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中山数学网】专题夜深人静就是微信群最热闹时,中山三年级数学老师录课细节披露

南都讯 记者侯玉晓 通讯员方铁民2月26日,在中山市教研员刘燕的组织下,中山市各数学名师工作室召集骨干教师,成立“在线教学”团队,为6天后的线上教学准备录制新课程。据悉,中山市小学数学学科线上教育,开发“像数学家一样探究”小学数学系列课程。该课程以人教版教材为基础,进行再加工处理,提供的课程资源有线下学习材料和线上视频教学两个部分。
其中,线下学习材料包含:前置性探究学习单、尝试练习单。线上学习材料为:教师教学视频(18-20分钟)。据介绍,每份前置探究单、教学设计、练习单都是凝聚着全组老师的辛勤努力,一份稿件要通过一审、二审、三审……,修改一次、两次……五次、六次……,直到全组每一位通过,才能往下进行。
中山市大信学校宋文艳老师在自己小组所见、所闻、所历,有感而发,写下三年级数学“战队”的感动瞬间。其实也是每个年级团队的倾力奉献,努力作战的缩影!

录课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年级数学“战队”感动瞬间

中山市大信学校宋文艳

我是小学三年级“在线教学”团队的一员,参与本次录课的老师有的是学校是学校的行政,有的是二娃妈妈,有的老师还在休产假。时间紧,任务重,在广东省名师黄伟祥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通过视频会议,研读文件精神,确定分工,立刻进入工作状态:设计教案,制作课件,研究前置性探究单如何设计,编制课后尝试性练习。

录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种特殊的上课方式是我们从未遇到的。不同于微课,不同于翻转课堂。首先,我们有严格的时间控制,每节课只能在18-20分钟之间,不能多,也不能少,这20分钟里不能出现错误,一气呵成,这对老师们来说可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其次,如何在这20分钟内讲清楚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如何做到无生似有生,隔着屏幕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对我们来说,这不是一节普通的课,而是一节精品课。

每晚夜深人静时,就是微信群里最热闹的时候,我们会为了一个过渡语而展开讨论,我们也会为了某一个课堂设计中的小点子而争论不休,只要你有问题发到群上,群里的每一个老师都会倾囊相助,这让我感受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的队伍不仅是专业的教师团队,更是有温度的团队。

第一位录课的老师是中山市实验小学的梁樱珠老师,她的课3月3日就要播出,在播出之前我们必须录好,再交到电教站老师那里。当天试录时,好多老师前来学习,由于是第一次录课,难免会紧张,好在黄伟祥主任一直在指导陪伴,为我们加油打气,给大家信心,让梁老师逐渐找到感觉,第一次录课整整录了4个小时,最后终于成功了。

这次课程已经在中山电视台教育频道播出了,家长们反映热烈,有位家长说:“老师,终于盼到中山线上教学了,前几天找了好多线上其他资源,课时孩子都不喜欢,而且有些好像不适合中山的教学,今天和孩子一说是中山的老师,马上就开始学起来了,今天我和孩子一起看了三年级数学第一课,位置与方向,我都学到了,我都不知道可以用顺时针方向,看中山的线上教学亲切多了都是中山的老师,还有我们熟悉的老师,虽然在其他年级,但是孩子一看到熟悉的面孔,就很开心,学习起来很有劲头。”还有一位家长发信息说:“中山的线上教学拍得好清晰,声音也特别好,三年级第一课时梁老师的课设计真好,我和孩子都挺听的明白,最重要的是老师还很漂亮。而且老师用的互动技巧特别好,即使不像平时课堂上那样面对面,但是我家娃娃一听到老师的问题就在回答,还真跑到阳台看自己的方向,今天陪孩子看了第一集,教了孩子方法以后,她很自信的说,自己可以安排学习了,这次中山教育真的花心思了。”听到,看到家长和孩子对线上课程的认可,就是我们最高兴的事。

还有很多像梁樱珠这样的老师,张慧,是东区竹苑小学的数学老师,她没日没夜的磨课,凌晨睡觉已是常态,她结束录课后第一时间,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和群里还没录课的小伙伴分享经验,让后面录课的老师少走弯路,减轻了后面老师的心理负担。

就这样,我们团队开了个好头,老师们会将自己的备课经验,录课经验在群里及时分享;一个老师录课,好几个老师跟进,忙上忙下,帮忙试课件,带耳麦等。大家都发扬了团结互助的精神,全心全意的帮助他人。

刚刚录完课的我,已经熬了几天的夜,这天特别的放松,但是有一位老师晚上10点多发来求助信息,让我帮她斟酌一个问题该如何解决,此时的我,正在陪孩子睡觉,我答应她等孩子睡了我就帮忙看看,结果,一觉就睡过了头。凌晨4点多,突然惊醒,想起未完成的许诺,马上坐起来,打开电脑,认真帮忙思考教学设计,将我的想法整理好,发给她,希望能对她有帮助。我曾经获得过这样无私的帮助,我也会这样帮助他人。

纪中三鑫双语学校的彭岳老师,是最让我感动的,3月4日,中山气温骤降,天空飘着雨,拍打着地面。当天按计划1:30开始录制,彭老师午饭也没吃,12点就从三乡赶来,在等待室做准备。录课进行的很顺利,彭老师录完了,大家都觉得很不错,但她自己觉得还不满意,她对自己不够满意的原因是眼睛看到其他地方,没有集中在摄像机上,觉得自己还可以更好。但基于后面语文组要录制,她一直守候着就为了争取再补录一次的机会。她为了让自己快速清醒起来,在寒风中站了两个小时,一边吹冷风、一边试讲。好不容易,下午四点多等来了机会,再进场录了一次,但她仍然觉得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原因是有一道练习题目讲得不够详尽。她第二天想再录制一次,向电教站的游站长申请重新录一次的机会。黄伟祥主任也十分感动,当天在团队微信群里,抒发了自己的感受,让所有的老师都知道彭老师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这种精神触动着群里的每一个人。彭老师就是这样,对自己要求是“零”误差,对于工作容不下有一点的瑕疵。这种精神,让我敬佩。

让人敬佩的不仅是录课的老师,还有我们的引领者。教研员刘燕校长,她是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中山市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也是我们数学学科的总策划师。她对我们的每一个前置性探究学习单,都亲自把关,给出中肯的意见,这对于老师们来说,是多么难得的机会;每次录课,刘校长都亲自到录像室,春风化雨般解决了老师们的困惑,增添了老师们的信心。

还有中山市实验小学黄伟祥主任,他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领军人才。他是我们三年级“在线教学”团队的带头人,无论何时,何地,有问题请教他,他一定马上回复我们,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每位老师录课,他都全程陪伴,是我们的定心丸。每次看到他忙前忙后的背影,看到那么仔细地网上教研与答疑,我们都很感动,很敬佩。他精益求精,力求让每位老师得到成长,也力求录制出来的课程是高质量的。这种精神,无时无刻影响着我们。他不需多说要求,我们便自觉地向他靠拢。

这场疫情,这次录课,都让我有了很多思考,不仅使我对生命有了更多的认识,让我对教育,对教育教学的形式,也让我对教学有了更多探索的可能和机会,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教育也应当如此。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有“白衣天使”在抗疫一线与新冠病毒作斗争,有志愿者为抗疫默默奉献,守护一方净土,也有一批甘于奉献的人民教师和为梦想而付出的莘莘学子在默默努力,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奋斗”。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