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杂谈 > 杂谈

壁上挂灯风水宝地图片以及壁上挂灯风水宝地案例

编前:

这几天微信上热传的李克强总理在山西运城视察群众赶年集时买“福”字的视频,其卖主不是别人,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遣产山西平阳木版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赵国琦兄,三年前我为了写作文化散文《平阳年画》,专程回老家赴临汾拜访过这位民间艺术传承人,并且文中第八章节也专门写到了他……

——翟敬之

平阳年画

文图/翟敬之

谨以此文献给我早逝的母亲,和现仍在故乡洪洞乡下辛勤劳作的父亲,还有生我养我的那方厚重的晋南平阳大地。

题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1

在北方农村长大的孩子,对于年画大概都不陌生,即便是当下被时代风尚充斥的农村屋舍里,每逢过年时节,或多或少地仍有贴年画的习俗,只不过现在所贴的年画大多是印刷品而已。我这里所说的年画,不是今天的印刷品年画,而是北方传统的木版水印年画,这其中的杰出代表,就是我故乡的平阳(临汾)木版年画。

我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山西洪洞。这方厚土,一方面被世人赞誉为“华人老家”,另一方面也被世人讥骂为“洪洞县里没好人”。其中原因,前者是因为明代的洪洞大槐树移民,这就使得遍布全世界各地的古槐后裔,都把故乡洪洞视为“根”,视为“家”,更视为寻根祭祖的源头;后者是因为国粹京剧《苏三起解》中有句家喻户晓的唱词“洪洞县里没好人”,就因为青楼女子玉堂春的这句哀怨唱词,使得故乡洪洞无故蒙受了几百年的污名。这苏三蒙冤的故事,确实发生在洪洞不假,最能证明此事的,是至今我们县城还保留有当年羁押苏三的明代监狱。但我觉得当年的冤妇玉堂春,骂的是让她蒙冤的洪洞县衙,而不是无辜的洪洞人民,——在苏三被押解往太原时,一路上格外照顾她的解差崇公道,不也是地道的洪洞人吗!所以要我说不管是谁家,锅底子上难免都有黑……就因为这一正一反两个历史事件,历经几百年的广泛传播,使得故乡洪洞的名气大大增加,逐渐成了全国最知名的县份之一。

地处华北的山西,隶属于内陆省份,且其地理位置因山多而交通欠发达,这就使得三晋大地相对比较闭塞,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也比较缓慢,但缓慢并不代表着什么都落后。比如传统民风民俗的传承保存,就比一些沿海发达城市要完善,从文化学意义上来说这却是幸事。

位于晋南的我的故乡临汾,堪称是内陆中的内陆。临汾古称平阳, 东汉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中说:“帝尧氏,始封唐,……及为天子都平阳。”平阳,这块古老神奇的大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其地上地下文物随处可见,被誉为华夏“文化博物馆”和“民间艺术宝库”。临汾,这方被史学家称为“华夏第一都”的宝地,其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人文历史更是横贯古今,这里不仅有仓颉在此造字的传说,诞生过我国最早的诗歌《击壤歌》,还涌出过在元代就与北京元大都齐名的平阳戏曲,更有明清时期称霸全国的晋商和平阳木版年画……

毫无疑问,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但时代的进程绝不是一步完成的,它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如同一个人的成长,需经过婴儿、童年、少年、成年、中年、老年这么个成长次序,不可能从婴儿直接跳到成年。同样,一方地域民风民俗的发展,也须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的故乡晋南临汾的农村,春节绝对是一年农人心中最隆重的节日,当悄无声息的日子一旦进入冬闲,事实上农人就为年事开始忙碌了。

在北方的农村乡下,不管农人的光景过得富裕还是贫困,过年最不可或缺的便是年画。自打我记事起,便隐约记得每年到了阴历十月,我们村冬闲的农人,就开始买纸购颜料筹备印“爷爷像”和裁“挂落钱”了。“爷爷像”便是北方年画之一种,大致有“天地爷像”、“灶王爷像”、“财神爷像”、“马王爷像”、“土地爷像”。每年一到这个时候,白天或者晚上,先是由大人们用祖传的木制刻版,——把各种“爷爷像”的画胚印出来,随后家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大半截小子、上了年纪的老人,就会每人手持一支毛笔,围着一张饭桌或是铺了油布的炕头,蘸着盛在碟子里的各种颜料,往往一家人一边谈笑风生,一边一笔一笔分工且仔细地,填充在“爷爷像”的各个部位。就这样在大家还不曾注意的工夫,一张颜色明快鲜亮的“爷爷像”便完成了。如此循环的劳作,一晌或一晚上,总有上百张的“爷爷像”完成,待时间长了积攒的张数多了,日月一进入腊月年集,或批发出去或自个设摊儿零售,家家总会有一笔不小的收入进账。

生活在这样家庭的孩子,最初对年的感受和对美的认知,往往都是从画“爷爷像”大红大绿的颜色开始的。这些最朴素的民间色彩,不仅丰富了农人寄托各种寓意的“爷爷像”,更无意中给农家的孩子——上了人生第一堂美育课。

2

作为地道的农家子弟,起初我对于年画的认识,是断然不会上升到文化层面的。在我质朴的乡人心中,年画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时才贴的画。每年的年底,不管是谁家的屋里头,按照北方一辈辈传下来的习俗,过年家里总是要换新的,而张贴新买的年画,则成了过年换新的主要内容之一。就因为有了这样的习俗,那一张张只有腊月里赶年集,才能挑选购买的大红大绿年画,便如同了过年家家户户贴春联一样,被主人精心安排地贴在了自家的屋墙上。它们不仅美化了农人的居住空间,更代表了春节的喜庆与祥和,同时也寄托了农人对新的一年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其实,我真正对平阳年画的关注,并不是在故乡时,而是我来京工作以后。原因是我一直从事传统书画媒介的编辑工作,这就使得我要接触不少书画艺术家。有时工作闲暇,当艺术家们客气地问询我老家是哪里时,我都会不厌其烦的一一告诉他们——山西洪洞。随后,这些艺术家绝大多数的不仅会向我打听大槐树,还会同我说他家这一姓氏,也是明代从洪洞大槐树移民到某某省某某地。一旦有了这一共同话题,从心理上来说,我们彼此就成了精神意义上的老乡。由此,这些艺术家老乡同我攀谈的话题,就不仅仅局限于大槐树移民,我们往往谈着谈着,话题会由洪洞跳跃至临汾,最后有可能蔓延至整个山西的文化。当谈到临汾时,总有不少的艺术家老乡,会同我聊起平阳木版年画,甚至还有人特意向我打听并嘱咐——通过老家的熟人,看能不能找到印刷平阳木版年画的老版,他愿意出高价收购。起初,偶尔有一俩个艺术家,把平阳木版年画作为话题向我提起,我还真没在意。当随着时间的推移,向我打听平阳木版年画的人,居然越来越多,这时候我就不能不关注——老家这昔日辉煌的文化现象了。

于是,我就开始刻意的收集关于木版年画方面的资料,慢慢地随着资料的丰富和阅读,我逐渐对木版年画的发展有了了解。所谓树有其根,水有其源。要想深入地了解平阳木版年画,就必须了解这朵民族艺苑奇葩的发展史。

木版年画,又称民间张贴画,为古代年画的始祖。木版年画最早产于何地?专家学者都认为它肇始于黄河中游山西中南部的平阳府,也就是现在山西省的临汾、运城一带。

1998年,在临汾市尧庙乡下靳村,发掘的至今4500至5000年的古墓群遗址、襄汾县陶寺墓群遗址中出土的彩陶片、玉器、彩绘木案,特别是蟠龙纹陶盘,说明远在上古之时,平阳就有了雕版彩绘技术。《尚书•尧典》中有“象以典刑”,说舜把五种刑罚标画出来,广为宣传,对百姓进行教育,同时,还发明了用树脂油作漆作岩画。

春秋战国时期,平阳已经有了雕版刻印技艺。1954年、1958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在临汾地区的洪洞县坊堆村,发现有商周时期的羊甲骨文片,上面有朱红文字和针形刻画的象形符号。上世纪60年代,在临汾地区的侯马考古发现的铁线篆文《庚儿鼎铭》、朱砂笔写于石片上的《盟书》,以及在新田晋国遗址出土的古铜印章,都足以证明当时平阳雕印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

晋人王嘉撰《拾遗记》中说:“尧在位七十年,有鸾雏岁岁来集”,“有痫支之国献重明之鸟”,“状如鸡,鸣似凤”,“其未来之时,国人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则魑魅丑类自然退伏。今人每岁元日,或刻木铸金,或图画为鸡于牖上。”有考古发掘的实物佐证,和详实的文献资料记载,平阳为木版画“源头始祖”便昭然自明了。

相传在西晋末年,刘渊起兵反晋,建汉称帝,建都平阳金殿镇时,民间艺人已用木版雕印佛经和刘渊的行文令。《二十五史补编•补五代史艺文志》中说:“雕板书固肇于隋,行于唐,扩于五代,精于宋。”至北宋时,平阳已成为我国北方的雕印中心,金、元时期的平水版印刷十分有名,《赵城金藏》(发现旧藏于洪洞广胜寺)、《玄都宝藏》、《南丰曾子固先生集》、《刘知远诸宫调》、《丹渊集》、《通鉴节要》和木版水印画《隋朝窈窕呈倾图之芳容图》、《东方朔盗桃》等闻名世界的艺术珍品,皆出于此时。同时,今人还搜集到五代至宋初,北方平阳雕印的佛经书籍和佛图版画《文殊菩萨佛图》(五代后晋)、《佛说北斗七星经》(北宋雍熙三年)、《佛说炽盛光降发曜官房宿相图》、《药师琉璃光佛图》、《神农采药图》,足以证明当时平阳木版雕印技艺已相当成熟,这些木版雕印的图书字体清晰,图形优美,刀工有力,线条流畅,堪称珍品佳作。此后,元、明、清各代,都有发展,民间艺人称清时为木版年画的黄金时代。

难怪《中国古代印刷史》称平阳民间木版画为年画的“始祖”,《中国版画史》更有“版画之头,平阳启之”的记载。

3

那么,我们不仅要问,历史为何会选择古平阳:作为中国古代木版年画的“源头始祖”呢?

这是因为我的故乡平阳,是我们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方厚重的黄土地,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物产丰富,古时盛产棉、麻、竹、梨木、枣木、核桃木等,这些物产都是用于造纸、雕版的最佳材料,从而为平阳木版雕印的发达,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这方厚土,自古以来就人文荟萃,崇文重教,读书风气极盛。在民间,昔时不少人家的门首上,都镌刻或张贴着“耕读之家”、“耕读传家”门额,有钱人家更是素有藏书习惯,“家置书楼,人蓄文库”就是民间重文时尚的反映。

由于历史的种种厚爱,随着隋、唐雕版印刷术的兴起,古平阳以雕印佛经和佛像开始,大量地印制书籍、插图。平阳真正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文化中心,得益于宋金时期一次重要的历史机遇。从草原崛起的女真人,带着他们彪悍的马队跨过黄河,攻下了北宋的首都汴梁,除了俘虏了徽、钦二宗,还向宋庭索取杂剧、书画、弄影戏、小说、嘌唱、弄傀儡、打筋斗、弹筝琵琶、吹笙等艺人一百五十余家,令开封府押赴军前,然后带着这些“战利品”,又转身回到了黄河北岸。他们把这些被掳掠来的大量工匠艺人迁到了平阳,为了便于管理,女真政权还在这里设置机构,管理民间的书坊商铺,使平阳成为了金代雕版印刷的中心。平阳成为印刷中心,实际上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这里盛产优质的白麻纸。平阳白麻纸,为雕版印刷最佳材料,对平阳雕版印刷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用其书写契约、文字、经书之类,千年柜藏存贮,不霉不烂,湿水干燥后复原,平阳麻纸历来作为贡品,每年进贡皇宫,称为“贡纸”,历经元、明、清各代不断。

有了以上各种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古平阳成为当时全国雕印及经史书籍发行中心,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选择。昔日发现并旧藏于临汾洪洞广胜寺著名的佛教大典《赵城金藏》,就是金代平水系刻制的中国第一部木刻版汉文大藏经(注:《赵城金藏》共7000卷左右,约6000万字,682帙,每卷卷首印有《释迦说法图》一幅。)至宋代,平阳木版年画由宗教物,转变为反映世俗生活的民间商品,而成为独立的画种,并且通过木版印刷广泛传播。其间,宫廷画师和民间画师相互影响,尤其是山西的本土画家,为平阳木版年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如北宋时的知名画家王拙、王居正(永济人)和高克明、杨威(绛州人)等人,他们善画道释人物,并且由于熟悉农村生活,创作了许多民间喜爱的民俗性年画。其中有王拙、王居正的《纺车图》和杨威的《村田乐》。据传,杨威的《村田乐》画艺高超,在艺术水平上高于当时宫廷画院的画工的技艺,不仅为民间广大群众所喜爱,且为画院画工所青睐。这些绘画高手游走于宫廷和民间,不拘题材,自由创作,深刻地影响了平阳民间木版年画艺术,使之更加成熟和完善。

元帝国建立不久,有“帝师”之称的宰相耶律楚材,请立编修所于燕京,以经籍所于平阳编集经史,再一次强化了平阳作为文化中心的地位。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北方除京城大都以外,以平阳为文物最盛之地也。”有洁白柔韧的麻纸,有坚硬的枣木刻版原料,有成熟的工匠,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和繁荣的市场,平阳的木版年画迅速的繁荣了起来,并通过便利的交通传到了各地,成为了当时炙手可热的艺术珍品。

其后,许多平阳木版年画的内容,逐渐自然地融入了自《诗经》以来的古诗词意境。达官显贵家的中堂画、贡笺的内容,多用于教育后人,显示祥和吉庆,富贵荣华。这种习俗慢慢也影响到民间,“昔日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到明清年间,由于文人雅士加入木版年画的行列,把他们的情趣和民众的期盼相融合,平阳木版年画就更有文化韵味了。

不可否认,平阳木版年画有其特殊的地域性。山西晋南一带的传统平民的土木房、砖瓦房、四合院,达官显贵的连进院,在全国传统民居中是不多见的,或者说这种传统民居形式,是从平阳传向外地的。平阳一带的地理环境,适合于修建土窑洞、砖窑洞、地窑院、下窑上房院,这都是当地居民所建的一种特殊的民居群。特殊的水土和民居,影响了这里民俗的殊异,因山区、丘陵川谷相阻,不同的生活条件,使人们对建筑的室内外装饰,有着不同的习惯与要求,多种多样的民俗风情,使平阳木版年画必然要适应当地的经济生活、精神文明需求而显示出其独有的特色。

往往历史中的实际情况是,每年从农历腊月到来年正月,民间村村镇镇的农人要大闹社火,悬挂灯笼,要送“灶王爷”,接“天地神”,这就出现了许多灯画、拂尘纸画等平阳独有的画种。灯画在现代影视产生前,民间农人是作为土戏来观赏的,而拂尘画既有观赏价值,又有“拂尘”的实用价值。作为年画,民间年节布置庭院、厅堂、居室,平阳人家从院落到居室内外,门窗、粮囤、面缸、碗柜、牛棚马厩等不同器物上均可张贴。中堂画、大贡笺,一般张挂在厅堂正壁,两边配以条屏或楹联,居室多在炕面张贴屏条,内容有四条一个主题的,有一图两条的,或春兰秋菊夏荷冬梅、四君子,或四美人、四进士、四武人等等。门首或橱柜贴拂尘纸,院中照壁贴贡笺或福字大斗方;门外挂灯,灯上出现灯画,衣柜、粮囤上贴方子,都印有吉祥如意,红火热闹,出口吉利,合人心意的年画。

4

故乡的平阳木版年画,之所以能够如此的辉煌发达,除了以上原因外,还同古平阳的戏曲发达有着密切的关系。

平阳号称中国“戏曲的摇篮”,从元代开始,平阳就成为杂剧艺术的中心。“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郑光祖就是平阳人,关汉卿也有其为河东人的记载。元代著名的杂剧艺人中都秀,也活动在这一带。洪洞广胜寺的那副著名的元代戏曲壁画,就记载了当时的演出盛况。现在还屹立在平阳(临汾)境内的魏村、王曲、东阳村的元代戏台,都雄辩地证明了昔日戏曲活动的繁荣。

蒲州梆子(蒲剧)的故乡和发源地,均在山西中南部的平阳一带。其传统剧目达四百多个,上至宫廷生活,下至民间悲喜,远至神话传说,小至民间故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它不仅充实了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是历代民间文化教化民众的重要范本,更为民间木版年画的创作发展,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故乡平阳昔日戏曲的繁荣,从历史资料的记载看是一定的,但就从现在的情况去猜测,唱戏这样的大事,也不是天天都有。对于农闲翘首期盼、念念不忘想看戏的晋南乡民们,和戏班儿走南闯北的时间差,让了解民俗民情的版画家们,找到了自己的创作发挥空间。于是,在灯画、条屏、拂尘纸等不甚严格的形式里,不登大雅之堂的戏曲,便出现在平阳年画中了。

以戏曲为题材的平阳年画,其作品之多,造型之丰富,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得感谢昔日聪明、睿智且了解民俗民情的版画家们,是他们用手中的画笔和刻刀,在思戏、盼戏、想戏的日子里,将动态的戏通过木版年画变为了静态的戏,变瞬间的美为永恒的美,让木版年画与传统戏曲交相辉映,形成了一个长达几百年的民间艺术圈。

就这样,繁荣的戏曲艺术,自然而然并堂而皇之地走进了版画世界,不仅热闹了世俗生活,同时也充实丰富了版画内容。平阳木版戏曲年画的表现内容十分广泛:《打金枝》、《少华山》、《访白袍》、《黄鹤楼》、《高平关》、《西厢记》、《白水滩》、《卖水》、《美人图》、《三家店》、《通天犀》、《二度梅》、《三进士》……这些被改编成的戏曲年画,有的一图一剧,有的一剧多图,有的浓缩一个场景,有的像连环画一样依次展开。而其中所表现的故事,又大都是以当地发生的历史事件、民间传说为主,这就更增加了它的地域性特色。这些平阳戏曲木版年画,一般以灯画、条屏、拂尘纸横披等形式出现。其艺术特色正像山西民间美术专家王永豪先生所言:“……偶见之,似觉寻常,若仔细品摩,却自有其不凡之处。

历史的现实长河里,在平阳人嗜戏如命的戏曲舞台场面中,人物的喜怒、唱做的瞬间、功架的张弛、起程的动感,都被版画表现了出来。遍观这些珍贵的平阳戏曲年画,其特别能引人入胜的,便是人物(角色)造型的准确得体与形象的生动传神,即我国古代论画者所谓的寓“神”于“形”中,而“形神兼备”。正如王永豪先生在他的《中国晋南戏曲版画》一书中所说的:“画家似乎把戏中有关角色应具备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等一整套传统表现技艺,通过巧妙的构思、精湛的绘技,用画笔与雕刀,神情逼肖,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使观者犹有观其画如见其戏,听无音恰似有声的感觉。”“在画面布局上,它突破了舞台艺术的局限,把传统的戏剧人物、情节、背景和传统小说、民间故事、现实景物有机的结合了起来,使之相得益彰。它们夸张的造型充满了漫画的情趣,不仅是珍贵的美术品,而且还是研究戏曲史的重要资料。”

如此娴熟的技法,如此众多的剧目,如此丰富的表现,足可以说明这戏曲木版年画,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和创作的惊人的数量。看着这些贴在墙上的戏剧,耳边仿佛响起了戏场上铿锵的锣鼓和悦耳的丝弦,那神思也就飘荡了起来。毫无疑问,对于单调而艰辛的农家生活来说,这种瞬间的享受,真好比夏夜里的一阵清风,可以消解满身的疲乏。

5

那么,传统平阳木版年画的制版及制作程序,又是如何完成的呢?

我根据查阅的相关资料,现整理如下:

平阳木版年画制版需要的工具——

刻刀:大号、小号。  

木板:传统年画使用枣木、梨木板。

颜料:传统木版水印颜料,有些需要自己调制。

胶片纸:描样时使用。  

文房四宝:画图使用,配有相应笔帘、笔洗等。

棕刷:印刷时使用。

平阳木版年画制作工序与步骤——

  

壹:画样。

贰:描样。在胶片纸上描出黑线稿。

叁:拓样。把打磨好的木板刷上红颜料,颜料晾干后将木板刷湿。将画好的黑线稿贴上,线条拓印到木板上。

肆:雕刻。将红色部分全部刻掉,留下黑色线条部分。

伍:涂墨。把刻好的木板均匀涂抹黑墨。

陆:印刷。将麻纸(或宣纸)轻轻放到涂墨后的木板上,用棕刷平均用力轻刷纸面。

柒:上色。根据自己的创意,为印出黑线条的年画上色。

捌:完成作品。

作为一门古老的工艺,平阳木版年画的制作程序相当讲究。首先根据年画的形式、内容选择一块合适的主版,把上好的麻纸(或宣纸)裁成尺寸不一的纸块,然后再把选好的线条版均匀地刷上一层墨汁,把麻纸轻轻地铺平放在木版上,用一个特定的刷子来回反复推压,这样一幅图案清晰的木版年画就基本完成了。

制作平阳木版年画,通常从大的分工来讲有三道工序:第一是画工;第二是雕工;第三是印刷。在这三个大的工种下,还有小的工种,比如手绘、填色、装裱。具体到版画作坊的实际操作中,首先是画稿子,画稿子通常由作坊的负责人来指派画工,客户要什么样题材的东西,由画工来起草画稿子。刻工对画工也有很多要求,这是与印刷工艺的制约有关,一般要求刻版的线要直率、简洁、少拐弯,多流畅的线,细部表现要精准,精确,这样便于刻工不至于走偏了,这是第二点;因雕版在后期印刷过程中会有磨损,磨损会造成木版损耗下沉,这就要求刻工在刻版的过程中刻刀要保持抖刀立线,版上下一样宽,磨损后使这个版达到平整,再磨损也依然能保持原有的风格。

6

昔日,故乡平阳木版年画鼎盛时期的辉煌,我们注定无法想象得出来,惟有借助文本史料的记载,和民间版画艺人、收藏者口头相传的遥远记忆,才能让我们感知到历史深处曾经的繁华。

版画收藏家崔晓东:平阳木版年画,在其兴盛时期带动了整个周边,不单单是平水和临汾,它带动了洪洞、襄汾、曲沃、霍州、新绛、稷山、河津、侯马等等一大片区域,可谓家家户户都有作坊,当时在经籍所鼎盛时期,就是基本上一个镇上有很大一批人,大家都是靠这个制版印刷来维持生计。整个全国的北方地区,当时的典籍、书籍的出处多数都靠这些。那么,当时没有技术的人做什么呢?他们靠做运输、贩运来维系自己的生活,这就使得他们的生存状态以印刷为中心了。到平阳木版年画繁荣时期,它的产量十分得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几乎是当时家家户户不止一对门神,北方地区有多少人,它就印多少门神、多少幅年画。

明末清初,平阳木版年画进入了鼎盛时期,当时仅临汾城内就有“益顺”、“德隆”、“兴昌”等多家画店;洪洞县城内的瑞兰斋、天泰成画局;曲沃县的同成纸局,常年都雇佣很多工人印刷木版年画。据统计,明清时期临汾及周边地区有大小作坊百余户,每年印刷发行木版年画共计有近1亿张。有如此规模的画店和生产数量,使平阳逐渐成为了遍及晋南的北方雕版中心,产品远销华北、西北、东北等地。据记载,仅绛州南关的“益盛成”,每年的印销量就要高达十几万份。旺盛的市场需求,直接刺激了工艺提高,也催生了各画店之间的竞争。

平阳木版年画,一直保持着明清时代的古朴风格,它传承着中国真正民间年画的根本,它没有去产生变化,它依然保持着乡土气息,依然保持着大众接受的民间风格:不仅造型粗犷,而且色彩浑厚浓重。我想,这是它能够保存并流传下来的根本原因。

版画家宁积贤:当时的平阳木版年画店确实很多,比如有些画店上面写有“同裕成”、“益盛成”,还有某某画店、某某局,这都表示这些画店的名牌、牌号,所以当时在我们临汾城里,鼓楼东街、贾安街一条街上最少有七八家,最多有十来家,包括摆地摊的就更多了。每年一进入腊月,摆地摊的在这一条街上,十步八步远就是一个地摊,所以当时很兴盛,画店也是为了弄出自己的名牌,所以画上把鼓楼东大街、贾安街都刻在上面,这样文图并茂,让人们感觉到一来显示节日气氛,再就把自己的品牌宣传出去了,就是做广告,也有比赛和竞争的气氛。当时鼓楼东街的木版年画以拂尘纸为主,贾安街以门神门画为主,所以互相之间既有分工又有竞争。

至迟到清初,平阳木版年画的艺术成就,日臻完善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门神无疑是艺人们最拿手的品种,他们刀下的尉迟恭和秦叔宝,造型饱满魁梧,色彩鲜艳明快,对比强烈,刻线流畅生动,加上铠甲、靠旗、头饰、兵器,整个构图给人以顶天立地、威武正义的效果;人物的神态则豪放而和蔼,充满了信任感和亲切感,它已不是一般的偶像崇拜,也走出了实用范围,而成为了一种纯粹的审美,甚至成了年节必须请到的家里坐一坐的亲戚。

我们的平阳木版年画,和我们当地人的性格相符,比较豪放,比较粗犷,不像一般南方的木版年画,还有天津的木版年画,它就比较纤细一点,我们这的年画和蒲剧一样,线条粗犷,颜色更加鲜亮,就同临汾的威风锣鼓一样,给人一种豪放、粗犷的感觉;它的风格稚拙、厚朴、粗犷,和其它地方的木版年画有区别。这种区别是既像又不像,因为都是年画,我们有当地人的特点、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使他养成画出画的感觉——比较奔放粗壮有力。

7

说到故乡的平阳木版年画,就不能不提闻名世界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蓉图》和《义勇武安王位图》,这两幅昔日由“平阳姬家”和“平阳徐家”创作的木版年画艺术珍品,足以代表故乡平阳木版年画的最高水平。

话说1908年,一支神秘的驼队,深入到内蒙古深处的一片沙漠里,这里分布着一些古代的废墟,当地人称黑水城,传说这里埋藏着无数的稀世珍宝。驼队的领队,是一名叫做科兹洛夫的俄国退役军官,他挖到了十多箱古代文物,全部运往俄罗斯。第二年,科兹洛夫再次来到黑水城,在一座佛塔中,他几乎挖出了一座古代博物馆,包括无数的佛像、佛经和两幅精美的木版年画,其中一幅是《义勇武安王位图》,另一幅是《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又名《四美图》),在上面能清晰地看到“平阳姬家刻印”。

5年后的1915年,日本帝国大学狩野直喜博士,在俄国看到了这两幅平阳木版年画,赞叹其为稀世珍品。这就是被世人公认为世界存世最早的民间木版年画《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蓉图》(现藏圣彼得堡博物馆)和《义勇武安王位图》(现藏圣彼得堡博物馆),日本的学者植田寿藏和那波利贞,分别先后撰文介绍,发表在《艺文》杂志大正五年(1916年)三月号上和《支那学》杂志五卷一号(1929年),题为《柯兹洛夫氏发现南宋时代版画美人图考》。

此外,中国学者还在前苏联列宁格勒,发现了另一幅《增福相公图》,在西安碑林发现了彩印本《东方朔偷桃图》,这四幅作品为金代作品或类似金代作品,乃是我国民间木版年画的经典。

《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蓉图》(又称《四美图》),高57厘米,宽32.5厘米,图中四个美人,锦衣绣裳,窈窕淑美,意态娴雅,眉目传神。在造型上,取静中有动的态势,神态俊美丰腴,顾盼有姿,衣纹以流畅的长线条疏密有致地斜向飘动,似有“吴带当风”的韵致。从形象上看,图中刻画的是汉代与晋朝著名的四个美人,即:汉代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晋朝的绿珠。飞燕和绿珠在前排,一位侧身袖手,一位手持花束,后排左边持扇者为东汉史学家班姬,右边手捧诏卷者为王昭君。四美人身份不同,但都雍容华贵,光彩照人,相互之间呈呼应之势,人物与背景的山石栏杆,形成曲线与直线的对比,更强化了四美的优姿。全图以宋装的形式刻画出“天头”、“地头”、“惊燕”的鸾凤缠蔓纹样,其画面除刻有标题“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蓉”外,还有“平阳姬家雕印”字样。

《义勇武安王位图》刻画的是三国时的关羽,关公神色庄严,侧向握拳,稳坐虎皮椅,四周武士擎刀持旗,人物衣纹流畅多变。背景苍松掩映,祥云缭绕,整幅图气氛肃穆,表现出关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英雄气概。在构图上,呈稳定的三角四边方式,中心人物突出,全图稳中求变,看得出创作者的独具匠心。图中右上角标有“平阳府徐家印”字样。

8

现如今,在我的故乡临汾,一提起平阳木版年画的传承和发展,就绕不开赵大勇、赵国琦祖孙二人。

当上世纪多苦多难的岁月,熬到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占领了临汾,此时的平阳木版年画大受破坏,临汾、洪洞、襄汾、新绛一带木版年画的作坊,多被烧毁几近绝迹。新中国成立后,民间年画作坊恢复极少,我省的美术工作者,曾为木版年画的恢复做过大量工作。晋南的美术工作者赵大勇、宁积贤等人,在广泛收集原存的旧木版年画的基础上,于上世纪50年代酝酿筹资,恢复平阳木版年画的生产。但至此,平阳木版年画的“元气”,始终都没能恢复过来。看着平阳木版年画的窘境,当年二十多岁正是血气方刚青年的赵大勇,遂立志挑起了拯救平阳木版年画的重担。这位守护民间文化瑰宝的老人,一路风雨,一路坎坷,为此整整奋斗了六十年。

赵大勇生在一个民间艺术之家。他的曾祖母、祖母、姑妈、母亲等都是民间艺人,流传于晋南的民间剪纸、刺绣,作画,她们样样精通。赵大勇就是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长大的。当他七、八岁时就拿起剪刀,操起画笔,跟祖母学剪纸、作画。当年,老人们制作木版年画的一招一式,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十九岁那年,赵大勇师范毕业,被临汾县文化馆录用。这为他日后穷尽一生,传承木版年画事业搭建了重要平台。

痴迷于木版年画的赵大勇,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走上了搜集、传承木版年画的漫漫之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故乡临汾的交通极不发达。为了搜集木版年画,赵大勇迈开了两条腿,一年四季奔波在晋南大地。那个时候,能坐个马车,骑个毛驴就算是“享大福”了。大部分时间,他是靠着两条腿走,鞋子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这些都见证了赵大勇老人:昔日为搜集木版年画,而付出了种种艰辛。

为探寻木版年画的历史发展。赵大勇每到一地总是挨门挨户的搜寻,生怕丢掉一张“宝贝”。有一年,他到襄汾县河西调查“平水版”的历史渊源。在贾罕村一位民间老艺人家里,发现了印有“盘瓠”故事的两幅年画。赵大勇眼前一亮,从这幅画里,他看出了明、清时期这一地区:举办结婚喜事时的风俗习惯,用此画借喻“早生贵子”。他用所带的干粮和一双未上脚的鞋子,换下了这两幅画,才使得这罕见的“平水版”,侥幸地逃脱了灭绝的命运。

八十岁高龄时,赵大勇老人年衰体弱,已不能下乡去搜寻木版年画了,但他仍放心不下这项毕生挚爱的事业。有一天,不知他从哪里得到一条消息,说是尧都区有一位来先生,手里藏有一套珍稀的平阳木版年画。他坐不住了,叫上孙子,开上车就走。在来先生家里,他仔细欣赏、品味了这组八件套的以戏剧故事为题材的平阳木版年画。凭着多年对木版年画研究的经验,赵大勇老人惊喜地发现,这组年画生产于清代中期,是当时流行于襄汾一代的“戏出”灯影画,工艺水平极高,在临汾尚为首次发现。这组年画对研究晋南木版年画、戏剧发展史和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看着画面上的《杨门女将》、《黄鹤楼》、《三打白骨精》等栩栩如生的形象,赵大勇老人两眼放出了光芒,并产生了收藏此套画作的强烈愿望,只是由于来先生对这组画太喜爱了,几经协商不成。赵大勇老人只好让孙子按下了快门,把图片放大,存在电脑里,用来进行欣赏和研究。

赵大勇老人辛劳了一辈子,搜集到的木版年画已有两千余张。其中,清代“康乾盛世”至辛亥革命前的年画珍品有四、五百张。这些传世之宝,全都堆积到一间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小库房里。为了使这些珍遗的文化遗产为更多的现代人认识,使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赵大勇老人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建一所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他多次召开家庭会议,反复讲解建立博物馆的巨大意义,终于统一了全家人的思想。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举全家之力,分两次建成了现为600平方米的“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这是山西省首家,也是唯一的一家民办木版年画博物馆。

进入七十岁以后,赵老把精力集中到了对木版年画的学术研究上。经过数年的“爬格子”,他先后编写出版了《尧都平阳与尧、舜、禹》、《平阳木版年画选》、《平阳新年画选》等八部书籍和数篇论文。为平阳木版年画的保护和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其“一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2008年,平阳木版年画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赵老把牌匾悬挂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满含着喜泪,一遍又一遍地自言自语:“木版年画的春天就要来临了……”

赵大勇老人的孙子赵国琦,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的幼年时期,不像现在的娱乐业那么发达,可以整天在儿童乐园里疯。小小年纪的他,没什么好玩的,就和爷爷泡在木版年画的作坊里。兴致来了,有时候也涂几笔,画得倒是像模像样,常常受到爷爷的夸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木版年画的兴趣越来越浓。为了使自己飞得更高,在爷爷的支持下,赵国琦北上太原一所高等艺术院校,专攻工艺美术专业。整整三年,他遨游在书籍的海洋里,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忙活在实习车间里,掌握了复杂的操作技能。毕业后,他回到了临汾,决心在木版年画的领域里大现身手。

在爷爷的调教下,赵国琦的手艺越来越纯熟。他起五更,睡半夜,痴迷于木版年画的艺术创作。转眼间,二十五年过去了,他的木版年画创作,取得了令人仰慕的成绩。《新版武门神》、《新版文门神》、《春节财神》和《伟大领袖毛主席》等一系列木版年画作品,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好评,引起了同仁们极大的关注。

尤为可喜的是,现今平阳木版年画已漂洋过海,不仅为国际社会所接受,而且还融入了西方的文化价值观。2009年,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一位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的澳大利亚小伙子威恩•科罗斯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木版年画的发源地——临汾,亲身感受这门神奇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一幅幅美轮美奂的雕版年画让他大饱眼福。尽管小伙子一路走来,花费不薄,但他还是满怀喜悦。他对随行的翻译说,真是大开了眼界,这一趟,值!值!值!

“木版年画的春天就要来临了……”但愿赵大勇老人的心声能够实现。

9

在中国人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最重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它不仅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结束,也是人世间四季更迭的一个段落。当阳光从南回归线开始,又一次照临大地的时候,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希望也就接着升起在中国人的心里。有意思的是,这个时候在我们北方,却还是昏暗萧瑟的冰雪世界。在这个叫做年的节日里,却还远远感受不到春天的温暖,也许正因为如此,故乡的人们,便赋予了平阳木版年画大红大绿艳丽明快的色彩。

遥想当年,正是这些红红绿绿的木版年画,装点了严寒包裹下的北方村落,在冬天的尽头,先于自然一步让人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正是这些威武的门神,吉祥的中堂,红红的窗花,亲切的灶王和响亮的鞭炮一起,渲染了节日的气氛,点缀和表达了人们快乐的心境。从这个意义上讲,故乡的平阳木版年画,实在属于人间的春色,也是人造的文化的春色。昔日平阳大地所生产的木版年画,不仅造福于三晋汾河两岸,也把这春色送到了北方的千家万户。

而今,日月轮回,光阴飞逝。和许多诞生在农业文明中的传统工艺一样,故乡的平阳木版年画,终于在现代的进化大门前停下了自己的脚步。现代印刷技术所支持的招贴画,接过了祖宗画工们手中的火炬,以更加亮丽的色彩,装点着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但我们在它们身上,却不难看出古老的平阳木版年画所遗留的血脉和影响。

那些温暖过中国人的色彩和图案,必将沉淀为一种审美精神,长久地伴随着我们日益美好的生活。

2015年春节动笔

2017年10月10日

定稿于北京上庄翔山居

作者简介:

翟敬之,原名翟志刚,1979年生于山西洪洞,嗜好传统文化,工书法。2004年末开始写作,发表有散文、随笔、小说多篇。现居北京。

想看更多好看的小说,请来

28读书网

,让你从此告别书荒!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壁上挂灯风水宝地图片,壁上挂灯风水宝地案例,什么叫壁上挂灯风水宝地图片,江津壁上挂灯风水宝地图片,高要壁上挂灯风水宝地”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