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资本创始人张磊正在阿尔卑斯滑雪度假。
突然,刘强东来了7人死亡的连锁电话。“快回来帮兄弟,我和马化腾谈过了!”" "
张磊回国把中层管理人员、律师、会计等都赶走了,只留下刘强东、马化腾和几名高管。
然后他锁上门,“今天不能说,没人想去!”只留下了话。" "
张磊何德怎么敢这样对待两个人?
张磊,1972年出生于河南驻马店,从小做生意心大,别人上课的时候,他逃课去家附近的火车站摆摊,把自己的画册、小人书借给大合客,打发时间赚零花钱。
把心思都花在赚钱上,成绩自然会变得一团糟。甚至小升初,张磊的成绩也侥幸及格,超过及格线1分。
但是他仍然对学习不感兴趣,整天想去哪里玩或摆摊。
幸运的是,高中时的一节课改变了他的人生。
在那节课上,老师谈论了张磊的前辈施一公,是品学兼优,被保送清华的事迹。
谈话结束后,老师看着张磊意味深长地说。“学习有多重要?做生意、上大学、学金融的人以后也会赚大钱。如果不好好读书,就只能摆摊赚小钱。”
这句话使想赚钱的张磊感到羞愧。从那以后,他作为金融家赚了大钱,制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改变脾气的张磊开始努力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0年高考,以前的“学渣”张磊成为河南省文科状元,考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
毕业后,张磊被分配到国企五矿集团,推出了大家羡慕的铁饭碗。
但是张磊的目标是进入金融行业,所以他果断从国企辞职,申请了耶鲁大学留学名额,很快就传来了两条消息。
好消息是他通过了申请。
坏消息是,父母发现他抛弃了铁饭碗,考虑到长途旅行打他一顿的可能性不大,直接切断了经济来源。
这时张磊手上只有耶鲁大学的第一年奖学金,这意味着他以后两年的学费还没有着落。
所以这个立志成为金融家的年轻人不得不边学习边找工作。
有一次,一位投行面试官问张磊。“曼哈顿需要几个加油站?”" "
张磊回答。"曼哈顿的加油站已经够多了。我们为什么不在加油站旁边,多开几家便利店?”
面试官用看傻瓜的眼神看着他,遗憾地说:“你好像不适合做投资顾问。”
深思熟虑的自己的观点对面试官毫无价值地贬低,让张磊有点气馁,看到身上的钱越来越少,但事情还是没有着落。
张磊认为山穷时,意外的机会让他迎来了柳岩华明的时刻。
他的回答得到了耶鲁大学投资局的批准,向他发送了调查美国木材产业的实习任务。
张磊认真调查后提交了近3厘米厚的调查报告。
正是这份报告使他遇到了改变自己人生的贵人——大卫斯文森。
斯文森与巴菲特一起是著名的投资者,也是耶鲁大学投资事务所的首席投资官。他看到了张磊
如此不凡的洞察力和出色的基础研究,让史文森起了爱才之心。
从此,张磊拜在史文森门下,潜心学习史文森的投资理念。
有了投行大佬开的绿灯,张磊顺利进入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当然,张磊也没辜负导师的期待,凭借着出色的见解,但凡他看上的项目,无不获利颇丰。
就在人人以为他即将在华尔街大展拳脚时,张磊却觉得华尔街的金融已经成熟,而国内发展迅速,他更看好中国市场,遂决定回国创业。
鉴于他以往的优秀表现,导师史文森非常信任他,从耶鲁大学的投资资金里,拨给他3000万美元,支持他回国发展。
带着这笔巨款,张磊回国创立了高瓴资本,打算将重心放在投资国内企业上。
那时候的华尔街,普遍不看好中国企业,张磊这一决定,让不少人等着看他笑话。
而此时,张磊再次做出了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
他把资金全部投入到一家濒临倒闭的互联网公司上,这家公司,名叫腾讯。
2005年,腾讯QQ的全国用户数量突破1亿,用户基数大得惊人,但用户群体主要是“三低”人群:低年龄、低收入、低学历。
所有人都认为这些群体不具备消费能力。
事实也确实如此,那几年,腾讯一直在努力寻求变现方法,可毫无头绪,而QQ用户依旧疯涨,像个无底洞,吞噬着为数不多的服务器预算。
马化腾找到了网易的丁磊,寻求投资,可丁磊对此嗤之以鼻,直言QQ技术含量太低,没有投资价值。
搜狐的张朝阳,面对马化腾想以股份换取50万融资的提议,兴趣寥寥;
在新浪的王志东那里,马化腾同样吃了闭门羹。
就在马化腾焦头烂额之际,张磊挟着3000万投资从天而降,一口气全投进了腾讯。
众人都笑张磊钱多人傻,而张磊却对此非常自信。
原来,张磊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浙江义乌做市场调查时,惊喜地发现,小商贩们留给客户的名片上,都印着各自的QQ号码,而当地招商部门人员的名片上,也赫然印着QQ号码。
这个发现,打破了只有“三低”人群才用QQ的的浅薄认知,张磊认为,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未来使用QQ号的人群可能会更多。
由此,张磊断定:腾讯QQ必将成为一个社会风潮,腾讯变现缺乏的只是时机而已。
有了这笔资金的注入,腾讯得以起死回生。
后来,腾讯更是采纳张磊的建议,开发社交和游戏等版块,大受网民欢迎。
从此,腾讯的股票如同坐了火箭般,从5元每股,最高蹿到760每股,市值更是超过5000亿美元,一跃成为中国三大互联网巨头之一。
张磊赢得300倍回报的同时,他和高瓴资本也一炮走红。
直到现在,高瓴资本还依旧持有腾讯股份。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不久后,张磊将缔造他投资史上最大的神话。
2010年,张磊将目光锁定到京东身上,而此时的京东,连年亏损,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再推一把就塌了。
刘强东为了与某宝抗衡,打算建立自己的品牌特色,于是自建仓配一体化的物流体系,但这一切,谈何容易,没有合适的物流中心,只能找地皮自己建造,这起码需要上亿元的资金。
很快,京东前几年赚的钱,一下子就烧到了底。
刘强东不得不硬着头皮,四处找投资。
2010年, 在中国人大校友会上,刘强东遇到了张磊。
他想起了张磊投资腾讯的事迹,于是鼓起勇气,希望获得张磊7500万美元的投资。
然而张磊却说:“我考虑考虑。”
张磊的答复让刘强东的心凉了半截。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轻资产投资更受青睐,而京东却反其道而行,发展大众并不看好的重资产商业。
一向做事谨慎的张磊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表示考虑后再给答复。
刘强东以为这只不过是张磊的推托之辞。
没想到,三天后,张磊就找到刘强东,开口就说:“我可以给你3亿美金的投资,少于这个数,我就不投了。”
原来,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张磊和团队迅速做了一份调研。
当时,投资界都喜欢选择轻资产行业来发展,但阿里巴巴已捷足先登,后来者难以超越。而刘强东的京东,却另辟蹊径做自营电商和供应链,这是个很好的契机。
张磊想起,跨境电商巨头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曾表示:他最遗憾的事情就是亚马逊成立时,物流企业UPS已经发展得很成熟,所以,亚马逊就失去整合供应链的机会。
而京东,却不存在这样的对手,甚至京东完全可能成为中国的亚马逊+UPS。
所以,张磊豪掷三个亿,把宝压在了刘强东身上。
然而,刘强东听后,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他虽然急需钱,但这样巨额的投资,所占股份将会超过他,让他失去对京东的掌控权。
张磊看出他的顾虑,大方地让步:高瓴资本虽购入京东的股票,但他只要分红,不要投票权,这意味刘强东仍旧拥有京东董事会的决策权。
刘强东爽快同意,这对人大校友至此成功握手。
四年后,京东成功上市,高瓴资本净赚36亿美元,收益率达到了40倍,这让张磊赚了个盆满钵满。
至此,张磊在投资界已然封神。
然而,除了投资,张磊最喜欢干的事,却是当“红娘”。
张磊最想做媒的对象,首当其冲是腾讯和京东,毕竟这都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孩子”,有着深厚的感情。
并且,张磊犀利地看出,这两家企业,各自都有独当一面的优势,但也有致命的短板。
例如,腾讯最大的资源就是流量巨大,但电商发展不尽人意;而京东已经构建重资产的电商模式,可经常面临资金和流量的问题。
如果两者能强强“联姻”,必然共赢。
可惜,张磊的一片好意,腾讯和京东并不买账。
腾讯认为自己的电商并没有那么糟糕。而处于上升期的京东,也觉得自己无需仰人鼻息。
但很快,京东就先坐不住了。
随着移动互联网兴起,腾讯微信用户数量已经突破3亿,手机QQ和微信是腾讯移动端的两大流量入口。
电商端口也从PC端转到了移动端,这个市场转向让京东措手不及,毕竟它还在依靠传统的互联网,移动端的技术和流量都跟不上。
此时,刘强东才真的着急了,如果不能很好转型,京东势必被时代淘汰,他将目光投向了腾讯。
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彼时的腾讯,有易迅和拍拍这两个电商平台。马化腾信心满满,想把它们做大做强,因此,他对京东的示好并不感冒。
而张磊却深知,马化腾连堆满货品的实物仓库都没见过,他压根不清楚整理一个仓库需要多少人力物力,没有实物仓库,就想把电商做起来,谈何容易。
于是,张磊劝诫马化腾:你最大的问题,不是赚钱,而是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一语惊醒梦中人。
于是,2014年,腾讯和京东开始了合作谈判。
但是,在谈判的关键时刻,双方参会人数过多,大家七嘴八舌,都不肯让步,以致谈判无法进行下去,预期的合作有可能会成为泡影。
刘强东急眼了,他赶紧给远在阿尔卑斯山滑雪的张磊,打了7个求救电话。
张磊得知“亲事”有变,第二天就回国了。
回国后,他第一件事就是清场,把中层管理人员、律师、会计等人全部赶出会议室,然后门一锁,对着留下来的刘强东和马化腾说道:
“谈不成,今天谁也别想走。”
最终,耗时4小时,逐一解决35个核心问题后,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并购案落下帷幕。
京东收购了腾讯的拍拍网,而腾讯以2.15亿美元,购买京东15%的股权,并向京东开放5年流量端口。
至此,京东获得腾讯的流量入口,拥有新的用户积累,进一步推进了京东的发展壮大;而腾讯则间接进入电商领域,切身感受学习并积累经验,后来投资拼多多,获利颇丰。
这个双赢的局面,亦是让张磊身价倍增,以220亿身家,名列2019年胡润私募名人排行榜的第二位,被誉为“中国商业教父”。
这个称号,张磊实至名归。
2017年,有人在网上晒出这样一张照片,在这场饭局上,有刘强东、王兴、马化腾、张一鸣、雷军……真可谓是大佬荟萃,几乎占据了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甚至有网友评论:这场饭局,价值7000亿。
而这些大佬的背后,都站着同一个男人,那就是坐在刘强东旁边的张磊。
他从0开始,历时16年,先后投资了腾讯、京东、美团等知名企业,创造了一个5000亿美元的财富神话。
如今的高瓴资本已经成为亚洲风险系数最低、获利最大的运营资产之一,而张磊的收益率更是达到了年均40%,竟超过股神巴菲特每年20%多的收益率。
就连巴菲特本人,都对张磊说:“你比我会理财,所以我把钱包交给你管理。”
为何张磊能如此逆天?
笔者认为:好的投资人,不仅能给企业注入发展资金,更能为企业提供方向性指导,优质人脉关系网。
而张磊能从大局出发,真心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这才是他成为众多大佬背后男人的关键所在。
唯有利他,方能真正成就自己。
张磊,实在是牛!
-END-
作者:木棉花开
责编:改改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44岁芙蓉姐姐近况:从万民嘲笑到低调富婆,她才是最清醒的那一个
荷兰作为世界富国之一,“性交易”合法化,带来的影响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