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9年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2019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9万亿元,相当于日德英法2018年GDP总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符合6%-6.5%的预期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0276美元,突破1万美元大关。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澎湃新闻(www.)记者表示,考虑到经济全球化及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化,2019年中国取得在预期增长区间内6.1%的成绩,仍是可圈可点的。人均GDP超1万美元是一个突破,但距离高收入国家仍有一定距离。人均GDP超越1.3万美元后,中国经济将更多转向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经济速度自然而然会再进一步放缓。
“经济下行给经济转型带来契机。”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国家,GDP增速都在5%以下,对中国而言,还是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促进经济转型。
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方向,邵宇分析,深度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终极动力源泉之一,而经济发展的最大源头是科技创新带来的产业升级。未来的信心在于,明确对产权、企业家的保护,对创新精神和市场化的坚持。
此外,消费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科技的进步,都将对经济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总基调不会变,但财政结构将发生变化,政府要过紧日子,基本民生要保障,基建投资、科技研发投入增长。货币政策流动性保持相对宽松,金融资源进入到实体经济是其主要取向。
GDP接近100万亿元,相当于日德英法2018年GDP总和
从经济总量上看,2019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元大关,占世界的比重预计超过16%,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达到30%左右。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动力最足的火车头。
99亿元的GDP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4.4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2018年世界排名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位的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四个主要发达国家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在14.7万亿美元左右,中国2019年GDP与之大体相当。
与此同时,去年中国GDP增量近7.2万亿元,按年均汇率折算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经济在1万亿美元以上的经济体当中增长是最快的,我们的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宁吉喆表示。
截至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突破14亿人。照此计算,201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0276美元,站上1万美元大关。中国人均GDP稳居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也意味着中国距离“高收入国家”的标准更加接近了。
按照世界银行2015年的标准,人均GDP低于104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在1045美元至4125美元之间为中低等收入国家,在4126美元至12735美元之间为中高等收入国家,高于1273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
2018年,人均GDP在1万美元以上的国家人口规模近15亿人。随着总人口达到14亿的中国步入人均GDP一万美元以上国家的行列,全球在这一行列的国家人口规模将接近30亿人。宁吉喆说,“这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进步,也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新型经济体对世界作出的贡献。”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澎湃新闻(www.)记者表示,人均GDP超1万美元是一个突破,但距离高收入国家仍有一定距离。“这是一个负重爬坡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情况下,要稳住基本增速,因为原先的投资热度仍在。”
他表示,人均GDP超越1.3万美元后,中国经济将更多转向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经济速度自然而然会再进一步放缓,“整个经济体的转型也必须要完成,否则将难以为继。”
全年增速6.1%,仍是全球经济增长冠军
2019年,中国GDP同比增长6.1%,符合6%-6.5%的预期目标。去年美国经济增长大约在2.3%左右,日本和欧元区的增速略高于1%,印度增长超过5%。宁吉喆认为,中国GDP增长6.1%,明显高于全球经济增速,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冠军。
考虑到经济全球化及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化,2019年中国取得在预期增长区间内6.1%的成绩,仍是可圈可点的。邵宇对澎湃新闻(www.)记者表示,尤其是随着经济增速略微放缓,第三产业占比、消费占比都得到稳定提高,经济韧性更强。
“6.1%的数据本身符合预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能顶住内外部压力,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2020年会比2019年要好一些,尤其是在2020年下半年会表现得更明显。他认为,2020年GDP实际增长率有望达到6.1%,能够顺利实现“决胜小康”目标。
分季度看,去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三季度增长6.0%,四季度增长6.0%。尽管GDP增速有季度下滑的趋势,但GDP的季度波动仍属正常。从过去几年来看,中国连续18个季度增速保持在6-7%之间,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持续显现。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中国经济确实存在下行压力,宁吉喆表示,中国并不刻意地追求经济增速,而是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合理增速。
中国经济正在处于转型升级中。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澎湃新闻(www.)记者表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2020年中国GDP增长或在6%左右,2021年或跌破6%。“但经济下行是好事,经济下行给经济转型带来契机。”李迅雷表示,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国家,GDP增速都在5%以下,对中国而言,还是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促进经济转型。
至于保不保“6”并不重要,邵宇对澎湃新闻(www.)记者表示,中国经济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注重的是结构调整和升级。未来十年经济增速或许还会有所下行,但就全球发展规律来看,这正是产业集中度提高、经济质量提高、创新驱动的关键时期。
中国经济未来增长方向:城市化、消费、科技创新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宁吉喆表示,要立足现有的基础,坚定决胜的意志,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方向在哪里?面对近年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如何稳定信心和预期?
邵宇分析,从需求上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尚未完成,特别是深度城市化进程仍在展开过程中。2019年末,中国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60%,达60.6%。深度城市化的特点,一是大型城市群的增长,二是随着大型城市群的增长,更多人实现真正属地化,也就是落户在这些大型城市群。邵宇表示,“这是发展的一个终极动力源泉,对信心、基建、消费升级的需求非常明显。”
此外,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8%,比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高26.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逐步升级,服务业较快发展,2019年服务业即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9%,快于第二产业1.2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9%。
宁吉喆表示,消费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带动消费能力提升,而且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消费领域继续扩大,消费环境继续改善,消费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会进一步发挥。
从供给角度看,经济发展的最大源头是科技创新带来的产业升级,“也就是中国能否发动一次自己的产业革命,可以称之为工业化4.0,或者叫新一代信息革命,这将推动产业能级的上升和转型。”邵宇表示。
2019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4%,快于规模以上工业2.7个百分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科技的进步,都将对经济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而传统依靠房地产拉动的模式将越来越少。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总基调不会变,但李迅雷认为,财政结构将发生变化,政府要过紧日子,基本民生要保障,基建投资、科技研发投入增长。
邵宇表示,货币政策流动性保持相对宽松,金融资源进入到实体经济是其主要取向。未来的信心在于,明确对产权、企业家的保护,对创新精神和市场化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