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本书后,又重新注意了一下目录,发现这本书其实是两个专题,一个是《朝花夕拾》,以记人叙事儿为主,另一个是《坟》,以批判和反思为主。
我开始的时候也以为正如名字的《朝花夕拾》一样,以为全部是记事儿,但是读到后半程发现,后面的的是《坟》专辑里面的文章了。
在《朝花夕拾》里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无疑是给迅哥买来三哼经,夜里睡觉摆一个大字的长妈妈。其次是影响鲁迅先生很大,教书认真,批改详细的藤野先生。再次就是有点儿天然呆的范爱农。再次则是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了。那里面蕴含着最多的童真童趣,读起来灵魂都像被洗涤了一样。我知道作为一个计算机在读博士,如此在文学上抒情,很有不务正业的意味儿。但是总是忍不住去看,去读,这可能是所有爱读书人的通病。
而《坟》中,最重要的是对国民奴性的批判,以及对女性权利的提及和呼唤。对国民奴性的批判主要体现在《灯下漫笔》中批判传统社会的吃人本质以及国民奴性的深刻揭露。而对女性权利的提及主要在《安娜走后怎样》和《我之节烈观》。
《安娜走后怎样》告诉女性们,经济权利的获得是其获得自由选择权利和其它一切权利的基础,如果不能在经济上获得基本的独立,那么其它的一切都是无水之源,无土之木。在文中,鲁迅先生对安娜出走后的情况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设想,是能够独立的奋斗出一分事业,还是碰壁重新回到原来家庭的固有生活中。而这些都要看女性如何选择。有的时候自由不是一定要出走,而是自己有随时出走的权利并且决定自己走不走。《我之节烈观》则从男性爱好甩锅方面,提倡节烈,而不是去剿匪来说明恶政与恶人之可恶。这在我前几篇的读后感中都有所提及。所以此处就不再细写。
如果喜欢的话,可以去看看整本书。读读鲁迅还是很发人深思的。
而国人历史只能分两部分,一半是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半是想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如果我们想摆脱这两种时代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革除自己的奴性,但是何其之难啊?!
仅以以上记我对《朝花夕拾》和《坟》的理解与感悟。
另外,下次就开始《乌合之众》的笔记了。这本书并不长,才174页,但是读起来却很艰难,因为有的知识很难理解。我要特别提醒一下,这些笔记都是个人的一孔之见,并不代表作者的意见,毕竟他1931年就去世来了,根本没有交流的机会。更何况这里距离法国那么远,机票又那么贵,实在是无条件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