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小编为嵩阳书院的历史沿革撰写,主要解答关于嵩阳书院的历史沿革的相关疑惑,以下是正文。
嵩山书院的历史沿革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以圣地之后,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为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僧待多达数百人。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宋仁宗景祜二年(1035年),名为嵩阳书院,以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明末书院毁于兵火,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1750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2000多册。清代末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经历千余年的书院教育走完了这的历程。但是,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载入史册。
嵩阳书院从五代后唐开始讲学,先后拥集过一大批著名学者。嵩阳书院因为有了他们次第主讲而声名大振,对中原文化教育的传播和振兴,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兹举例简述如次:庞式,五代后唐进士,清泰年间(934-936年)在嵩阳观聚课生徒。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韩维(1017-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陕西夏县(今属陕西省)人。吕诲(1018-1089年),字献可,河南开封人。范纯仁(1027-1101年),字尧夫,北宋大臣,范仲淹次子。程颢(1032-1085年),字伯淳,后人称明道先生,俗称大程。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后人称伊川先生,俗称小程。颢、颐系同胞兄弟,合称二程。杨时(1044-1130年),字中立,南剑将乐人,为二程弟子。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世称朱文公。高仲振,字正之,辽东(今辽阳市)人。张潜,字仲升,武清(在今天天津市西部)人。王守仁(1472-1528年),字伯安,余姚(今属浙江)人。湛若水(1466-1560年),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今属广东)人。耿介(1622-1693年),字介石,号逸庵,登封城人。汤斌(1627-1687年),字孔伯,又字荆岘,号潜庵。睢州(今河南睢县)人。王泽益,字体让,号澹庵。河南新安县人。高一麟,字玉书,号矩庵。河南登封人。董以威,字惠夫,号石斋。河南巩义市人。席书锦,汜水(今河南荥阳市)人。
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圣地。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为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僧待多达数百人。隋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高宗李治游嵩山时,闭为行宫,名曰“奉天宫”。五代后周时(公元951-960年),改为太乙书院。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名为嵩阳书院,此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宋初,国内太平,文风四起,儒生经五代久乱之后,都喜欢在山林中找个安静的地方聚众讲学。登封是尧、舜、禹、周公等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据记载,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号称“二程”的程颐、程颢在嵩阳书院讲学10余年。名儒景冬,曾就读于嵩阳书院,中进士后,曾九任御史。从此嵩阳书院成为北宋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 嵩阳书院是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司马光、范仲淹曾在嵩阳书院讲学,且司马光巨著《资治通鉴》的一部分是在嵩阳书院撰写。明末书院毁于兵火,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1750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2000多册如《朱子全书》、《性理精义》、《日讲四书》九经等。清代末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经历千余年的书院教育走完了科举历程。但是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载入史册。康熙辛卯年,全省在开封选拔举人,录取名额一县不足一人,但登封就中了五个。清高宗弘历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十月一日游嵩阳书院时曾赋诗以赞。嵩阳书院经历代多次增建修补,书院内建筑布局保持着清代前的风格,现存殿堂廊房五百余间,由五进院落组成,院中有先贤祠、先师殿、三贤祠、丽泽堂、藏书楼、道统祠、博约斋、敬文斋、三益斋等建筑。首为先师祠,供奉与书院有关的先师先贤,其后为讲堂,讲堂后为道统祠,最后是藏书楼。两侧配房原为“程朱祠”、书舍、学斋等。院内廊房墙壁上镶嵌有历代文人墨客题字,其内容书法各具特色。西偏院有清代嵩阳书院教学考场部分建筑。 1936年9月,蒋介石先生赴洛阳做五十寿辰之先,来到嵩山游览,随行商震、张静愚、钱大钧等人。游嵩阳书院时,见此处群山环绕,环境幽静,唯近处山野水源缺乏,当即命河南省建设厅长张静愚调机井队,在嵩阳书院内凿一眼百米深井,名为蒋公井。这是嵩山有史以来的第一眼深机井,现存完好。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5日,嵩山古建筑群,包括嵩阳书院作为河南省唯一一处独立项目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9年,古老的嵩阳书院再放华彩,成立郑州大学嵩阳书院,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国学文化做出新的贡献。2010年3月9日,嵩山历史建筑群是2010年国务院确定的中国唯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2010年8月1日,嵩阳书院作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子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以圣地之后,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为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僧待多达数百人。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宋仁宗景祜二年(1035年),名为嵩阳书院,以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明末书院毁于兵火,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1750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2000多册。清代末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经历千余年的书院教育走完了这的历程。但是,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载入史册。
嵩阳书院从五代后唐开始讲学,先后拥集过一大批著名学者。嵩阳书院因为有了他们次第主讲而声名大振,对中原文化教育的传播和振兴,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兹举例简述如次:庞式,五代后唐进士,清泰年间(934-936年)在嵩阳观聚课生徒。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韩维(1017-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陕西夏县(今属陕西省)人。吕诲(1018-1089年),字献可,河南开封人。范纯仁(1027-1101年),字尧夫,北宋大臣,范仲淹次子。程颢(1032-1085年),字伯淳,后人称明道先生,俗称大程。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后人称伊川先生,俗称小程。颢、颐系同胞兄弟,合称二程。杨时(1044-1130年),字中立,南剑将乐人,为二程弟子。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世称朱文公。高仲振,字正之,辽东(今辽阳市)人。张潜,字仲升,武清(在今天天津市西部)人。王守仁(1472-1528年),字伯安,余姚(今属浙江)人。湛若水(1466-1560年),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今属广东)人。耿介(1622-1693年),字介石,号逸庵,登封城人。汤斌(1627-1687年),字孔伯,又字荆岘,号潜庵。睢州(今河南睢县)人。王泽益,字体让,号澹庵。河南新安县人。高一麟,字玉书,号矩庵。河南登封人。董以威,字惠夫,号石斋。河南巩义市人。席书锦,汜水(今河南荥阳市)人。
相信读者朋友经过小编一番耐心的解答已经对嵩阳书院的历史沿革了然于胸,若还存在疑惑可通过站内搜索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