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咸宁教育信息网,干货看这篇!让每一个孩子都触摸阳光——湖北咸宁:教育扶贫照亮学子梦想

“领到助学金后,我们家解决了一些生活上的困难,也让我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大家的关爱把我从痛失爸爸的绝望中拉出来,我在角落,却能触摸到阳光。”湖北省鄂南高级中学2018届学生吴嘉欢在作文中写道。

近年来,咸宁市教育局紧贴民生,精准施策,突出控辍保学、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全面实施教育扶贫,照亮无数学子梦想。

摇动教育的“船桨”

崇阳县青山水库上游的孤岛上,屹立着一个需跋山涉水的尺冲教学点。学校唯一的教师王值军不厌其烦地上门劝返辍学学生,洪水季节,道路被淹没,他就划船一个个接送学生。坚守库区26年,他从这里送出去了无数学生,其中有数十人相继考上了武汉大学、南昌大学等知名学府。

教育之光从不曾被层层山峦所遮挡,无数教育工作者呕心沥血守护少年梦想。

疫情期间,为保障贫困户家庭子女正常开展线上学习,咸宁市教育部门筹措资金,累计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电脑34台、智能手机2950部,实现全市99.38%中小学生参与线上学习。

在精准实施控辍保学基础上,该市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努力消除城镇大班额,补齐两类学校办学条件短板。

“薄弱学校变个样,群众才能转思想。”咸安区双泉小学曾因校舍破旧、教师流动性大等原因,新生入学人数逐渐下降。2020年市、区两级教育部门研究决定,该校加挂市教科院附属小学牌子并由城区名校托管,“校园漂亮了,老师也能留住了”。

情系学生种“阳光”

2018年,伴有身体残疾的刘洋考入湖北省鄂南高级中学,学校了解到她的特殊情况后,立即将她所在的教室调整到一楼,并在3天内新建了校内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卫生间,年级组将其纳入“阳光班”,多渠道申请资助,帮助其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孩子说要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回报帮助她、爱她的人。”刘洋的父亲含泪说。

在鄂南高中,和刘洋一样受到“特殊照顾”的孩子还有很多。2011-2020年,学校通过各类资助渠道累计资助学生逾万人次,总金额超过1300万元。

2015年以来,咸宁市教育局严格落实各项国家资助政策,与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联动共享信息,借助湖北省教育厅大数据平台开展学生资助对象信息比对,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实现了不让每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

教育资助如太阳般照亮贫困学子的世界,点亮山乡教育的希望。

山窝窝里有“云课堂”

咸安区张公小学的董子畅同学对自己第一次上同步课堂时的情形记忆犹新。那是一节美术课,老师从一个谜语引入蜻蜓的主题,接着通过图片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蜻蜓的身体结构,去发现蜻蜓的美,然后开始教蜻蜓的画法。这节课以后,他就喜欢上了画画。

与董子畅同学一样,许许多多的农村孩子通过空中课堂,开阔了眼界,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调查发现,该区乡村学校98.5%的学生能清楚认知到“我们和中心学校使用同一张课程表上课”,85.5%的学生“很喜欢上中心学校主讲教师的课程”,87.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2014年,咸安区抓住省级教育信息化改革试点单位这一机遇,着力推进“互联网+教育”,创新组建实体建制不变、基于网络架构的虚拟数字学校。通过联校网教平台,借助信息化技术,一个主讲老师可以同时给2至3所联网教学点中同步课堂教室的学生进行实时音视频互动授课。

“联校网教”在各县市区迅疾推开,大批城里的优秀老师走进咸宁市偏僻的山村学校,帮助开齐开足薄弱学科,城乡学生共享优质师资,助推教育均衡发展。

送教千里外,山乡有回响。山窝窝里的“云课堂”,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提供了保障,也山里娃开阔了眼界,挖掘了兴趣爱好和特长。(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程墨 特约通讯员 张曙 周小益)

作者:程墨 张曙 周小益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