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下省内已经发布政策的扬州和苏州两个城市。
扬州市【关于做好2021年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热点高中的指标生政策有哪些?
扬州中学、扬大附中、新华中学3所热点普通高中统招生计划的70%作为指标生计划,按照学生数均衡分配给市直广陵招生区域的所有公办和民办初中学校。扬州中学、扬大附中、新华中学录取时,先录取非指标生,后录取指标生。录取时“按分排序,遵循志愿”。扬州中学、扬大附中指标生录取时,录取分数控制线为该校统一招生线(非指标生录取分数线)下50分以内。新华中学指标生录取时在市直广陵招生区域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普通高中录取招生线)上不设分数底线。
说点白话:扬州中学、扬大附中分配到各个初中的指标生录取分数线是统招线下50分。新华中学分配到各个初中的指标生不设分数线,在学生所在的学校排名达到到所分配名额里即可。
苏州市【2021年苏州市区各类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
继续实施四星级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有关初中的规定。指标生录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江苏省苏州中学指标生录取,安排在提前批次,指标生比例为招生计划的70%,其中50%进行基础性指标分配,投放到苏州市区所有初中学校;其余20%实施奖励性指标分配,投放到苏州市区综合办学水平比较高的初中校。采用填报志愿、依据计划、按分录取的原则组织实施。录取最低分数线控制在苏州中学统招分数线以下20分内。第二阶段为其他四星级普通高中指标生录取,指标生比例为招生计划的70%;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和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招生入学工作的要求中“认真落实热点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校”的政策精神,今年继续试行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招生计划的35%作为指标生。指标生计划投放到苏州市区所有初中学校,按照不大于四星级普通高中和星海实验中学计划总数(不包含苏州中学的指标生计划数)1:1.5的比例来划定市区指标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采用填报志愿、依据计划、按分录取的原则组织录取。
苏州中学指标生基础性分配计划、其他四星级普通高中和星海实验中学指标生分配计划,均按照各初中校毕业生人数的比例,均衡分配到苏州市区各初中校。苏州中学奖励性指标分配,也参照同类方法操作。
高中段自主招生的录取工作安排在志愿录取批次之前。高中段学校根据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排名,按学校自主招生计划1至1.5倍的比例择优确定合格名单。
说点白话:苏州中学分配到各个初中的指标生录取分数线是统招线下20分。其他四星级普通高中分配到各个初中的指标生按“计划招10人,但按招15人划分数线”,实际也等于没有分数线,因为这点可以确保指标生足够多,能招满。
淮安21年的暂未发布,我们看下去年的招生政策【2020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
㈡继续执行热点高中(即四星级高中)计划的70%定向分配政策。各县(区)热点高中计划的70%定向分配到本县(区)初中学校。江苏省淮阴中学、江苏省清江中学、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招生计划的70%定向分配到清江浦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生态文旅区、苏淮高新区的初中学校和市直初中学校。
㈢四星级高中继续执行学校自主招生政策。自主招生计划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5.继续执行四星级高中自主招生政策。自主招生录取分数最多可在该校统招计划30%的录取线下降50分。
6.热点高中学校的录取工作分四步进行。第一步,在全市范围内按第一志愿择优录取统招计划的30%;第二步,在该校统招计划30%的录取线下降20分,按第一志愿择优录取定向分配计划;第三步,四星级高中择优录取自主招生计划;第四步,对于未完成的定向分配计划和自主招生计划,由市教育考试院在全市范围内按志愿择优录取。
说点白话:淮安去年就是,第一步统招收30%(有明确人数);第二步录70%的定向生,降20分再录取一批(人数以分数为准,不设具体人数);第三步再降50分录取自主招生(人数学校申报市局审核);最后,回收未用完的70%指标名额及自主招生名额,全市范围按分数排名再招。
假设:指标生降20分录取的名额,某些学校用不完甚至一个都用不到。那么,指标生名额被后,高中再按分数录取(矮子里面拔将军),这个阶段的录取,不同学校的学生被一视同仁全靠分数说话,还是校际竞争。那么强校学生获利,薄弱初中的优秀学生还是被排挤在外。
等于说是统招看分数,指标生还看分数,名额回收还是看分数。要破解这一现象,在第二步的指标到校录取环节,合理设定分数线或不设分数线,才能真正实现所谓的教育均衡。这个降20分录指标生,对于薄弱乡镇中学分几十个名额形式大于实际,最后大部分还不是回收给其它学校学生用了。
反观扬州,两所高中降低50分,大部分指标基本用完;一所直接不设最低分数线,指标名额100%用完。不存在名额回收。
苏州,一所降20分,大部分用完(苏州基础教育比较平衡)初中另外几所热点高中按1:1.5划分数线,指标名额也全部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