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
一、归马放牛
“归马放牛”成语出自《尚书•武成》中的记载:“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说的是周武王灭商朝之后,渡河西归时,下令把战车上的马和牛解下来,牧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以向天下之人宣示从此偃武修文的决心。
而放牛之桃林在华山之东。后以“桃林之野”常用而咏牛。唐•李峤《牛》诗中有:“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中。”
周武王统帅大军围困商都,逼商纣王在鹿台放火自杀。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但是江山虽定,山川大地却受战乱影响,满目疮痍,四野荒凉,一片萧条,加之商纣王统治时的残暴荒淫使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周武王面对如此凄惨之景,心里非常焦急,如何使国兴民安,恢复经济呢?于是,他决定归马放牛,偃武修文,施行仁政,以此来敬告天下,战争结束了,希望百姓能全心投入生产,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
百姓看到周武王这样的命令,渐渐安心了。于是,周朝很快兴旺发达了起来。后来人们主就用“归马放牛”比喻战争停止,不再用兵,天下太平。
南朝•陈•徐陵《为陈主答周主论和亲书》亦有:“虽毁戈铸戟,未拟上皇,散马休牛,载怀偃伯。”
二、卖剑买牛
与“归马放牛”类似的成语故事还有汉代宣帝时的“卖剑买牛”。
“卖剑买牛”成语,出自《汉书•龚遂传》:“民有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椟。”“椟”指牛椟。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弃武归农,用以比喻坏人改恶从善。与“卖剑买牛”相似的成语有偃武修文、马放南山、刀枪入库、铸剑为犁等。唐•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诗中就有:“三川顿使气象清,卖刀买犊消忧患。”
事情发生在汉宣帝即位后,渤海郡及其相临地区闹饥荒,盗贼四起,太守不能制止。宣帝要选一个能胜任的人,丞相御史推荐了龚遂,皇帝任命龚遂为渤海太守。当时龚遂已七十多岁,皇帝召见时,见他身材矮小,第一印象认为龚遂并非像人们说的那样,不免对他有轻视之感。宣帝问龚遂:“渤海郡一片荒乱,我十分担忧,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平息那里的盗贼,而使我不再忧虑呢?”龚遂回答:“渤海郡地处偏远,没有沾沐圣上的恩惠教化,那里的百姓为饥寒所迫,地方官不知加以救济,致使陛下的子民偷盗陛下的兵器,在池塘岸边耍弄耍弄罢了。您打算让我去剿灭他们,还是去安抚他们?”宣帝听了龚遂的回答很高兴,说:“选贤良之臣前去,本来就是想对他们进行安抚。”龚遂又说:“我听说治理不守秩序的百姓,如同理顺乱绳一样,不能着急,只能慢慢来,才会达到目的。我希望到任后,丞相御史们对我的工作暂时不要按常规加以限制,一切事要允许我见机行事。”宣帝答应了这一要求,并特别赐给龚遂黄金,还为他增派了驿车。
龚遂进入渤海郡的地界后,郡府的官吏们听说新上任的太守已到任了,便派兵迎接,而龚遂让他们都回去,并命令所属的县把专管追捕盗贼的官吏都撤除。那些手拿农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对他们问罪,携带兵器的人,才属于盗贼。接着龚遂独自一人乘车来到郡府,很快郡中就安定了下来,盗贼也停止了活动。渤海郡中还有一些结伙抢劫的人,听到龚遂的教令后,便自动解散,放下了手里的兵器而拿起了锄头和镰刀。这样偷盗抢劫之事便都平息了,老百姓开始安居乐业。龚遂于是打开粮仓,把粮食借给贫民,还选任了一些好官吏对百姓实施安抚管理。龚遂发现齐地的民俗好追求奢侈的生活,喜欢从事工商之类的末技,不重视耕种田地。于是他便以身作则,追求俭仆的生活,鼓励老百姓务农,命令每人都种一棵榆树、一百棵薤、五十棵葱、一畦韭菜,每家养两头母猪、五只鸡。老百姓有持刀带剑的,龚遂就让他们卖掉,购买耕牛,并说:“为什么不带牛佩犊呢!”于是春夏之季老百姓都要下地劳作,秋冬之季检查督促老百性收获,鼓励人们多积蓄农副产品。(龚遂)还巡视劝勉百姓努力耕作,(自此)渤海郡内,家家有积蓄,官民都富裕起来。老百姓也就不再打官司了。
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1年—公元前49年),西汉第十位皇帝,汉武帝的曾孙。刘询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在位期间,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史称“孝宣之治”,被誉为西汉王朝的“中兴之主”。而他任用贤臣龚遂,这才引出“卖剑买牛”成语,为老百姓开创出安居乐业,经济发展的太平时期。
三、丙吉问牛
再有“丙吉问牛”,也叫“丙吉问喘”的成语典故,说汉代名相丙吉,出长安城巡视,见有人打架并不理会,却围着五月天里喘粗气的牛转了好几圈。别人不满,他解释说:打架之事有地方官按律处理,牛喘粗气则说明可能会流行瘟疫,是影响农耕的大事,是我该管之事。
“丙吉问牛”出自《汉书•丙吉传》。到了明代,程登吉编著的《幼学琼林》第四卷则有:“丙吉问牛,恐阴阳之失时。”
牛为耕农之本,“丙吉问牛”是从耕牛的异常想到天气变化,影响农事,影响国计民生的大事,体现一位贤良之臣对天下百姓疾苦的关心。
唐代韩滉绘画《五牛图》上乾隆题诗:“一牛络首四牛闲,弘景高情想象间;舐龅讵惟夸曲肖,要因问喘识民艰。”借用汉代名臣丙吉问喘的故事,表示愿得贤臣扶佐,关心农事,为民为国。
丙吉这个人不简单,他对汉宣帝刘询有大恩,宣帝刚出生五个月,就因祖父的谋反连坐,于襁褓中系狱,到五岁方才出狱,其间丙吉救过刘询的命。据《汉书•魏相丙吉传》记载:“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上亲见问,然后知吉有旧恩,而终不言。上大贤之,制诏丞相:‘联微眇时,御史大夫吉与朕有旧恩,其德茂焉。’”
确实,丙吉不言对皇帝之大恩,真正是汉宣帝口中的大贤之人,其德茂焉。“茂”指美。《菜根谭》中的一句话可以用到丙吉身上:“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丙吉无疑是汉宣帝一生的大贵人。
四、九牛一毛
“九牛一毛”的成语故事出自《史记•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事情是这样的,汉朝名将李陵带兵讨伐匈奴,不幸战败投降,汉武帝听到后非常生气,痛骂李陵叛国,不少大臣也随声附和,中人司马迁认为李陵不是真心投降。而是在等待立功赎罪的机会。汉武帝见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十分生气,以“诬上”罪,下令把司马迁关入黑牢。犯下死罪的司马迁本想自杀,了结自己的一生,但他又想,自己只是一个地位低微的人,即使死了,在皇帝和大臣的眼里,只不过像“九牛亡一毛”罢了。
加之,司马迁是一位胸怀大志之人,他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时的太史令,在他父亲去世三年后司马迁任太史令,他曾“俯首流涕”答应要完成父亲的遗愿和自己发誓要完成一部像《春秋》一样历史大典的决心。正当他开始潜心修史,以承父业之时,却突遭“李陵之祸”。因为诬上欺君当判死刑.当时唯有两条路可免死,一是缴50万钱来赎,一是接受残酷的宫刑。但此时司马迁却坦然自请接受宫刑。因为他欲遂其志,必须选择以宫刑换取生命和时间,幽而发愤,忍辱著书。
所以当司马迁修史之时就不可避免的,必然的和自己的遭遇、屈辱、愤瞒、爱憎、善恶相联系,许多人物传记都寓含着作者的寄托,赋予了《史记》这部书丰厚的内涵,它既是一部通史,又是作者带着心灵肉体创伤所作的倾诉。他在自序中提出“发愤著书”说,实际就是自我写照。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令人概叹的是,与司马迁蒙受的一切,唯“膑足的孙子,失明的左丘”可比。而精神上受到的屈辱更甚,更前所未有。笔者曾经在司马迁诞生地黄河之龙门,想着太史公所受如此之奇耻大辱,偷生以著史记,其高尚人格,坚毅信念让我感动莫名,此间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忍辱负重。
后来,人们便把司马迁这句“九牛亡一毛”简化为“九牛一毛”的成语,比喻极为渺小,轻微,一点也无关紧要。
但就是自认“九牛一毛”渺小的司马迁,忍辱含愤著《史记》,成为一位风骨傲世,卓然讫立的文化巨人。是呀!“高山仰止”司马迁的人生遭遇是不幸的,命运是悲剧性的,但他的巨著《史记》,让我从中读出了满腔血泪的悲愤,同时,也读出了一种积极向上高亢激越的英雄的民族史诗,一部《史记》裹悲愤一泻,蘸尽黄河一万里水泽,也难书写他创造的不世之奇功。
五、牛衣对泣
“牛衣对泣”出于《汉书•王章传》:西汉时,有个人叫王章,他是泰山钜平人,出身贫寒,年轻时到京城长安读书,是太学中的一个穷学生。“初,章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其妻呵怒之曰:‘仲卿!京师尊贵在朝廷人谁逾仲卿者?今疾病困厄,不自激卬,乃反涕泣,何鄙也!’”
用白话文说:王章和妻子住在一所简陋的房子中,家徒四壁,甚至连床和被褥都没有,生活十分清苦。这年寒冬,王章得了重病,王章夫妻只得在地上铺上一层厚厚的草作床,只好盖用乱麻和草编织的像蓑衣一类的东西。这是当时给牛御寒用的,人们称它为“牛衣”。王章蜷缩在牛衣里,冷得浑身发抖。王章以为自己快死了,哭泣着对妻子说:“我的病很重,连盖的被子都没有。看来我就要死去,我们就此诀别吧!”妻子听后不哭了,反而发火,怒气冲冲地斥责他说:“仲卿!你倒是说说,京师朝廷中的那班贵人,他们的学问谁及得上你?现在你贫病交迫,不自己发奋,振作精神,却反而哭泣,多没出息呀!
王章的妻子是个意志坚强又贤惠的女人,她在发怒斥责中带着劝慰,激励丈夫。王章听后,很受感动,决心活下去。于是,在贤妻的照顾下,他的身体竟然一天天好起来。后王章果然功成名就,汉元帝时官至左曹中郎将,汉成帝时又从司隶校尉选拔为京兆尹。
《汉书•王章传》中还有:“后章任官,历位及为京兆,欲上封事,妻又止之曰:‘人当知足,独不念牛衣中涕泣时邪?’章曰:‘非女子所知也。’书遂上,果下廷尉狱,妻子皆收系。”
其妻劝王章“上封事”是指,当时汉成帝的舅父大将军王凤辅政,王章虽是王凤推荐的,但是责怪王凤专权,不亲附王凤。日蚀(太阳出现日食)时,王章不听妻子劝而向汉成帝进献密封的奏章,被召见,向皇上说王凤不可任用,宜改选忠贤。皇上开始接受了王章的建议,后又不忍心撤换王凤。王章由此被怀疑,被王凤陷害,罪至大逆。王章果然死了,而妻子儿女也被连累都遣送到合浦。
王章刚直守节,不畏权贵,甚至不念王凤曾推荐过他,也不亲附权贵,并上封事告状。《汉书》作者班固感慨评价他:王章刚直守节,不度量轻重,因此被陷害遭刑杀,妻子孩子流散放逐,可怜啊!
后来,“牛衣对泣”这一成语,用来形容生活贫穷和困苦。
2021年1月5日于长安龙首苑
朱文杰:1948年生于西安,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西安市文史馆馆员、“老西安研究中心”主任,西安市诗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秦砖汉瓦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城墙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出版诗集《哭泉》《灵石》《梦石》《朱文杰诗集》(上、下卷);报告文学《老三届采访手记》;散文集《清平乐》《拾穗集》 《长安回望》《吉祥陕西》(上、下卷),《邮票上的美丽陕西》,2019年《记忆老西安》(第一卷上下册),2020年《记忆老西安》(第二卷上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