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的社交图谱向Facebook、微信上的转移已经基本完成,Facebook Page和微信二维码被印在公司简介、个人名片上,它们正在从社交网络变身为移动时代的通信工具,人们倾向于在上面维系关系而非拓展关系,联络旧识而非结识新知。然而,在 “朋友” 和 “陌生人” 这两个面向上,用户的表达需求和聆听需求是割裂的,这暗示了匿名社交的需求和“寂寞” 场景的大量存在。
语音是人类最自然的沟通方式,比肢体更易传递,比文字更直接,可事实上,当文字、图片和视频早已成为高频介质,上道多年的语音社交却依旧不温不火,无法自立门户。比邻、陪我、听说、桔子热线、偶尔等匿名语音软件如雨后春笋般上线,迅速收获了一批拥趸,又各自相安无事,停留在小富即安的状态……相较之下,以即时聊天起家的应用们纷纷引入各领域的内容供应商或者开发者,转型“内容分发平台”,“通讯”本身,似乎已经不足以成为社交软件的支撑。语音聊天,这门曾经最重要的互联网生意之一,是否还有潜力在社交江湖的垂直向度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从介质基因出发,匿名声音社交究竟在解决什么问题?
作为为陌生人搭建沟通平台的交流工具,这类软件的使用逻辑很简单,用户列表和其它社交软件一样随机展示一些用户(往往会自动推送异性)的个人信息(头像、兴趣标签),进行网络电话交流前往往需要语音申请。稍有区分的是,桔子热线主推的是匿名随机通话功能,为用户匹配一位随机的异性用户来聊天;陪我则强调时间限制,通话完毕如果彼此为对方点赞即开启无限制通话模式;新晋的偶尔则采用Tinder 片式 profile+ 打车软件的抢单模式,成为了售卖聊天服务的 S2C 平台。详细的对照如下图:
图1
图2
从语聊模式来看,这里匿名的本质是一种去中心化,去除或是弱化了人的社会身份,在这个场景下,“内容” 会变得比 “人” 重要,用户有机会表达一些平时没有机会表达的内容。可能是情感,可能是想法,当然也可能是吐槽或者其他所谓 “负能量” 内容。
用声音作为连接人和人的纯粹媒介,是在神秘感与真实性的连续体上找到的一个“性感”取值。考虑到音色的个体差异,很难一概而论地说声音是比文字更具有情感表现力的载体。但首先,从社交门槛的角度,内容生产成本更高一些的语音,本身就代表了发出方的恳切态度,某程度上自动强化了匿名状态下的亲和力。其次,基于口头表达出来的内容会更为感性,以及个体声音在辨识度上的差异,都会让内容更有趣。此外,实时语音并没有信息留存,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双方的怀疑与戒心,保护了用户的隐私,反而增强了弱关系之间的信任感。
日常生活中实时聊天是再平常不过的场景,但放到了线上,纯声音沟通的模式对用户的空闲与否状态、内容接收意愿和应用本身都提出了不低的要求,语音互动不像文字或者图片一样可以“一目十行”,会降低用户获取信息或者互动信息的效率,只能是少数场景下的应用,此外,移动终端的语音互动也需要高质量的网络传输做基础。
单就载体而言,图片+文字的低成本传播力依旧强劲,更具及时性和多样性短视频应用也已兴起,声音的产品形态,多少有些尴尬。加之还要与既有媒体属性、也有社交属性的FM类泛音频应用抢食,匿名声音社交继续孵化的必要条件,是培育有区分度的产品氛围,逐步引导用户使用习惯。在商业变现之前,至少需要经历如下三个过程:
第一,消遣寂寞时间有很强的情感导向而非沟通导向,用户想给陌生人和熟人看的,是不一样的东西,决定了用户要发什么样的内容,用什么方式引起互动、自证存在感。这需要从用户角度深度挖掘情感交流、心情分享、即时陪伴等需求的产生和满足机制,寻找能够提升黏度的“社交触点”。
第二,纯匿名的条件下,数据随机通话的次数可能会加番,但是通话时长不会,用户心理很简单粗暴,如果聊不来,10-20 秒就会换人、切断链接,因此要注重数据化、内容化的服务和产品,尝试建立匹配机制,以最便捷的方式,推荐给用户最感兴趣、最能产生共鸣的内容,拉动良性的用户增长。
第三,从单纯的好玩变得对用户更有价值,解决匿名社交的核心痛点——“难以做内容积累以及充满负能量的东西,缺少核心价值而难以持久”,这要求过滤破坏性用户,同时积累一定的精品内容或者明星用户。
既然船小好掉头,该如何打破前辈应用的边界和“亚健康”应用的怪圈?
在语音通话的场景中,一对一的单刀直入不会产生社交图谱,因此,类似的工具大多在一开始就放弃了平台梦想,而忘记社交关系和账号梦想,可以使得团队更专注地打磨产品,在市场营销、商务拓展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方向和细节。回顾相关项目的发展历程,“微试错” 能很好地诠释做产品的过程,初创公司较之于大公司的优势正在于能够快速试错、快速转换方向,真正挖掘到用户需求之后就 all in 投入,就算用户跟你想的不一样。
如前所述,高黏度的基础在于“重场景”,而场景的搭建在于到底想让用户说些什么,说给谁听,匿名社交首要的核心正在于“匹配度”。无论是对于文艺青年和二次元宅男宅女,还是并无特殊爱好的普通青年,目的无非两个:看感兴趣的内容,看感兴趣的人,因此,深度挖掘关系之间的情感倾诉需求,最有效的是掌握并呈现兴趣图谱。
“标签” 机制的设立目的正在于让用户自己去主动发掘感兴趣的人,对该用户能够生产的内容进行预判,提高单位通话时长。比邻3.0就为用户提供了一套“超能力”标签,每个用户均可根据自身特性,为自己选择对应的标签。无论是攻力满满的暖心叔、还是适口清甜的软糯萌妹、甚至黑炮rapper、自带鬼畜的电音宝宝,标签使得每一个用户都可将自己的兴趣特长标识展示出来。在用户选择通话对象时,可根据自身需要或兴趣所在,选择对的人进行倾诉,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提高匹配率,兴趣社交属性增强。不仅如此,标签还可以同时搭载部分情感服务,如:“叫起床服务”“哄你入睡”“专业被骂20年”“为你唱歌”“讲笑话”,通话结束后还有公开给后续用户的互评,这完全契合社交产品用户对形象塑造、互惠、成就、声誉、娱乐的需求。
此外,作为平台类产品,需要诉说的主动发出方也需要倾听的对象,累积两者的时间就是一个冷启动的过程,需要运用匠心的推广手段。很多时候人们选择安装这一应用是出于猎奇的心态,可以采用的策略是在用户注册后赠与一定积分,快速完成匹配与推荐,匹配上的两个人一定是这个时间点上都想找人聊天的,如果首次通话的体验还不错,用户就会被 “激活”,对平台开始产生信任感。
在“付费”和“售卖时间”解决倾诉着一问题上,“偶尔” 将陌生交友上升到了时间成本服务的范畴,逐渐摸索出了比较清晰的用户行为链。其出发点在于,情感服务虽然高度非标,但保证服务的在线情感倾述/聆听却可以根据时长被定价, YY的主播在“偶尔”里被称为氧气主,提供一对一的情感服务,可以是简单的陪伴,也可以是解决情感问题的咨询。
而普通用户可以通过购买平台氧气主的时间来解决自己无聊、倾诉、情感烦恼、吐槽等倾诉需要。在连接的方式上,用户可以在广场上自主选择心仪的氧气主,也可以通过快速聊天功能采用氧气主抢单式进行聊天。目前以充值氧气币来兑换时间,三元30个氧气币,约合半个小时的聊天时间。但是,在低门槛的价格量级下,怎样维持一个高频消费的产品氛围,以及在高速发展后保证服务质量,需要平台建立对氧气主的评价体系,辅以在线活跃度、续时率等数据考核,同时着力将应用分发到18到28岁这一自然高流量用户,一方面帮助引流并孵化有个性、有价值观、有持续输出内容和粉丝运营能力的“氧气主”, 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共享状态下碎片化、多线化、短暂化的互动方式——用户身上的每一个侧面、每一个小爱好、每一点小心思、每一丝小欲望都不用再藏着掖着,不用为发不发朋友圈思来想去,而是可以成为结识陌生人的一个契机。
用户生态会直接影响用户,并使用户产生一种跟随性,以同道大叔的陪我App为例,其初期用户大多是同道粉丝,其中不乏一些段子手和B站用户,具有2.5次元属性的种子用户在有限的功能上开发出各种玩法花样,并通过即时社交的特性将之分享给其他新用户,逐级裂变到达一定程度后便形成了病毒式传播。而桔子热线则设有严格的质量分级系统,通过用户数据分析,对低质量用户和一些打法律擦边球的陪聊情况进行举报和封号。
“增量+粘性”之后的匿名语音未来可期
对于相对小众的社交应用来说,运营是最大的增长引擎,这包括但不限于:
了解用户动机比用户增长重要;
构建产品氛围比内容增长重要;
构建产品口碑比拉新数量重要;
构建用户关系链比关注用户活跃度重要;
增加用户离开成本比流失率本身重要。
目前来看,匿名社交应用比较拧巴的一点在于,提供的场景与用户的特性有相互排斥的地方:其核心用户群是18到28岁的在校学生和刚进入工作的青年群体,这一群体又有两个特征,第一,情感需求呈现出很高的圈层性,自然状态下,男性用户的比例可能远高于女性用户,且相对更张扬、大胆,渴望并且敢于表达自己的“活跃用户”并不一定能为平台带来优质的内容;第二,供需双方的空闲时间和倾诉需求不可控,我曾见过一个19岁正在上大一的姑娘把自己的课表放在了个人资料中,“请在强调没课的时候联系我”,然而吐槽、烦恼、分享等需求都转瞬即逝,能否及时地解决用户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命题。当用户发现了自己认为适宜的沟通对象或者已经对特定对象有了信任/好友关系却不能实现即时的交流,这样的匿名+声音很难产出用户价值。
可能的解决方案是针对更为细分的人群提供更明确的场景,细分人群的价值在于共同话题的创造,事实上,陌生人电聊,技巧是短时间内找到对方的那个“点”,这个点也就是所谓的共同话题,否则无意义的询问对方年龄职业吃了没的“查户口”式聊天只会让对方早早挂机。
95后会是一个可行的方向,在QQ空间、微博、百度贴吧等平台上,非95后更多以生活图片或转发文章为内容,而95后更多以“日常心情”作为内容分享,更契合“电聊”这一载体。此外,这一年龄区间会遭遇的朋友矛盾,男女生情感、学习挫折、分手等经历也具有高度重叠性,他们孤单状态高频,需要被关注和认同;倾诉欲望强,渴望交流,主动性高;线下朋友虽多,却缺乏交心对象;直率且缺乏耐心,适合更快更直接的聊天方式;偏情感交流而不是性;重度依赖社交媒体,时间充裕。因此,更为有效的产品思路是深挖95后的认知和交互,进一步地去产生和延伸一系列95后喜欢觉得好玩的内容,有助于提高语音通话的接通率和用户关系链的稳定性。
在氛围和口碑上,先“聊天”后“好友”的社交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先消息“搭讪”后“好友”,少了用户主动过滤好友的门槛,而直接的负面情绪倾倒或者不健康语音电话挑拨,会使得用户很快流失。介于匿名语音社交特殊“基因”,平台健康化的诉求将会远比其他平台来的迫切。可能的打法如反LBS,不做同城、附近的人,不对用户的线下发展提供便利;加强审核和清查,规范服务质量;设置通话时限(止损),话痨和不好意思挂电话的都不用担心耗时太长,极大降低通话参与的门槛。
建立平台调性需要两方面的合力,一是个人评级的机制,二是品类的控制引导。个人评级的落地可以多因素加成,如单次通话持续时间(证明是有效聊天),其他用户送鲜花/礼物、个人空间更新等等作为评分增加算法;语言暴力(差评),电话骚扰(投诉),不良信息(投诉)作为评分扣除算法,让用户对于对方的可信度,素质水平有一定的掌握后再选择。用户的评分会影响电话匹配效果(鼓励健康用户,屏蔽不健康用户),同时在匹配中显示用户的以往表现,成为对方是否选择接通的判断条件。辅以引导用户了解如何增加评分,会推动整个平台的健康化良性循环。此外,也可以考虑强化“输入话题”这一功能,让话题不仅仅是展现给对方,而是系统主动去匹配和话题相关性大的用户。还可以加强后台算法和实时爬虫,主动在搜索匹配的界面提供一些热门话题,让欠缺目的性的用户进行有主题的良性聊天讨论。
此外我们都知道,部署高质量的实时通话服务,是技术门槛很高的事情。这里主要涉及两个难点,一个是音频质量的保证,另一个是网络环境的适应。最顶尖的自媒体人的公众号在排版上也往往态度精益,也就是说,哪怕是在强需求和硬内容面前,音频的质量也举足轻重。而影响Voip通话性能不仅仅和服务器的负载能力有关,还牵扯到语音编码的选择,接入算法的改进,等等,甚至与使用者手机处理能力密不可分,技术突破虽然不能一蹴而就,但技术的打磨仍是重中之重。
‘
从目前的界面和功能交互来看,陪我、桔子热线等应用的框架还是比较“浅而窄”的,陪我的四个核心功能(随机通话、在线交友、音信、群组)显而易见地分布在横向页面内,没有太多累赘的功能,让符合用户需求的核心功能容易被找到。桔子的Tab 4段导航与微信高度相似,“在线、消息、发现、我”清晰分开,不同的是“发现”栏目下折叠有音值最高等人气榜。扁平化用户操作固然可以让用户在短路径进入目标模块,减少二级导航的负荷,但也使得用户的离开成本更轻。
目前匿名语音社交的用户流失率很大,老用户逐渐转变为“沉默用户”,安装后我每天在使用高峰期刷推荐好友,在线的人头像换了大半江山,用户存留可见一斑。未来发展的小建议是,为了让人们有更多时间逗留在聊天工具上,可以有许多增强粘性以及同时可以赚钱的尝试,例如建立自己的表情图库、货币系统,植入小游戏,开设线上漫画商店等。
商业变现方面,相较于碎对碎的增值服务、会员充值、离线接听时长包的C端,如果开始To B 的云服务,盈利模式就会相对整合和清晰,如根据大数据实现流量变现,为男性和女性用户分别推送一些精准广告。
语音社交应用还可能在游戏、电竞相关的场景中占得一席之地。玩游戏尤其是网游的同时要互相沟通,语音是最高效的方式,但玩家之间的沟通通常不会选择微信等实名平台,而游戏端提供的IM系统功能又不足够强大。类似的,去年Riot 投资了语音软件 Curse,在自己的游戏加入了语音系统(国内为腾讯自家的 QT 语音)。同样专注于游戏语音社交的 Discord 也成为玩家们在 Curse Voice、Team Speak 和 Skype 之外的另一种选择。在足够强大的语音通过功能基础上,应用可以与游戏分发平台谈成合作,以联运游戏营利,如每1000分钟XX元,基于规模效益的定价只需要略高于成本价格,同时低于客户自己运营维护这类服务的成本,就能很快拓展一个高容量的跑道。
此外还有各类 O2O 产品,在下单叫个车、叫个外卖之后,经常需要电话联系。这类产品的需求一直用传统的电话解决,但其实可以不必。用户不需要因为叫了一辆车就把自己的电话信息暴露给对方。如果有独立第三方的联系方式,不仅可以保护隐私,也能有更好的体验以及节省通讯费用。在语音社交的工具软件中引入线下商家,把人工回复、自动应答和推送功能结合,便于形成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Uber 负责开发者体验的负责人 Chris Messina 在 Medium 上断言,2016 将是“聊天商业之年”(Year of Conversational Commerce),匿名语音社交想要避免成为“现象级应用”浪潮中的一枚砂砾,需要技术、内容和语音三位一体,实现弱关系的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基于一个可爆发式需求“语音社交”将用户引入平台,再去发展一个相对慢热的长期需求,推动产品属性的过渡衍进。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 attachments授权虎嗅网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