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号晚上大疆“御”Mavic Pro无人机发布,这是大疆在“精灵”和“悟”外新开的系列,主打的是专业和便携。其配置和精灵4非常接近但价格更加便宜,743克的体重和水瓶大小的机身则碾压了所有同级别对手。
凶残配置和性价比之外,传输距离高达7公里的图传、一体化云台、折叠机臂、快拆折叠桨、集成24个计算核心的FlightAutonomy系统都是前所未有的设计和堆料。即便几年后看回来,Mavic御也会是近年来消费级无人机里最重要的里程碑。
参数对比
外观与工业设计
除了Mavic Pro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外,配件只有遥控的转接线和充电器,后者可以同时为遥控和无人机电池充电,输出功率分别的5V/2A和13.05V/ 3.83A(折合约50W)。
遥控有安卓的mirco-USB和苹果的lighting接口的两种转接线,另外一端是为了方便用户分辨而定制的方形mirco-USB接口,充电时可以使用普通数据线进行连接。
遥控外观
Mavic Pro的遥控只比iPhone7 大一些,很有掌上游戏机的味道,分量比预想中要大一点。其外观设计为折叠便携进行了很多优化,例如非对称设计的折叠天线,向内折叠的手机支架。油门和方向摇杆的大小和齿牙都有相应的缩小,摇杆两边的一键起降、电源按钮、屏幕两端的功能暂停按钮和小的方向摇杆都变得相当小。左右肩是录像和快门按钮,它们下方是控制云台的拨轮。
Mavic Pro遥控里的是新的OcuSync图传,这么小的体积里居然丧心病狂地放了散热风扇,通电一段时间后可以听到进出气格栅里的马达声和丝丝的风声。虽然整体是很容易打理的塑料材质,但光面亚克力和不锈钢散热网对质感的提升作用巨大。支架部分打开后是掌托的位置,所以用了软胶材质,除边缘稍有咯手外,手感还比较自然。
遥控通过数据线将新的OcuSync 图传数据传输到手机屏幕上,后者的传输距离从前代Lightbridge图传的5公里720p升级到 7公里1080P,这套地球上民用最强的远距离图像传输系统,大幅抛离了同行甚至大疆自己的前旗舰产品。而这部分连接线的设计也很有趣,支架上有固定扣数据线的移动卡扣,接上手机之后通过两侧的软胶垫固定,最大能夹入iPhone 7 Plus接近的手机。
无人机主体
无人机主体还真的和矿泉水瓶接近,第一眼看到它的人都会因其体型而惊讶,实物远比网上图片来得震撼。机臂的折叠机构很特殊,水平折叠的前机臂在上层,纵向折叠的后机臂在下层。前机臂转接口可以看到由尼龙织网保护的电缆。
上面是官方放出X光图片,方宣称其折叠寿命至少是5000来回。虽然机器里面空间有限以及实际折叠手感不错,但是折叠机构本身确实是吃掉了不少的位置。
正面立体视觉系统的摄像头加上云台保护罩自带反差萌,如果说遥控的支架像螃蟹,那这个机头就有点像“蝌蚪蛙”了。保护罩可以很轻松的拆下来。背面有跑车式的散热格栅,内部还能看到细致的不锈钢网孔。
8.3寸快拆折叠桨
为了控制重量和精简结构,马达外壳和旋翼直接连接,而旋翼也是折叠机构,旋转时能自行拉直展开,设计相当巧妙。
电池
机身中央是电池仓,维持了4格式的电量指示。机身电池比较轻,11.4V/3830mAh,折合容量43.6Wh。
机腹
异常小巧的机身内部是同样疯狂的散热设计,开机之后会发现整个机身像苹果Mac Pro那样是个统一的风道,整个机腹由一块镁铝合金散热板覆盖。空气从云台保护罩右侧的开口进入,经过机身后从底部和尾部的散热格栅排出。
另外,机腹的开孔是视觉定位系统的双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因为在散热格栅之下,直接触碰也不会弄脏摄像头镜片。能在这么小的地方塞下这么多细节和机器原件,不得不服。
一体云台&4K摄像头
Mavic Pro最黑科技、最精致的部分是三轴一体化的机械云台和4K摄像头。摄像头和云台的其中一个机械轴整合了,但依旧比一元硬币要小一圈。云台和机身通过4条很小的硅胶“垫圈”连接,后者很软而且移动空间较大,如果不带上保护罩,飞行中甚至可能会被气流扰动。其导线和连接排线都是手机原件的尺寸级别,简直就是个暴走的微缩模型,集成和小型化程度让人叹为观止。
机腹两侧的滑盖下分别是TF卡槽、连接模式切换拨杆以及调试用的mirco-USB接口,TF卡槽旁边还隐藏了一颗状态指示灯。
小结
往不同方向折叠的机臂、支持快拆的折叠桨、云台保护罩、从云台到机尾的散热风道、底部的镁铝合金散热片都是非常精巧的设计,到处都给人“本应就是这样”的设计感。扎实的用料做工和充满机械感的外观,加上实打实的小巧机身和体重,从物理到心理上都非常讨人喜欢,让人爱不惜手。
但小巧机身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散热的压力,机器飞一趟下来机腹的散热片会比较烫手,工程机电池的塑料外壳甚至因为高温而略有塌陷。另外,一体化云台、超高集成度的机身也伴随着更高的“炸机”成本和维修麻烦度,这些都是追求轻薄时注定要进行取舍的部分。
遥控与操作
Mavic Pro的遥控按键数目和精灵系列接近,摇杆和按键都有相应的缩小,阻尼和防误触设计都挺好,但摇杆偏短,可能不太合很多传统航模玩家的口味。针对苹果和安卓手机,遥控左侧的手机连接线可以自行更换,但这也是遥控的充电接口,充电时会多个拔插的过程。
手机支架是极其罕见的下置式,可以填补掌心的空位,但作为代价,这个支架只能夹和iPhone 6/7 Plus大小/厚度接近的手机,无法像精灵的遥控那样夹iPad,甚至Note5也因厚度和边缘过渡问题塞不进去……
另外,手机的体位肯定会被挡着光线传感器,得手动关闭自动亮度调节,导致iPhone 7等自动亮度模式下可以进一步提升亮度的机器,在晴天下的屏幕可读性也很一般。
但大疆终于给遥控加入显示屏了,这对使用体验的提升非常巨大!!!“飞行模式、飞行高速度、距离、海拔、录像状态、信号强度、相机曝光补偿级别、机身和遥控电量”等重要的信息都可以直接读取,即便手机没电或者懒得接手机的时候也能飞得很淡定。
遥控上的众多按钮几乎都是为了云台和相机设计的,拨轮默认是云台俯仰和变焦控制、新加入的五维按键可以用于数码变焦、横竖向拍摄切换等,背后的按键也可以自定义为前臂灯开关、测光、AE锁定、回中、云台跟随/FPV模式切换按钮等,可定制性相当高。
起飞准备:Mavic Pro所有的操作设定都和同级别的精灵4一样,短按再长按开/关机、双摇杆“内外八”点亮/关闭电机等设定都是无人机的通用设定。所有起飞前校正都由机器自行完成,跑到空旷点的地方甚至室内,接手机通电就能一键起飞了。
起飞与降落:在最容易“炸机”的降落环节,Mavic Pro的设定简单粗暴但充满了人文关怀。除了一键降落外,飞行高度降到0.3m后算法会自动介入阻止继续下降并在手机上弹出一键降落滑块。用户闭着眼随便下降也不会炸,简直感人。
摇杆操作:Mavic Pro默认设定为美国手(左摇杆控制飞行的高度和左右自旋、右摇杆负责水平面上的前后左右)。遥控右侧有运动模式的开关,打开后会打开速度限制,但自动避障、智能跟随等高级智能功能就无法使用了(连画面最左侧的智能功能入口也消失了)。
操作表现
图传:衡量标准主要包括延迟、距离、清晰度和功耗。Mavic Pro首发大疆新的OcuSync 图传系统,从Lightbridge图传(2014年发布)的5公里 720P升级到现在的7公里,在近场更是到达了1080P的逆天水平。虽然延迟和清晰度都是足够秒杀市面所有智能摄像头的级别,但在100米以内的常用使用情景下,OcuSync 图传跟Lightbridge图传的分别很难察觉。
这个图传系统本质可以笼统理解为暴改版的wifi,在办公室里会有信号质量提示,传输距离与操作者高度和周围的无线电环境直接相关,实际距离肯定低于官标,但起码官标值已经是对手的好几倍了……作为代价,这个图传的功耗不低,以至于连遥控都内置了散热风扇。
悬停稳度:Mavic Pro自动起降后会在几秒内升到1.2米并悬停,高度的维持比水平位置的维持要好一点。悬停精度放在大疆自家产品里比较一般,2-3级风下,夸张情况下每分钟内会有几十cm级别的漂移,这依旧比很多3、4000的无人机要稳,但肯定是不如精灵4了。
抗风能力:官标支持抗五级风(38.5公里时速),实际侧风影响比正反向风的影响大,机身自行纠正时会有比较大的倾斜,看起来不太稳,但是实际位置和摄像画面变动很少。
模式:可能是因为大疆特有的飞行算法,Mavic Pro的飞行体验“很精灵4、很大疆”。非运动模式是为航拍和新手而生,限速很有可能是视觉避障的最高兼容速度(36km/h),爬升/下降、前后左右的急停都有明显的算法介入以保证飞行姿态和云台的稳定。
这个模式下的操控性和易用性和精灵4无异,除非是手贱往后飞撞墙或者光线太差,否则根本不可能炸鸡。编辑部的4位未玩过无人机的同事,经过简单的摇杆操作说明后直接上手都能自己在一边玩去了。
速度与姿态控制:运动模式下速度解封,急停时会有非常明显的抬头动作,但感觉还是有一定程度的算法干预。因为和精灵4的旋翼轴距差别不大(相差15mm)但体重差了近一倍,让Mavic Pro在急停/刹车距离上受益,在转向等机动动作上的响应速度本应比精灵4还有优势,但Mavic Pro的薄机身却带来稳定性的问题。
一般无人机机腹都挂着云台,在旋翼升力中心之下的重心,会产生类似船只的自稳效应。而Mavic Pro的旋翼升力中心和重心位置的距离很近,纵向力臂比精灵4等常规无人机要短,加上大轴距低重量,让Mavic Pro需要更大的倾角来改变姿态,除了对拍摄来说是个不利的因素外,这也让Mavic的动作没有预想中的干脆利落。
云台减震与其他:Mavic Pro身上有破纪录小的一体化三轴机械云台,为了配合超小的云台和摄像头自重,摄像头排线和缓冲垫圈都非常细,而且可以让云台进行大角度的倾斜,以抵消一部分机身的倾斜。
云台的减震效果和精灵4有明显差距,表现稍低于预期,姿态变换和下降速度较快时会受到比较明显的抖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次Mavic Pro的摄像头广角更小而且在机身前部,极速飞行时螺旋桨出镜的机会和影响程度会比精灵4轻。
APP
app页面
相机设定项
大疆的消费级无人机通用一个app,但不同型号在功能上会有一定出入。基础布局都是顶栏飞行参数、右侧相机参数、左侧智能功能(一键起降、智能跟随等)。
详细设定项
设置页面有非常详尽的飞控参数、遥控按键与灵敏度、智能功能、图传等调节项目。在Mavic Pro上的智能功能里“兴趣点环绕(围绕某个地点)、航点飞行(地图上手动指路)、热点跟随(跟遥控跑)、返航锁定、航向锁定(无视机头方向操作)”是相对比较普通的老功能,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智能跟随
智能跟随是大疆继视觉定位悬停后又一个基于视觉识别技术产出的功能,在图传画面上框选追踪目标后即可自动跟随,机器会根据目标的颜色、大小、形状、纹理等众多特征进行计算判断。它对处理器和算法的要求远高于摄像头本身,甚至已经下放到大疆自己的手持云台OSMO的app上,通过调用手机摄像头也有堪比精灵4的可用水准。
在跟随过程中屏幕左滑可以在下面三个模式里选择:
标准模式也叫追踪模式,就是云台盯着目标保持一定距离的跟随,具体路线和速度由目标的路径和修正算法共同决定;
锁定模式会把机器定在一个位置,只通过云台转动来跟踪目标;
平行模式会和目标保持平行进行侧拍。
后两者是电影里非常常见的镜头手法,很容易拍出恢弘大气的装逼画面。实际使用中定好目标选好模式后就可以让目标在镜头前表演了,操作者根本无需动手,需要较快追踪的5-10m距离下,机器的摇镜很自然很“大片范”,成片的可用度非常高,稍加后期裁剪和调色就能用了。
Mavic Pro的实际跟随能力和精灵4分别不大,如果目标颜色和背景太类似,甚至遇上迷彩服之类的特定找茬还是很容易跟丢的。另外,3-5米近距离跟踪时在镜头前的左右走动可以轻松跟上,但如果是往机器方向跑,跑太快则很可能会跟丢(16:9的画面里横向的数据余量更多?云台左右移动和上下移动处理的数据量不同?)
其他智能功能
手势自拍:进入之后检测到有人挥手就会触发跟随模式,过程中机器摄像头会一直追着目标,用户通过在自己面前做自拍手势而触发快门。这是用起来很黑科技的点,大大减轻了无人机操作者的工作负担也方便了被拍者进行摆拍。使用过程中有距离限制,机器和人的距离超过10来米后会因为人在视野里的缩小而无法跟踪,维持在3-5米外的距离会比较符合正常的构图习惯,机器也方便追随。
指点飞行:原理和智能跟随接近,视觉识别出物体之后,就能在屏幕上指点目标进行飞行,只要云台的角度不是太低,摄像头视野接近水平就是指哪打哪的可用度。
地形跟随:即保持和地面恒定的距离进行跟随,在爬山的时候非常实用。但实际使用中找不到空旷的斜坡,而机器对3米长0.5米高程的草地斜坡并没有反应,用户得自行测试一下适用范围以保证机器和被拍人员的安全……
自动避障:这是非运动模式下默认开启的功能,有障碍就强行悬停,无论怎么推前进摇杆都不会响应,在设置里可以开启左右/上下绕行的高级功能,整体可用度感觉比精灵4还高。距离障碍物3、5米会有提醒音,在物体前方1米左右会停下来,要避前方立面的石头和树毫无压力,甚至相对疏松的树枝也能识别并自动悬停。但因为只有前进方向有双目视角避障,左右和后退撞树的风险还是有的。
摄像头变化
Mavic Pro的摄像头收小了广角、增加了手动对焦、有更便捷的数码对焦、更多的智能跟随模式和自拍触发,这些都是非常明显的自拍优化。如果说大疆之前的无人机航拍是用来拍场景的话,那Mavic Pro的设定就是大疆开始往拍人的方向走的征兆了:
对焦和大光圈:运动相机和无人机共有特征就是大广角、短焦距的定焦镜头,这样没有对焦的烦恼,但也没有远近景虚化的可能了。这次Mavic Pro用了自动对焦镜头,而且光圈也提升到了,最近对焦距离0.5米,支持手动对焦点选择,有曝光和对焦锁定功能,功能和设定上和手机非常接近。
小广角:如果要拍人,广角就不能太大,否则无人机一起飞,地面的人就变成了一个个点了……Mavic Pro的广角从精灵4的94度缩小为78.8度,这是无人机里很少有的设定,比手机接近的广角可以提升局部的辨析力水平,在5-10米距离内跟随也能保证人物在画面中的大小,但视野范围会有所牺牲,而且更加考验自动跟踪和防抖的性能。
竖拍模式与直播分享:一体化云台除了体积优势还换来了一个竖拍模式,机器画面可以像手机一样立起来进行拍摄,多了纵向构图后拍马路或者大楼立面会方便很多。而直播平台默认支持facebook、youtube和微博直播,斗鱼熊猫等平台则通过填入直播间地址进行连接。
成片与录像质量
Mavic Pro搭载的CMOS参数和精灵4很接近,同样都是1200万像素4:3的1英寸CMOS,而且支持4K 30帧和C4K 24帧的录像,但光圈从前代的“暴涨”到,28mm的等效焦距也比原来20mm的焦距更接近大家常用的手机/相机。另外,云台保护罩比较脆弱很容易留下划痕并会影响画面细节,航拍飞行的时候得拆下再飞。
实拍样张
虽然硬件参数相当诱人,但整体成像低于预期。可能镜头素质和防抖依旧受限于体积限制,除了光线充足场景的辨析力在精灵4之上,其余表现要更弱一些。
这颗和手机高度相似的摄像头的日间极限辨析力稍弱于iPhone7,但已经达到同像素正常手机的级别。得益于更大的单位像素尺寸,其宽容度就像自带了HDR效果一样。
有一定的锐化算法但暗处噪点控制一般,蓝绿色饱和度相对较高。画面角落的画质劣化控制不错,边缘的光学素质一般而且有一定的画面畸变。在光线变差后画质下降比较明显,移动时的果冻效应会对成像造成不良影响,这两个问题都要比精灵4严重。
续航、充电与价格
机身续航:是无人机一直无法突破的科技墙,在飞行性能和飞行时间之间,大部分厂商选的都是性能。而Mavic Pro官标飞行时间可以长达27分钟,比精灵4短1分钟,在30%电量的时候会有提醒,也提供了低电量自动返航。根据驾驶的激烈程度、录像时长和清晰度不同,实际使用飞行时长一般会在15-20分钟之间。
遥控:遥控带了屏幕和散热风扇,续航比起精灵4要差,但还在可接受范围内,基本上耗光一次无人机电池后的耗电都在15%左右,充电频率起码比无人机低5倍。
充电:43.6Wh的机身电池比精灵4的81.3Wh小了近一倍,而充电器功率刚好是后者的1/2,5-100%充电时长在1小时20分左右。要飞痛快点的话,还是得多备2、3块电池一起出门(电池售价499元),要不就爆改进行搞大功率充电了。
再次回顾一下参数表,大疆Mavic Pro 的售价为6499 元,包括两块电池、单肩包、4根备用桨、车充、充电管家、充电宝转换器的套装为 7999 人民币,而精灵4裸机为7499元。
总结
Mavic Pro是个全新的产品类目,其在精灵4的功能基础上,为了便携性而重新设计,体积更小但功能更多。虽然在详细项目的时候,Mavic Pro总是输精灵4一些,但其实差距并不大。简单概括就是Mavic Pro在便携性、机动力、遥控距离、智能功能完成度上更强,但画质、防抖、极速、抗风性、续航等和体积重量直接相关的项目上还是精灵4更强。
然而Mavic Pro便宜了1000元,体积又是一个无解的碾压式优势,能随身带的真·航拍无人机也就仅此一家了。科技产品从来都不是论斤卖或按体积卖的,Mavic Pro在核心性能上的牺牲不多,算是在“瘦身”的同时非常成功地保证了和精灵4接近的水准。
对于99%入门用户来说,它们的定位和实际表现上都是代替性极强的产品,颇有既生瑜何生亮的味道。精灵4在Mavic Pro的体积和价格面前也只有被按在地上暴打的份了。一如最开始的预期,Mavic Pro就是现在乃至很长的一段时间内,5000-8000元之间最值得购买的航拍无人机,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