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此系列的终结篇,最后来介绍的反而是一个在业内闻名已久的虚拟机品牌——VMware。相比前面两个,VMware旗下的虚拟产品众多,而且有相关的认证考试等,商业性特征更为明显。
此次介绍的虚拟机,是VMware面向个人用户的免费产品——VMware Workstation 12 Player。
下载地址:
注意,下载内容在页面靠下的位置,下载的是Workstation Player,而不是Workstation Pro。
70+的容量相对其他两个虚拟机来说算是很大了,同时Workstation Player应该是只支持64位系统,要注意。
安装过程so easy,大家注意最终选择用于非商业用途就可以免费使用了。
程序运行就看到的是第一张图的样子了,左侧是虚拟机列表,因为一台都没设定所以啥都没有。然后从第二张图开始,是整个虚拟机设定的流程。和之前的设备完全不同的设定思路,VMware的虚拟机从最开始设定目标就非常明确,首先确定的就是安装镜像(这里还是选择了PartedMagic的Linux镜像),然后再询问Linux版本(常见的镜像会被VMware识别,但PM太小众了,没有识别出来、需要自选)。接着是保存位置、设定硬盘空间,对于虚拟机的详细参数比如内存大小、网络支持、USB接口等,都可以详细设置,后期也可以进行更改。
一切进行完毕,保存后,左侧的虚拟机列表中就出现了这台虚拟设备。
单击运行(Play)键,系统就会把ISO加载到虚拟机中开始运行了。这里因为设定的内存低于PM要求,所以被终止了。回到虚拟机设定页面,将内存提高到1600MB,一切正常了。
主界面如左图所示。点击System Info可以看到CPU就是本机运行的CPU(E7500……)、内存是1600MB。因为是Linux Live,而且原初也是英文版的,所以对中文的支持很差,很多字符能认出来,但是因为字体库里没这个字,所以不能显示。不过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来,输入设备、输出、网络这些都是直接可以使用的,不需要额外进行设定了。
最后时刻跑了个分,这是Linux下的SuperPi了,只是不知道成绩算作什么水平。
好了,至此整个虚拟机系列就结束了。希望对大家体验比如Linux、Minix、OpenBSD等非Windows系统有所帮助。
据说也有人用VMware挂载实体硬盘安装OSX成功的案例,不过我个人还是不建议初学者上手尝试,避免硬盘数据丢失,就得不偿失了。
更深奥的功能还是需要大家去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