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今年最火热的小制作文艺电影,在柏林影展中摘得金熊奖的[出租车]一定位列其中,导演帕纳希前几年被逮捕囚禁的事件也在影坛引起了轩然大波。
[出租车]的纪实性社会批判风格,以及别具一格与现实交融的叙事视角,似乎也是伊朗电影近年在国际影坛博得一席之地的法宝。而说到这些伊朗电影传统,就不得不提50年内的两波伊朗电影新浪潮运动,特别是不为人熟知的第一波浪潮,正是那些独具创造力的早期导演,改变了伊朗电影的格局,也影响了下一代的大师们。
第一次浪潮
时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背景:伊朗经济飞速发展,文化上的身份迷失以及经济通货膨胀的背景下,伊朗电影第一次新浪潮应运而生。
特点:在伊朗电影工业以大众娱乐喜剧为主的背景下,于上世纪60年代诞生出一批导演。多有海外留学背景,吸取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等思想,改变了原先以情节套路为主的电影格局。这些电影表现手法以纪实风格为主,兼具独特民族风情,充斥对现实的隐喻,开启了伊朗电影社会批判的先河。
代表导演
艾布拉希姆·格勒斯坦 Ebrahim Golestan(1922——)
伊朗新浪潮电影先驱,生于设拉子。65年的[泥砖和镜子]开启了伊朗电影的新时代。仅有两部剧情长片。58年邂逅[房屋是黑的]的导演,著名伊朗女诗人芙茹弗·法洛克扎德,两人保持密切暧昧的关系直至后者离世,在当时引来一定争议。
达瑞许·迈赫尔朱伊 Dariush Mehrjui(1939——)
伊朗早年在海外最负盛名的导演,在伊朗电影史上的声誉仅次于阿巴斯。69年的[奶牛]被认为是伊朗新浪潮电影的开山之作,获得柏林电影节的OCIC奖和威尼斯电影节的费比西奖。影像风格纪实,并善用象征,受德·西卡和萨蒂亚吉特·雷伊的影响颇深。
苏赫拉布·沙希德·萨利斯 Sohrab Shahid Saless(1944——1998)
萨利斯生于德黑兰。早年在维也纳、巴黎学习电影,回国后最先拍摄纪录片。其影象风格以冷静、克制著称。一生只在国内拍摄了三部影片,其中[静谧的生活]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76年后他流亡西德、美国等地继续电影生涯。
代表影片
[泥砖与镜子]Brick and Mirror 1965
伊朗新浪潮先驱之作,影片把镜头对准了出租车司机哈什米的一天,蒙面女子在其车后座留下了一个婴儿,于是也搅乱了他原本平淡的生活。他奔走东西,来到警察局,却被告知无处收留婴儿。最后婴儿被送去孤儿院,可哈什米的女友塔吉却因为对婴儿有了感情和男友发生了激烈争吵并分离,当她企图去孤儿院找回弃婴时,却在如此众多而相似的婴儿中迷失。
[奶牛]The Cow 1969
伊朗新浪潮开山之作,[奶牛]的故事发生在伊朗某个村庄内,主人公汗斯是位农民,珍爱他的奶牛胜于一切。某天奶牛突然死亡,村民都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村里的智者埃斯拉姆呼吁大家以奶牛走失欺骗汗斯,然而汗斯却发疯,把自己当成牛住在牛棚,把村民们当成敌人并呼唤汗斯来拯救自己。埃斯拉姆决定将其送往城里医治,在途中却失控用鞭子疯狂抽打汗斯,两个人都在刹那陷入了癫狂。
[静谧的生活]Still Life 1974
年近古稀的扳道工穆罕穆德每天过着同样的生活,敲铃,放下护拦,再收起,面对着经过的寥寥火车与羊群。直到某天老人“被退休”,他的生活形态才被打破。他终于来到城市企图为自己窘迫的生活申诉,却遭到年轻官员的漠视。回到家中老人无言叹息,镜头对准镜子中老人的脸,影片在长达20秒的静默中结束。
第二次浪潮
时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
背景:直至87年霍梅尼颁布教令默许电影的娱乐作用后,电影业开始复苏,霍梅尼辞世后,伊朗电影手法上更加灵活,并诞生了以阿巴斯为首的一批电影大师。
特点:多以纪实的手法反应伊朗社会的种种现实,有一定民族元素与特色。早期的表达多为含蓄,在题材上普遍偏好儿童主题。好以解构的方式审视那些正面题材,并从中探索影像与现实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化,电影中有着更多控诉社会的情绪。
代表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Abbas Kiarostami(1940——)
伊朗最有名的导演,就读于德黑兰的美术学院。早年从事各类美术行当,也拍过广告,80年代末才投身电影,是大器晚成的导演。89年[何处是我朋友的家]首获国际影坛认可,97年的[樱桃的滋味]斩落金棕榈奖是其最高成就。阿巴斯的电影善于在在平凡的事件中挖掘人类的深层情感。
莫森·马克马尔巴夫Mohsen Makhmalbaf(1957——)
早年曾因袭警入狱,这段往事也出现在了其后的电影[无知时刻]中。马克马尔巴夫的电影以探讨个体和社会、国家的关系,其代表作[坎大哈]曾获戛纳评审团大奖。此外他还创立了电影之家,使家庭成员几乎全部投身于电影中。05年在内贾德当政后移居海外。
贾法·帕纳希 Jafar Panahi(1960——)
帕纳希20岁时曾参加两伊战争并作为军队的战地摄影师,而后回国开始学习电影。早年拍摄纪录片,而后担任阿巴斯的助理导演。95年靠处女作[白气球]成名,而后[生命的圆圈]、[深红的金子]、[越位]等片均在三大电影节获奖。帕纳希的电影风格接近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并且对社会问题的批判直白而犀利。
代表影片
[樱桃的滋味]Taste of Cherry 1997
对生活失去信念的巴迪驾车在盘山公路上来回寻找他人以成全其自杀,设想晚上服用大量安眠药到了次日清晨请求他人把他埋葬。一路上他遇到的士兵、土耳其人、学生等人纷纷以各种理由拒绝了他的请求。最后一位老人虽劝其打消念头,但答应了他的要求。躺在樱桃树下的巴迪遭遇雷雨交加,久未入眠。第二天清晨,电影打开第四面墙,女孩上前为巴迪的扮演者献上了花。
[谁能带我回家]The Mirror 1997
这部影片堪称[出租车]的原始版本,全片镜头跟随汽车游走在德黑兰,捕捉社会上的形形色色,在拍片和现实中,试图抹除电影与生活的界限。[出租车]中关闭摄像机,纯粹靠音效收尾的方式在本片已见雏形。当然其对社会的控诉还未至[出租车]这般露骨,影片讲述一个小女孩没等来接送的大人,便搭上各式车辆企图回家的故事,写出了伊朗人民生活的无奈与困苦。
[坎大哈]Kandahar 2001
女记者纳法斯因阿富汗内战逃往加拿大,却又因收到妹妹的绝笔信而踏上回国之路。然而在回往坎大哈的途中,目睹了在塔利班武装控制下的人民种种苦难:还在读书的男孩已需提枪,女人必须戴着面纱苦遭压迫,人们为抢尸体而打斗。在一位非裔美国人的帮助下,她混入送婚队独往坎大哈,历经塔利班士兵的严苛搜查,朝着夕阳落日徐徐前进。
(本文原载于《看电影周刊》杂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