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游览应县木塔。应县没什么好看的,就是这座塔很有名。所以特地跑去应县看这座塔。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俗称应县木塔。赵正宁两年(宋智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经院一年公元1195年)被增建,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最古老、最大的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塔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奇塔”。全塔耗材松木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铆钉。
全塔消耗品红松木料共3000立方米,2600多吨,民间有歌谣全谷。唱着“砍掉黄花岭,用应变塔建造”。
佛宫寺内的超大型释迦牟尼佛像、资费时代佛像肚子里藏着很多宝物,后来宝物都被盗了,到目前为止宝物的下落不明。
中国成立前,华北流传着民歌:“沧州狮子应州塔、梁静茹赵州桥”。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听了这首民歌,调查了歌谣中提到的三种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应县木塔。为了不空旅行,梁思成想了一个很聪明的办法,他写信给应县最大相位博物馆,请照相馆摄影师帮忙拍应县木塔的照片,信中也附上了1元钱。当时。一元钱足够拍几张照片。另一方面,梁思成承诺,如果帮助摄影师拍照,可以满足摄影师的要求,给摄影师送礼物。玄白斋照相馆的摄影师根据他的要求拍下木塔照片,发给他。上司的老板是阿萨,不收钱报酬。只出示北京的信纸和信纸(这些信纸、信纸是用宣纸提炼的)。
1934年,梁思成和同事柳敦正、牟宗强来到应县。下火车后,他们坐了六个小时的驴车才到达应县。离城市大约5公里的时候,梁思成突然发现前面群山环绕的红白宝塔映着金色的夕阳。就是应县木塔!
梁思成仔细研究木塔后发现,颍县木塔的价值比他想象的要大得多。应县木塔建于辽代(1056年),高67.13米,约20层楼高。它雄壮的影子深深地冲击了梁思成。专家们通过对建国后世界木塔的比较研究得出结论:应县木塔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高的木塔。应县木塔底部直径30米,表面上是5层6屋檐,但每层都有一个暗层,实际上是9层。
在应县,梁思成也去看了那家照相馆的阿莎,可惜照相馆生意不好,老师也不再拍照,修改了手表。
木塔里很宽。据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应县在塔内举行了“万人大会”,每层楼都坐满了人,安装了喇叭。万人在千年古塔开会,塔的身体没有被破坏,可见玄木塔有多坚固和多宽。更神奇的是,玄木塔都是木头建的,没有使用铁钉。古代工匠们完全在树之间相互咬合,建造了这么大、这么漂亮的建筑物。元朝时,应县发生了大地震,大地震持续了7天,但木塔没有受到太大损害。1926年,廉峰军阀门交火,这座塔被200多发炮弹击中,除了两根柱子断裂外,没有任何损伤。
玄木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唯一的木塔建筑,一千年来遭受了很多损失和维修,但由于一些错误的操作,对木塔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1928年和1929年木塔经过两次战争,在多个地方遭到炮击,之后县人集资休息。1933年,县人筹集资金,将木塔各层的泥墙改为木隔板。
梁思成反复哀叹说:“木塔800多年来最大的厄运。”他认为:“这种灰泥墙可以躲避风雨,斜撑可以加强结构特别坚固。”最近,应县神社善于拆除墙壁,代替格子门破坏了珍贵的古代壁画,改变了古建筑的原型,对塔的保证产生了特别大的影响。最近的未来必须恢复原状。否则,只能缩短塔的寿命。" "
1950年,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牟宗江再次到大雁北文化遗产考察团访问木塔时,发现它扭曲倾斜,部分组件偏离了账簿,分裂了。
木塔“扭曲变形”已经至少有70年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进行紧急加固,但未能阻止木塔继续变形。
该维修工程还修复了佛宫寺内的其他建筑物,包括木塔基础加固、破损的地板更换、空荡荡的大梁加固、裂缝柱加固、拱门修复、平座栏杆重新制作、木塔门、窗户、栅栏改造、瓦塔全面维修等。
但是这次修缮有失误。孟本兴,张昌庆写的《应县木塔维修加固的历史经验》中写道:“临时地塔”的两个三角支架位置错误,适得其反,弊大于利。
20世纪90年代初,木塔的保护工作重新提上日程。但是有争议,最终没有掉到地上。
近30年来木塔的研究保护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1年玄木塔维修工程正式启动后,到2006年“升降机维修”方案暂时搁置。第二阶段自2007年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成为木塔保护工程的技术领导机构以来,一直进行到现在。
不管是第一阶段整体修缮方案还是第二阶段局部
加固方案,都因存在争议而没有实施。1934年,梁思成见到的应县是在盐碱地上一个贫穷的城镇。城圈里只有几百家土房子和几十棵树。他说:“这座中国至今仅存的木塔,就像一个黑色的巨人俯视着城市,但在它的最上一层的南面,可以看见一盏灯,那是900年来日日夜夜点燃的‘万年灯’。”
木塔外围公园
应县涼粉有特色
如今的应县城迎宾大道宽广,步行街整洁。城里处处充满了木塔的元素。
愿应县木塔这“万年灯”永远明亮。
#旅游# #应县木塔#
(大部分文字据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