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关于童年读书笔记300字我想说忆儿时,最忆是小人书

文/黄桃子

小人书,又叫连环画,这是以前的叫法;现在叫图画书,绘本。我们小时候叫图书。图书是我们儿时的最爱。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给我们订了《富春江画报》《科学画报》等图画书。《富春江画报》最受我们这些认得字的孩子的喜爱,因为上面全是图画配文字,不像《科学画报》还有些没有图画的长文。

我现在还记得在《富春江画报》上看过的《木木》,是根据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同名小说绘制的作品。

聋哑仆人盖拉辛勤劳能干,喜欢上了胆小善良的洗衣女工塔基雅娜,可是地主婆把塔基雅娜嫁给了一个酒鬼,后来又把他们赶走了。聋哑人在孤苦中捡到一只流浪狗木木,总算找到了一点慰藉。可是后来地主婆逼着聋哑人处理掉木木,盖拉辛又回到孤独和苦闷的世界。

这篇作品给我幼小的心灵以极大的冲击,我曾为木木的悲惨结局而叹息,也为聋哑人的孤苦命运而心酸。

那时候,我拥有的图书不多,手上只有十几本。但我会跟小朋友们交换,今天带上几本上这个同学家,明天带上几本去那个朋友家,然后又从他们那里借几本到别的同学家去交换。这样下来,把能看到的图书都摸过了。


那时候看过的图画书还真多,有《水浒传》《三国演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厢记》《鸡毛信》《艳阳天》《小兵张嘎》《刘胡兰》……

印象很深的是一本《道尔顿》的图书,画的是一位科学家的故事。道尔顿买了一双红色的袜子,却一直以为是绿色的,直到他妈妈告诉他真相,他才感到奇怪。后来他就研究这个现象。

我当时看完这本图书,简直对道尔顿佩服得五体投地,觉得他真了不起,能研究自己的病症。

上个世纪80年代,城区的小巷里有专门出租图画书的小摊子。一张塑料布铺在地上,上面排满了各种图画书,几条长凳围成一圈。我们经常去这样的摊子上租图画书看,一看就是一下午。一群少年坐在幽静的小巷里,低头看着手里的图画书,斜阳打在地摊上,四周萦绕着一种宁静安详的气氛。那是有过这种经历的我们抹不去的记忆。


有时候,看到特别漂亮有趣的画像,我们还会用铅笔临摹。那真是有意思的时光啊。

我父亲买过一本《居里夫人》的绘本送给我,作为我上小学一年级的奖励。我依然记得自己是怎样一口气看完《居里夫人》的;依然记得看到玛丽失恋时的心情;记得玛丽怎样在巴黎大学刻苦读书,晚上用凳子压在被子上来抵御寒冷;记得居里夫人在失去丈夫后蒙面痛哭的画面,记得她把奖牌给孩子当玩具的画面……


多年以后,在西安一条街道拐角处的一棵大槐树下,我巧遇到一个图书摊,一眼看到《居里夫人》。我拿起它,端详着封面上居里夫人的相貌,坚定的眼神里含着一丝深邃的忧郁,端挺的鼻子,线条分明的嘴角微微扬起,一切都如从前的一样。那一刻,我心潮起伏,仿佛抓住了消逝已久的少年时的光阴。

后来,我把那本图画书装进了包里,带着它坐着动车回到了江南的家中。我甚至还想过为此写篇散文,名字都想好了,叫《又见玛丽》,但是没有动笔。

美好的图书绘本,给我们的童年带来的不仅是美的享受,兴趣的拓展,还是心灵的陶冶,性情的培养,思想的孕育。

不知道朋友们是否认同我的看法?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