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尊师,从中国传统上来讲,一方面是要尊重一个个具体的老师,要尊重他们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传递给我们人类知识的积累。但是同时,尊师还有一个意义,就是要尊崇师道。
作者:鲁泰公
教育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2016年教师节又到了,此时此刻我想起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当代研究和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家、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杜维明先生的一个提议,他提出要把孔子的诞辰日9月28日,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尊师日。杜先生说,尊师重道是中国教育史上很重要的一个观念,即使对于整个世界的文化教育来讲,也是有普遍性意义的。我认为这个提议非常得好,有关方面确实应当给以应有的重视和回应。
为什么这样讲呢?
第一,“尊师”的概念在中国古代思想中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儒家教育思想中,它是非常重要的观念。我们一般讲儒家的教育思想,有两个观念非常重要,一个是“好学”,一个就是“尊师”。儒家教育史里,孔子在《论语》里就特别主张“好学”,但是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尊师”。原因是,孔子自己就是第一个民间讲学的老师,学无常师,所以在他那个时代,并没有提出一定要尊师。但是在孔子的弟子辈及其后学者开始提出“尊师”以后,儒家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就一直在讲“尊师重道”的观念,其影响非常之大,不仅影响到中国古代教育的理念,而且非常强烈地影响到了每一代的君主、帝王。特别是皇帝的教育,皇帝从小受到的教育一直到他终生受到的告诫,都是要培养其“尊师重道”之心。这是中国古代政治里很重要的一个观念,虽然皇帝有权势、有财富,但他们也一定是要尊师重道。
第二,尊师是一个“很历史”的概念。在孔子弟子那一代,《礼记》的《学记篇》中,就提出了尊师的概念,说“大学之礼,所以尊师也”。意思是大学有很多规定,为什么这么规定,目的就是要尊师。到了荀子时期,离孔子已经有两三百年,也提出类似的观点,他不是说“尊师”,而是强调“贵师”,“贵师而重赋”,其实跟我们说的“尊师”的概念是一样的。可见,在先秦,从孔门弟子的一代到荀子,就明确提出尊师的概念了。到先秦后期,《吕氏春秋》中专门有一篇《尊师篇》,强调尊师。再到汉代,提出了“尊师重道”“尊师贵道”,其中《后汉书》、《晋书》里都提到这些观念。到隋朝以后,更是这样,成为深入人心的观念。
第三,在古代,尊师的观念里,一定是带着另外一个观念。尊师不仅是尊重老师,它一定是和尊道连在一起的。道就是孔子讲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道是终极的真理,最高的人生价值,最高的真理。道指的这个真理,不仅仅是科学意义上的真理,而且是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理。尊师的概念和尊道是联系在一起的,比如《礼记》的《学记篇》中就有“师严而后道尊”,之所以需要严师,是因为只有老师严格了,学生才能懂得道的崇高,道的尊贵。古代把尊师跟尊道放在一起是很重要的。后来韩愈的《师说》,是对师道本身的重要规定和理解,就指出要“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很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传道,这和《大学》的思想是一致的,《学记》也是这个思想。为什么要尊敬老师,需要严格的老师?这是为了我们追求最崇高的真理,所以老师的第一使命也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儒家传统里面一贯的讲法。古代就有师道的概念,我们今天在讲尊师的时候一定要补充这点,这涉及教育的理念。道本身可以说是真理,而传道就是培养人,育人,培养人的品格、道德,这才是老师和教育的重要任务。
尊师,从中国传统上来讲,一方面是要尊重一个个具体的老师,要尊重他们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传递给我们人类知识的积累。但是同时,尊师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尊崇师道。师道一方面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一方面是教育的宗旨和本质。所以,不仅仅是尊敬老师,学生和老师也应该借助某一个特别的日子,例如在9月10日教师节重温师道的尊严。师道尊严不是老师严格要求学生,而是要你重温老师和师道的责任,重新理解教育的本质。
提倡尊师重道,确实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中国教育思想,特别是儒家教育思想中很重要的观念。它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被提出来,一直传承不断,它的观念很悠久,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强调尊师的同时,要跟尊道、师道的观念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跟我们培养人的目标,对教育本质的理解联系在一起。我要补充的是,尊敬老师,是尊师、敬师的一种心情的表达。另一方面,让全社会,包括老师本人也重温师道的责任、师道的尊严,师道的责任不仅是老师严格要求学生,而是说教育的责任,老师要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人楷模,为人师表,以此来促进全社会对教育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