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罗湖港,连接香港和内地的“第一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从1986年新建的港口大厦到现在,累计有超过20亿人的通关人数。今天的罗湖港仍然是客流量第二大的陆路港,每年有超过8千万人在这里通行,这个港口已经成为连接深圳和香港的重要桥梁,也成为大陆和香港之间的门户。
深圳被认为是排斥改革开放的第一个窗口,罗湖可以说是连接世界的第一个窗口。目前罗湖口岸每天有20多万人通行,每小时通行的人数已超过万人。客流量只在珠海的拱北港。
除了这么大的人流量外,香港由于免税港和内地物价的巨大差异,诞生了特殊的产业。在罗湖港附近转转,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搬小麻子或推着手推车蹲在路边等什么。
这些人都是口腔旁边专门接受奶粉的人。几年前的一些事件使一些新生儿的父母对奶粉进口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其中最便宜的渠道是香港免税进口奶粉。因此,为了购买海外奶粉,疯狂涌入香港。在13年限购命令下达之前,每人最多只能携带1.8公斤以下的奶粉,人们不能去香港大量购买。
限购命令发出后,罗湖口岸出现了收获奶粉的商人。因为来往深圳香港之间的人很多,有的人买了一两罐奶粉,转卖给接受奶粉的人,赚了一点路费。
这些奶粉都是明码标价,在奶粉成本的基础上涨价收购。过去几年进口奶粉卖得最多的时候,一罐最多可以提高50元。带两罐可以赚一百韩元,可以说是不小的收入。而且现在带一罐就10元,差价少了,带奶粉的人也少了。
结果,近年来国产奶粉质量越来越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信任,奶粉进口需求也减少了。第二,网购中流行海淘,可以在网上直接购买海外商品,从香港带来的加价奶粉也不好卖。
每天下午4 ~ 5点以后是从香港返回深圳的通关人数最多的时期,一些接受奶粉的商贩此时正蹲在路边等货物人。
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8" width="640" height="427"/>据悉,最火爆的时候,一天收个几百罐都不成问题。而现在,一天能收几十罐就算多的了,这里收奶粉的人越来越少了。
虽然奶粉现在依然是带货的主要商品,但是也并非唯一,除了奶粉之外,也还有人会在这里收一些纸尿布、香烟、红酒等其他商品。
改革开放的不断进程中,深圳也发展成为了国内的一线大城市,常住人口数量早已远超深圳。而深港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甚至有些香港人每天还专门到深圳来买菜。而深圳也会有人每天往返于香港去工作。
这些能够每天往返于香港和深圳之间的人便是带货过关的主力军,每天带的东西也不多,但是至少也能赚个路费。
除了每天到香港工作的人之外,每天的早上六七点钟和下午四五点钟,还能看到穿着校服的孩子们在口岸间通行。他们都是被妇女专门送到香港去上学的深圳小孩。
深圳虽然是与北上广齐名的国际一线大都市,但是因为城市太过年轻,没有文化底蕴,所以教育一直是深圳的短板,没有几所大学,更没有什么名校。但是深圳的优势是离香港近,家庭富裕的家长可以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香港去上学。
有些家长更是从小学就已经把孩子送到香港的学校了,而这也就催生了口岸附近的另外一个职业,不少人每天专门接送这些几岁的小朋友通关上下学,以此来赚取收入。
口岸旁边便是著名的深圳火车站,与罗湖口岸相互依托,成为国内客流量最大的火车站之一。在近代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年很多人怀揣梦想南下深圳的第一站就是这里。
隔着口岸,肉眼就可以望到对面的香港,相距只有几十米的距离。不过,这边的罗湖是深圳的中心商业区,房价在五万左右,而相隔几十米之外另一边香港却还是一片没有被开发的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