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刚刚过去一周,收取快递成为不少市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不料,烦恼也因此产生。有不少消费者反映,快递员没打招呼就将自己的快递放在了快递柜或者代收点,结果造成自己拒收失败,只能另付快递费,甚至还有人因此丢失了所购物品。调查发现,近年来智能快递柜、快递代收点大量普及。但与此同时,不少人却反映,收件反而没那么方便了,“送得快了,但也懒了”。(燕赵都市报11月19日10版)
消费者的代收烦恼,属于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与以前直接送货上门不同,现在很多快递选择了快递柜或者代收点,方便了快递员,麻烦了消费者。上门取货倒也罢了,有时快递根本就不发或者忘发通知。如果是在网上购物,一般人还会查一下物流信息,然后主动跟踪寻找;如果是亲戚朋友或者其他人从外地寄来的,没有及时沟通交流,那么快件很有可能“在快递点睡大觉”,有的甚至杳无音信。譬如一些年轻恋人爱玩浪漫,喜欢不通知就寄礼品,所谓“惊喜”很有可能“惊出一身冷汗”。
提到代收,快递方面总会讲到一大堆理由,比如说“很多小区都设有门禁”,“有时候客户不在家、电话关机”。这些情况是存在的,但这不是让客户承担损失,更不是快递回避责任的理由。今年开始实施的《快递暂行条例》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当面验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权当面验收。即便不能当面验收,需要代收,也应该收得收件人的认可。
应该说,多数快递还是会短信通知的。但通知,其实还是违规。代收前提,是取得收件人的事先认可,而短信通知是事后行为。正如在单位想要请假,先要打报告,由单位决定是否批假;而不是想要休息,直接一个短信过去,这叫通知不叫请假。现在的快递代收,基本就是事后通知,很少想到先要征求收件人同意。当然,基于一种善良的同情,也鉴于这种现象的频发,很多人只能在无奈中接受。可种种忘了通知、损坏丢失,有的还要“另付快递费”,恐无任何合理性。
围绕解决代收问题,现在目光如炬,基本集中在“最后一公里”,特别是要根据规定进行整肃和惩罚。这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快递“第一公里”对代收也不能袖手旁观。一个市场最大的问题,是好公司得不到奖励,坏公司得不到惩罚。很多消费者其实不满代收现象,但他们没有选择快递公司的权利。这就提醒电商,应该从源头上选择那些信誉好的快递,给市场传递正确的信息,而不是只考虑价格和面子的因素,让“坏公司”浑水摸鱼。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也在“第一公里”,需从源头把关,形成优胜劣汰,而不是劣币污染良币,甚至是劣币驱逐良币。
从“第一公里”上解决问题,更具有根本性。如果说在以前,可能还是一种奢望,那么随着消费升级的到来,已然越来越成为可能,乃至成为现实。消费升级,必然包括服务升级,而服务升级的一个表现就是更加追求消费体验,进入有态度消费阶段。一个经历了“代收烦恼”的消费者,又会作出怎样选择?是不言而喻的事。消费者不仅是自己有可能在购物时对电商提出快递要求,有些电商也会推出不同快递选项,倾向选择“好公司”合作。当快递代收遇到消费升级,遇见有态度消费时,会对当前的快递市场带来一定的,甚至根本性的改变。
(燕赵都市报 乔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