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个多月,令人垂涎的肥蟹即将上市,恐怕很多人已经承受不了了。去年长江中下游遭遇最长雨季,病害爆发,全国的螃蟹产量减少了近30%,这让全国的哀痛人士感到悲伤。
好消息来了!据说今年是个好年。全国螃蟹产量有望恢复到以前的正常水平,小伙伴们终于可以放手了,尽情享受大螃蟹的味道~
养殖水平:预计去年将扫除减产烟雾,增产20%以上,大型螃蟹的比重很高
据悉,螃蟹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剥五次皮,最后两次皮的时间分别是7月中旬和8月下旬,准备进入这个阶段最重要的第五个壳阶段。但是今年中秋节比去年提前了10天,给蟹农们增肥的时间不多了。特别是提前上市的苏北和高淳地区。
从目前市长/市场样品规格和投放量调查来看,据悉,今年江苏螃蟹样式无论是规格还是产量,都将比去年大幅上升。高淳市场目前的养殖状况也很理想。很多养殖户说,今年螃蟹的病害和伤亡较少,丰收迫在眉睫。
江苏牧原原城也认为,今年螃蟹养殖面积、产量比去年高一些。统计结果显示,皱巴巴的紫兵发病率数据比去年低,约20%,预计今年兴化等地的螃蟹产量将达到每亩220斤以上,洪泽湖地区将达到300斤(个人占很小的一部分)。
从兴化市场看养殖前期和中后期,整体养殖情况比较顺利。相对来说,今年的天气和气候适合螃蟹生长,不再出现像去年一样的大面积减产。目前池塘规格一般在3-4以上,上市规格在4-5以上,预计产量会增加
但是最近扬州传染病的爆发,兴华采取了“最严格的交通管制”。目前,进入兴化的人和车辆需要确认健康码和行程码,村庄和村庄之间也发生了交通堵塞,一包饲料要经过重重关卡才能送到盖农。据泰州澳大利亚华兴华区刘经理说:“现在兴华可以维持基本供应。确实少数人很着急,但没有像网上宣传的那样大面积断交。只是大家心里比较慌。”
但是,澳大利亚集团螃蟹产品线负责人宋方杰认为,今年螃蟹养殖虽然苗种规格在提高,但总体上存活率和产量并不像市场想象的那么乐观,平均低于往年正常水平。
“首先,影响螃蟹养殖成活率和产量的关键在于前两个壳。正常燕京前两个壳的平均存活率可以达到7% ~ 80%,今年受苗质量的影响,前一个损伤比往年高,直接影响后期的回合率和产量。第二,今年天气多变,对后期螃蟹存活率和脱皮倍数有一定影响,规格、产量和预测会有一定差异。”宋芳杰说。
行情预测:虽然江苏疫情存在不确定性,但今年螃蟹价格仍然值得期待
今年螃蟹销售是非常特别的一年。江苏传染病的“卷土重来”给螃蟹销售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最近受疫情影响,6月份黄价下降了近一半,很多养殖户不得不停止在6月份销售黄色,这无形中增加了后期螃蟹的库存,但很多业内人士看好今年的螃蟹行情。
对于2021年的行情预审,原城认为排除传染病的影响,今年螃蟹的价格还是不错的。现在很多公司开始打造螃蟹的全产业链,品牌意识和价值逐渐凸显,以后螃蟹的样式更加差异化,集团化、合作社等会使品牌建设更加容易,品牌溢价更高,散户的利润相对较弱。
宋方杰表示,今年中秋节比国庆节提前10天,中秋前高质量的螃蟹上市难度增加,上市量受到影响,行情乐观。第二,受此次疫情影响,疫情结束后将发生一定程度的报复性消费,促进行情上涨。再次,自媒体时代后,大捷成为互联网销售爆品,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消费力也提高,对大捷蟹的需求提高,但整体产量没有增加,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大捷的定价权偏向卖家,促使价格上涨。因此,今年的大闸蟹行情仍呈良好趋势。
“目前,今年螃蟹整体养殖比较顺利,生存率高,规格大,质量好,养殖户可以卖比较好的价格,但目前江苏疫情在控制范围内,苏南地区比苏北比较自由,交通物流正常,餐厅餐厅也允许堂食,市场流通和消费力没有太大影响,所以我还是宜兴市苏阿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力平。”
l&_iz=31825&index=3" width="640" height="360"/>在销售环节,随着现代网络及物流的成熟,蟹农的意识也在逐渐发生改变,销售渠道更加广泛。“以前大家可能走市场的多,现在不少人开始尝试新零售,直供线上专卖店或大型购物平台,包括自己在塘口打包发礼盒的也很多。”兴化某养殖户说道,“但是走线上也要谨慎,有些渠道需要赊销,资金回收存在风险,货款回收账期较长,甚至部分无法回收。”
当然也有些人对今年河蟹价格表示担忧,高淳“沈家蟹”负责人沈老板认为,下个月初高淳蟹即将陆续上市,他们每年都是靠物流打包装发货给全国消费者,现在南京疫情整体上得到控制并基本稳定,相信南京很快就能挺过去,而且目前物流是可以正常发货的,但是由于大家对疫情的忌惮和后怕,有可能对来自南京的高淳蟹有所顾忌,从而减少订购量。
“在当前特殊环境下,我们看到对蟹农利好的一点是,政府部门具备很好的抗疫经验,对于疫情下的生产与销售一定会给出解决的方案,再加上线上及线下生鲜配送平台的迅速发展,所以今年河蟹的行情还是值得我们期待的。”铭治集团河蟹产业链负责人赵大伟对今年行情这样判断:1、中秋第一波行情可能会呈现“高开低走”的态势;2、整个销售期精品蟹与普蟹差价会比往年要小;3、中后期中小规格蟹可能会因需求量增加而行情走俏。
行业趋势:越来越多企业布局河蟹产业链,品牌意识及价值逐渐凸显
可以看出,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军河蟹产业链,通威、澳华、天邦、铭治、好润、渔美康、三智、绿百多等已将业务延伸到蟹苗及成蟹养殖板块,这对于河蟹产业发展必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刊也采访到其中的多家企业,让他们谈谈目前在河蟹板块的布局情况,以及饲料动保企业布局全产业链的利与弊。
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爱民:
好润从创立之初就将市场定位于江苏的河蟹板块,是国内最早提出河蟹全产业链解决方案的企业,目前在种苗、饲料、动保、技术服务、养殖示范基地以及线上电子商务等领域快速发展,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今年我们大眼幼体产销量达到7万斤,这是按照去年的计划在走的,并通过好润在全国的300多家门店进行销售及跟踪服务,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两年不少企业进驻蟹苗板块,其实河蟹不像南美白对虾,卖苗周期短,市场容量也相当有限,目前绝大部分苗场是先生产后销售,整体产能已经严重过剩,市场竞争白热化,太多企业的介入并不利于产业良性发展。因此,我建议企业可以更多的关注后期销售环节,利用企业化运营拓展销售渠道及品牌的建立与打造。
上海三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服务部经理何涛:
三智从2016年开始涉及河蟹产业链的布局,成立了江苏三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如今在东台拥有数百亩的蟹苗基地,年产3万斤的大眼幼体;成蟹基地位于泰兴和盐城,养殖面积在1400余亩(400亩为扣蟹塘),精心打造了“三智农场”精品蟹,通过线上商城APP实现自产自销。
铭治集团河蟹产业链负责人赵大伟:
铭治自创业之初就坚定了打造河蟹产业链的决心,经过几年市场验证,证明我们走全产业链这条路是对的、是有竞争力和大未来的。在苗种端,瑞沣优选大眼幼体和扣蟹已经得到市场充分验证和认可,越来越多扣蟹用户尤其是追求高品质扣蟹的育苗大师选择与铭治合作,为河蟹养殖“育好一只苗”。在养殖端,铭治坚持“高端产品的理念+推广模式”,通过聚焦市场聚焦用户聚焦产品,让好的产品及时展现出好的效果,与此同时我们重点打造“千亩联盟”平台,吸纳很多实战型专家一起为铭治用户带来技术服务,从“产品+服务”多个纬度帮助用户“养好一塘蟹”。在流通端,今年整合了许多精品蟹流通资源,并通过铭治“千亩联盟”平台嫁接到用户层面,通过资源匹配帮助铭治用户“卖好一只蟹”。
渔美康集团总裁刘绍春:
水产品之所以这么多年没有很强势的品牌,就是因为产业链这条路没有走通,没有建立出一套可追溯的体系,养殖技术整体都比较落后。水产品的品质和标准没有完善的体系,让消费者很难形成水产品品牌认知。而渔美康在河蟹市场深耕多年,成蟹养殖也已经历六年时间,目前以水产养殖技术为中心、水产动保为基础,从白籽繁育、扣蟹养殖、成蟹养殖、商品蟹销售等环节全面进军河蟹产业,未来还将布局河蟹贸易和深加工板块,真正打造中国人自己的水产品品牌。今年我们的“杂优1号”产量达到6万斤,根据品质分为“一类苗”和“二类苗”,实际仅销售2万多斤,欲打造成为养殖户最受欢迎的蟹苗。同时,我们还为核心客户提供渔美康饲料和功能饲料。这些年,随着渔美康河蟹产业链的日趋完善,基于对全产业链技术与服务体系的打造,客户对我们的信赖程度在不断提升,也能够从多维度多方位解决客户养殖问题。
绿百多千亩河蟹养殖基地场长胡荣华:
今年绿百多在高淳新建了千亩河蟹养殖基地,这是公司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未来五年还将逐步建成5000亩的现代标准化养殖基地,同时建立起一支实战型的专业管理与技术团队,还致力于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河蟹品牌和销售平台,实现自产自销。在此之前,绿百多已经在华东市场扎根十多年,并且十分关注河蟹这一品种,在建设基地之前,经过实地调研考察,借鉴苏南“小精高”模式,采取高密度、高产量、高效益的养殖模式,并根据养殖模式的探索与数据收集,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与服务,为相关投入品配方技术上提供案例依据。
在此感谢澳华集团、渔美康集团、铭治集团、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三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宜兴市苏亚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绿百多生物开发有限公司以及一线养殖从业者对本文的大力支持,预祝大家2021年养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