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rola 摩托罗拉 Moto Z 智能手机
Motorola 摩托罗拉 Moto Z 智能手机
在智能手机时代,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些曾经的手机行业巨头倒在了新世界的竞争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先是被Google收购,之后又转投联想旗下,MOTO Z也是多年来首次在国内同步发售的高端手机产品。MOTO Z配置了高通骁龙820处理器,2K分辨率AMOLED屏幕,支持双卡双待和全网通,仅5.2毫米超薄的机身设计以及和LG思路截然不同的模块化设计理念是其特色。其通话表现自然也让人有几分期待。
- 样机来源:网友送测
样机类型:市售量产版
是否商业关系:否
作为曾经的老牌手机厂商,摩托罗拉在移动语音通话领域曾手握数量众多的技术专利,在Defy、XT894和XT910等老款智能手机中,都采用额外的DSP芯片用于语音通话的降噪、增益等处理,并被许多情怀党们视之为黑科技。从Google旗下使用高通处理器方案的的MOTO X开始,已经没有了类似的技术特点,而是更常规的高通方案。回到MOTO Z这款产品本身,应该可以发现手机底部并没有为扬声器的开孔,它如何解决外放和铃声的发声问题?其实解决方法在我们测试过的超低价诺基亚功能型手机1050上就有了答案:听筒的扬声器。
Motorola 摩托罗拉 Moto Z 智能手机 - MOD触点
Nokia 诺基亚 1050 功能型手机
在北美发售的MOTO手机,均采用原生Android系统,MOTO Z也不例外,但国内发售的版本已被联想“魔改”,去掉了Google Play系列功能,毕竟在国内不搭梯子的话Google Play会成为系统后台的耗电大户,界面被修改得更像联想手机的风格。按照惯例,GSM频段语音通话客观测试使用中国联通网络,而VoLTE通话则使用移动的TDD-LTE网络完成。
听筒测试
Motorola 摩托罗拉 Moto Z 智能手机
听筒测试在信号正常的室内,将手机通话音量设为最大值。并拨打中国联通10010客服热线,并使用专业声卡和专业话筒对联通的固定客服语音信号进行记录和分析。
测试项目 | MOTO Z | iPhone 7 | 一加3 | 华为P9 | LG G5SE | Xplay5S | Lumia 950XL |
听筒输出电平,dB | -18.43dB | -8.85 | -10.46 | -7.59 | -11.53 | -9.55 | -12.51 |
MOTO Z的听筒音量偏小,远低于目前主流的平均水平,声音指向偏上,如果户外通话时听不清怎么办?和诺基亚1050一样。用户可切换至免提模式,听筒音量将大幅提升,有明显的改善,也不必担心漏音和隐私泄密的问题。
外放测试
外放铃声测试在环境噪音40dB以下的安静室内进行,将手机铃声音量开至最大并设置为固定铃声,并在1米距离使用声级计记录来电铃声播放强度。
测试项目 | MOTO Z | iPhone 7 | 中兴天机7 | 一加3 | Xplay5S | 华为P9 | Lumia 950XL |
正面平放, dB : | 74.1 | 79.2 | 76.9 | 76.8 | 78.7 | 74.8 | 80.5 |
反面平放, dB: | 75.2 | 78.6 | 77.5 | 77.3 | 80.4 | 74.7 | 77.4 |
放置于相机包内, dB: | 69.8 | 72.6 | 72.3 | 72.3 | 73.4 | 67.4 | 73.2 |
虽然只能依靠听筒扬声器出声,MOTO Z的外放音量表现还算比较正常,音质相对一般,动态不足。
通话降噪测试
Motorola 摩托罗拉 Moto Z 智能手机 - 指纹识别感应器
降噪测试在环境噪音32dB以下的安静室内进行,房间中央使用类似人头结构手持手机发送语音信号,模拟环境噪音强度设定为6dB SNR。MOTO Z的录音增益偏低,比标准测试信号电平低了6dB以上,VoLTE略有提升,约-5dB,免提表现相对更好一些,在-3dB水平。
测试项目[GSM手持] | 嘈杂人群 | 背景音乐 | 粉红噪声 | 路边 | 人声 |
总降噪,dB[越高越好] | 43.8 | 43.5 | 46.2 | 46.6 | 41.8 |
信噪提升,dB[越高越好] | 34.3 | 34.9 | 37.6 | 37.5 | 30.7 |
电平增益,dB[-4~3] | -5.5 | -3.7 | -5.9 | -5.0 | -2.4 |
测试项目[VoLTE手持] | 嘈杂人群 | 背景音乐 | 粉红噪声 | 路边 | 人声 |
总降噪,dB[越高越好] | 46.7 | 46.8 | 48.5 | 48.2 | 44.9 |
信噪提升,dB[越高越好] | 35.5 | 37.6 | 39.6 | 37.4 | 34.4 |
电平增益,dB[-4~3] | -3.8 | -3.1 | -4.1 | -5.0 | -0.9 |
测试项目[免提] | 嘈杂人群 | 背景音乐 | 粉红噪声 | 路边 | 人声 |
总降噪,dB[越高越好] | 20.9 | 26.2 | 41.5 | 41.6 | 17.6 |
信噪提升,dB[越高越好] | 15.0 | 16.7 | 18.3 | 19.4 | 10.8 |
电平增益,dB[-4~3] | -5.6 | -3.5 | -18.6 | -11.1 | 0.18 |
- 总降噪水平[Total Noise Level Reduction,TNLR]:总降噪说明了手机降噪对环境噪音的抑制效果,5dB以上为平均水准,理论上越高越好,但过高则有可能出现了语音信号的严重衰减或由于手机信号不佳、降噪算法有缺陷等问题出现语音中断的现象[俗称“丢字”]。
信噪比提升[Singal-to-Noise Ratio Improvement,SNRI]:降噪后的语音信号和未经过降噪的标准原始信号相比,信噪比提升的幅度通常应在4dB以上。
电平增益[SNRI-to-NPLR difference,DSN]:未降噪原始标准信号和降噪后电平差异, 降噪处理通常会导致语音信号电平有所衰减,为了提高通话的清晰度,手机通产还需要对信号进行适当的增益处理后才能发送,理论上保持降噪前后语音信号电平一致[0]为最平衡 状况,由于标准信号电平峰值为-2.5dB,过高的增益会导致信号溢出,意味着频繁的爆音;过低则自然是语音信号强度不够,声音太小,导致对方难以听清。
降噪测试成绩仅做为同等测试环境和条件下的测试参考,不可与使用类似测试手段的第三方网站或手机厂商官方技术数据进行对比。要强调的是手机的降噪性能是指在语音录制发送时的处理能力,即对方接听到的效果,手机用户无法直接感受,手机接听效果请参考听筒的音量输出表现。
MOTO Z的手持通话模式对背景噪音的过滤效果较好,背景底噪在-75dB以下,因此降噪成绩比较理想,但电平增益相对不佳,已经低于-5dB,理想状态下应该控制在-3dB以内,要考虑到这是为了测试成绩一致性而将录音电平增益后的表现。当然这里需要再次强调,这是通话期间对方听到的效果而不是用户接听电话时的听觉感受,关心听感的可参考听筒测试的栏目,VoLTE电平略有提升,因此表现则相对更好一些。免提模式下在某些高强度背景噪音下语音信号损失较严重。
当然,MOTO Z确实有相应的模块可明显改善其通话和外放的音量表现,那就是JBL SoundBoost。有了这个外放后盖模块,MOTO Z的外放表现确实大有改善,对免提用户来说提升同样明显。遗憾的是虽然这位热心读者后来补发了一块战场成色的外放模块送测,但已经晚于通话测试流程,产品照也未能及时补上,因此没有得到测试成绩。相关表现会在近日内于本文补充。但JBL SoundBoost并不是MOTO Z的标配,且价格不菲[80美元],虽然现在手机通话功能或许用得比微信语音还少,作为手机最基础功能,联想/MOTO还是有对相关问题进行改善解决的必要。
- [Doc]key=通话测评[/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