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财经《第一时间》)今天(23日)是第62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早期预警、早期行动:气象水文气候信息、防灾减灾”。目前,由于气候变化,世界很多地方与天气、气候、水相关的灾害越来越频繁和强烈,我国也面临着这种气候的威胁,2021年我国各地遭受台风、暴雨、寒潮冰冻等灾害。
江苏很多地方受到强风和冰雹的袭击
2021年4月30日,江苏部分地区因强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局部最大大风速度达到47.9m/s,南通、泰州、淮安等8点36个县(市、区)2.7万人受灾。
山西省大部分地区遭受暴雨和洪水灾害
2021年7月10 -23日,山西省接连发生两次降雨天气过程,晋城、神州、长治等10:47个县(市、区)61.2万人受灾,灾害造成35人失踪,约2人崩溃。
河南遭遇暴雨灾害
2021年7月17日-23日,河南省遭受历史上罕见的暴雨袭击,16点150个县(市、区)1478.6万人受灾,灾害造成398人失踪,约3.9万所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约873
台风“烟花”在江浙、上海等地登陆,持续着强烈的风雨。
2021第6号台风“烟花”于7月25日登陆浙江舟山,最大风力为38米/s,造成48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132亿韩元。
湖北大部分地区都发生了降雨局地特大暴雨。
2021年8月8-15日,湖北省部分地区发生强降雨和地区暴雨,州、襄阳、黄冈等11个市58个县(市、区)和新农家乐地区158万人受灾
陕西遭受暴雨和洪水灾害。
2021年8月19-25日,陕西省部分地区发生降雨过程,引发严重洪水灾害,西安、中韩、安康等9点49个县(市、区)107.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为91.8亿韩元。
东北华北局遭遇低温冷冻和雪灾
2021年11月4日-9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发生寒潮天气过程,低温冷冻和雪灾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9省(区、市)35.1万人受灾,7人死于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约19人。
去年2月,美国在100年后遭遇寒流,死亡人数超过170人
事实上,不仅是我国,近几年来,世界各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气候异常现象突出。
/p>去年2月,美国遭受了百年一遇的严重寒潮,12日到16日,全美范围内至少2400个观测站打破或持平了自身观测到的低温纪录,持续的低温天气和连续的暴风雪导致美国约172人死亡,得克萨斯州交通和电网瘫痪,超过400万得州居民在冰天雪地中无法得到供暖,极寒天气导致经济损失超过230亿美元。
3月,蒙古国发生暴风雪和强沙尘天气,风速达到每秒20米,阵风达到每秒30至34米,按照我国风力等级参考,已经相当于12级大风的水平。蒙古国共报告10人死亡,东部部分地区停电,数十万头牲畜死亡或失踪。
4月,热带气旋“塞罗亚”在东南亚地区引发洪灾、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印度尼西亚和东帝汶共有272人因“塞罗亚”死亡。
6月和7月,异常热浪频繁席卷北美州西部地区,造成了规模大、强度高、时间长的高温天气,6月29日,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小镇利顿的最高气温高达49.5 ℃,比加拿大全国历史高温纪录高出了4.6 ℃,该省共报告了569例与高温天气有关的死亡病例。7月9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的气温高达54.4℃,打破了上世纪30年代以来的高温纪录。
2021年夏季成为美国本土有气候记录以来最为炎热的夏季。北美西部持续已久的干旱状况,在酷暑下进一步加剧。7月下旬,美国西部90%以上地区都处于历史性的、危及生命的干旱状况,超过5800万居民受到影响。干旱增加了火灾发生的频率和强度,7月中旬起,加州“迪克西”山火开始肆虐,到10月下旬,过火面积达到约39万公顷,是加州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单次山火。
热浪还侵袭了欧洲,多个城市高温创下纪录,希腊多地同时燃起山火。地处北极圈以内、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萨哈共和国有数百场林火燃烧,损毁12000多平方千米森林,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至少有5亿吨,这相当于俄罗斯全国每年碳排放量的1/4。
7月中旬,欧洲中西部地区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洪水,德国和比利时最为严重,多条河流发生洪水,城镇被淹没。洪灾在比利时造成36人死亡,德国有179人死亡,经济损失共超过430亿美元。
8月底至9月初,美国史上第五大飓风“艾达” 重创美国东部,引发多地暴雨洪灾,其中纽约市降水量打破了城市纪录,多州至少96人因“艾达”死亡,上百万户停电,经济损失超750亿美元。
美国被称为“龙卷风之乡”,每年都会产生上千个龙卷风,但在12月份出现并不寻常。12月10日夜间,美国中部6个州遭遇至少30场龙卷风袭击,多个州50多万用户因龙卷风断电。肯塔基州灾情最严重,造成80多人死亡,100多人失踪。
去年全球自然灾害导致经济损失高达2800亿美元
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发生既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减少极端天气带来的灾害和损失,很多国家都在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气象预警等前期准备工作。
CNBC 叶文多:近些年,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发生的频次和造成的经济损失总体上呈现上涨趋势,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Munich Re)统计显示,去年,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总计2800亿美元,这是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历史第二高。瑞士再保险瑞再研究院(Swiss Re Institute)公布的一份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在气候变化的趋势之下,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那么到2050年时,全球GDP将减少18%,其中,亚洲经济体面临的潜在风险最大。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风险,除了加紧减排之外,气象预报和预警系统等前期准备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世界气象组织指出,通过改进天气预报、早期预警系统和气候信息,每年可挽救2.3万人的生命,并且每年可以至少实现1620亿美元的潜在效益。美国国家建筑科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减灾方面每花费1美元就可以节省6美元的未来灾害成本。在去年,美国白宫就已经宣布将应对极端天气和其它自然灾害的准备方面的资金翻了一倍,提高到10亿美元。
在欧洲,自欧盟成立后,其气象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涵盖了所有成员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与此同时,全球性的合作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对于非洲等欠发达地区的覆盖非常关键。在加强政府投入和国际合作之外,气象预报和预警相关技术的进步,也为防范各类自然灾害、降低经济损失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相关私营领域的投资对于保障气象安全也同样重要。
投资机构软银,以及科技公司IBM等很多著名企业,都在气象预测和预警方面进行布局。有行业研究估计,仅仅是天气预测系统这一方面的市场规模,就有望在2025年增长至33亿美元。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孙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