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几乎人人手上都拿着一部智能手机,随着app的流行,大家更是「机不离身」,虽然手机使生活更加有趣,其实手机对健康也有一些潜在危害。
早在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便将手机电磁波列入可能致癌物名单中。同年,刊载于《美国医学期刊》的一篇研究也发现,讲50分钟手机,便会让靠近手机的脑部区域过量活动。
另外,靠近手机的脑部组织,会吸收手机发射无线电波。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调查发现,即便是暴露于安全值以下的电磁波环境中,也会伤害人体细胞的DNA,造成突变并导致癌症。
以下几点,可以帮助减少手机电磁波的影响,不让手上的生活帮手,变成健康杀手:
1.让手机远离头部:
将手机拿离耳朵5厘米,讯号对脑部的强度只剩下原来1/4,拿离10厘米,就只能造成原来1/16的影响。用附有麦克风的耳机、或是蓝牙耳机,都能在通话时让手机远离脑部。
2.找寻通话的好时机:
无论是在狭小空间、移动中的车厢,或是手机低电量时,都会让手机更用力的发送讯号,使脑部接受更强的电磁波。慎选通话地点与时间,才能减少暴露于电磁波之下的机会。
3.别把手机放在口袋:
将手机放在包包或是背袋里,更能减少接触电磁波的机会。尤其要告诉身边的男性同胞,研究发现习惯将手机放在口袋的男性,其精子数量比一般男性减少25%。
4.帮手机装上手机壳:
手机的漂亮外壳,也能减少电磁波的强度。特别对手机24小时连上网,接受讯息的人来说,任何能减缓电磁波伤害的努力,都应该尝试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