拢。目前WPC(WirelessPowerConsortium,无线充电联盟)是占比最大、使用最广的标准。苹果公司已正式加入WPC,将无线充电市场将发生重大变革,促进整个行业快速扩张。

过去多标准并存和技术不成熟使得移动手机终端在使用这项技术时面临兼容性风险高,渗透路径受阻。以往无线充电技术在充电效率和距离限制上制约程度高,用户体验不佳,成为消费电子用户痛点。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标准的统一,上述制约无线充电产业发展的瓶颈逐渐突破,无线充电技术推广指日可待。

打破技术限制,无线充电有望大范围应用

除智能手机外,无线充电还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和汽车领域,从市场空间来看,无线充电应用占比最高的是智能手机。

1)三星是无线充电的先头兵,无线充电成为智能手机下一个创新点。索尼、谷歌、摩托、诺基亚、华为已经陆续涉足无线充电技术,苹果在2015年推出的AppleWatch中也已运用无线充电,出于对美观性和便捷性的考虑,可穿戴设备中无线充电基本是标配,而智能手机中无线充电是差异化强有力的竞争点,很大概率在新一代iPhone上应用。

2)从市场来看,无线充电正转型成为消费者拉动模式。根据IHS的数据,2015年美国、英国、中国的智能手机用户中近90%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在下一部手机中尝试无线充电。

3)随着技术成熟,充电效率和充电距离限制已开始被打破,无线充电得到初步应用。目前整体上充电效率已达到有线充电的80%以上,且支持高通快充2.0等新技术,一般30分钟内就可将手机电量充至60%。智能手机已经对此项技术进行初步运用,如早期的诺基亚Lumia旗舰机、三星GalaxyS7,甚至是国产手机Vivo等。

iPhone8若采用无线充电技术,则意味着这一技术的产业化推广时机正式到来,可以预见未来3年大部分安卓手机厂商也将跟进,预计2018年之前三星、华为、小米旗舰机均将标配无线充电,整体智能手机行业的无线充电渗透率将快速提升。按照IHS和Gartner数据,2015年无线充电接收器全球出货量在1.44亿台,增速160%,2016年预计在2.75亿台左右,到2020年无线充电设备出货量将超过10亿台,与我们的预测相符。

带动电子线圈需求量增加,自动绕线机企业受惠

无线充电产业链分为方案设计、原材料、器件制造、模组封装几个部分。其中方案设计需要较强研发能力,技术含量及产品附加值高,利润占比最大。原材料及器件制造环节考验厂商技术加工水平,技术壁垒较高。而模组封装则难度较低,国内厂商能够迅速布局切入。

方案设计是厂商为无线设备提供解决方案和市场定位,要求具备研发能力,并掌握无线充电技术。目前国外无线充电方案设计厂商主要有苹果(MagSafe磁吸方式和远程无线充电)、特斯拉免插充电系统(PluglessPowerSystem)和高通Halo无线充电技术。国内的方案设计厂商主要有信维通信,公司是三星GalaxyS7NFCw无线充电模组供应商,未来有望切入到更多的消费电子厂商。

原材料及器件制造环节均是国际巨头占据优势。目前国内芯片仍较多依赖国外厂商,如高通、联发科等。近几年国内芯片厂商发展势头也较为迅猛,如全志科技和紫光股份。磁性材料方面,国外厂商有TDK、村田等,同时国内产品原材料成本降低,进口依赖度随之减少,主要生产商有横店东磁、安洁科技等。传输线圈方面,主要的进入壁垒在于厂商的精密加工水平以及与上下游的衔接能力。目前国内立讯精密、硕贝德等企业在在生产规模和技术方面具有优势。

模组封装环节进入壁垒低,主要由国内零组件厂商参与。相关企业有欣旺达、德赛电池等。

无线充电普及带动电子线圈需求量上升,自动绕线机行业有望实现订单爆发式增长。跨国及本土大型电子元件生产商对设备需求主要是在中高端产品,更看重设计精度、自动化水平及产品性能。高端市场方面,技术门槛较高,能够提供高端合格产品的生产商数量有限,目前主要由田中精机以及日特、马斯利等几家外资公司占据;中端市场方面,由于消费电子生产力迅速提高,包括田中精机在内的主要绕线设备厂商已开始将中端市场作为企业重要的业绩增长点,加强中端产品推出力度;在中国电子线圈生产设备低端市场上,现阶段市场集中度较低,价格竞争较为激烈。

投资建议及重点标的

我们认为2017年的iPhone8有望做诸多设计的改观和创新,从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变化,对于设备供应商而言,我们认为重点关注iPhone供应链上的公司、符合iPhone创新方向以及3C行业发展大趋势的公司均有望受益。我们梳理出玻璃加工设备、模组设备以及AOI检测设备三大重点子行业,建议重点关注劲胜精密、田中精机、精测电子、智云股份、联得装备等。

1)劲胜精密

公司是国内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的产品和服务的领先供应商,产品类型从上市初期的塑胶件、精密磨具,延伸到目前的塑胶件、金属件、玻璃件、粉末冶金、精密磨具等多元技术,主要客户包括三星、华为、中兴、海尔、夏普、京瓷、英华达、联想等国际知名消费电子厂商。

2015年,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作价24亿收购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进入到高端数控机床制造业,为消费电子、通信、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行业提供高速钻铣攻牙加工中心、高速自动化零件加工中心、高精密自动化模具加工中心、龙门式精密成形加工中心和精密雕铣机。

同时,创世纪近年来开发了精雕机、热弯机等玻璃加工、成型设备,并已经实现了对部分大客户的销售,预计在双面玻璃和3D玻璃的趋势推动下,公司凭借原有渠道、技术等资源积累,有望实现产品的进一步销售放量。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激烈;应收账款快速增加。

2)田中精机

公司是国内自动绕线机设备制造领先型企业,主要产品包括自动绕线设备、数控自动化特殊设备、数控设备零部件等。公司的自动绕线技术来源于日本,在国内市场推广多年后建立起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在自动化设备领域有较强能力,目前已经具备了定制化能力。

公司2016年公告以3.9亿元现金收购远洋翔瑞55.00%的股权,切入到高精密数控机床行业。远洋翔瑞的主要产品包括玻璃精雕机、钻攻机、高光机和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产品研发能力突出,市场能力强,与智诚光学、合力泰等知名玻璃盖板加工企业。公司承诺2016-2018年业绩分别为5000万元、6500万元和8500万元。

我们认为公司的两大业务符合2017年iPhone创新的两大方向(无线充电和双曲面玻璃),订单和业绩有望呈现爆发式增长。

风险提示:大客户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激烈导致公司产品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3)精测电子

公司是国内平板显示检测设备及系统龙头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模组检测系统、面板检测系统、OLED检测系统、AOI光学检测系统、TouchPanel检测系统和平板显示自动化设备等。

公司的竞争实力突出,目前在后端Module制程检测已形成较为明显的优势,未来计划向前端Array与Cell制程检测业务的延伸,此外,公司还将重点加大对TouchPanel检测系统、AOI光学检测系统、OLED检测系统的研发投入。

公司的产品已在京东方、三星、LG、夏普、松下、中电熊猫、富士康、友达光电等知名企业批量应用,并大量用于苹果公司的IPhone和IPad系列产品显示测试。凭借新产品的不断突破,未来公司有望不断打开空间。

风险提示:新产品开发、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行业投资大幅度下滑。

4)智云股份

公司原有主业为成套自动化装备解决方案,主要为汽车等行业提供产品自动化检测和装配方案。2015年6月,公司通过收购鑫三力100%的股权进军3C自动化行业,鑫三力的主要产品为绑定和贴合设备,包括COG、FOG、背光组装机、粒子检测机、背光检测机、双面FOG、封胶机等产品,鑫三力承诺2015年-201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0.6亿元、0.8亿元和1亿元。

鑫三力是国内优秀的模组设备供应商,于2017年2月13日公告与宸美光电(TPK)签订了近3.27亿元大订单,为其提供绑定、点胶类设备,成为苹果供应链上的核心装备供应商。

公司的技术实力被大客户认可显示出其具备强劲的竞争实力,在国内承接LCD产能转移和OLED新建产能的趋势叠加下,模组设备的需求量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公司有望获得更多订单。

风险提示:传统业务大幅度下滑;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

5)联得装备

公司是国内平面显示模组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热压设备和贴合设备,主要应用于显示模组和触摸屏生产组装过程。借助模组组装设备生产的平板显示器件及相关零组件,是包括智能手机、移动电脑、平板电视、液晶显示器在内的新兴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其他需要显示功能的终端产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积累了一系列优质的客户资源,目前主要客户包括富士康、欧菲光、京东方、蓝思科技等厂商。受益于国内平板显示生产线产能建设带动的模组设备行业的高景气度,预计公司未来仍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激烈导致产品盈利能力大幅度下降;客户拓展不及预期。(完)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供受众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任何参考本文所作的投资决策皆为受众自行独立作出,造成的经济、财务或其他风险均由受众自担。

新财富酷鱼APP,深度投研,大咖讲座,尽在新财富。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诺基亚1329如何连接电脑”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