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安家》这部电视剧很火,由孙俪主演的房似锦在剧中担任安家天下房产中介的其中一名店长来提高该房产中介门店的业绩。罗晋主演的该门店的另外一名店长徐文昌。
房似锦的突然到任让该门店的所有人都感到威胁,原本店内一片和谐的生态平衡给破坏了。工作两年都还未出一单业绩的朱闪闪被迫穿上玩偶服上街发传单,店内的金牌经纪人王子建被房似锦翘单,老油条谢亭丰维护了大半年的客户给房似锦几天之内就拿下了,开早会、穿正装、发报告…
这样的情况每天都在上演。从房似锦开始讲话的那刻起,所有人都对她有着越来越浓的不满情绪。
被房似锦翘单的王子建在第二天的早会上直接和房似锦杠上了,语气中满是抱怨。扬言说:“今天我不交,明天我也不会交,我永远都不会交。”
按常理说,这样的员工肯定要被辞退,但房似锦没说什么,看了眼王子建便回了办公室。因为她知道,王子建的确有他存在的价值。一个优秀的老板,从来不会忽视员工的抱怨。因为抱怨的背后有着有价值的含义。
不抱怨并不会让这个世界变好,相反的,如果你一味憋着不满情绪不去抒发,那么你就像一座不知何时会爆发的活火山,当负面情绪不断积累,终有身体承受不了的那一刻,最终爆发出来。
抱怨也分有效抱怨和无效抱怨。我们通常厌烦的是一个人高频率地对你抱怨,遇上点稍微令他不满意的事就想大吐不快。这样的人谁都忍不了,但我们并不要求每个人都不抱怨,而且我相信绝大多数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会抱怨的。
那么抱怨有好处吗?我们真的需要抱怨吗?
为什么我们人类需要抱怨:
一、宣泄情感
为什么我们会有抱怨情绪呢?这就要谈到负面情绪的存在了。首先要弄清楚一个观念,情绪不分好与坏。在大多数人看来,负面情绪是不好的存在,更喜欢积极情绪,事实上每一种情绪背后都藏着原因。
比如说,你和你对象分吵架了,那你内心一定有很多不满、抱怨、愤怒,通常女生就会找自己的好友去聊天,通过聊天来缓解自己的情绪。
一场痛哭比闷在被子里让负面情绪散的更快。当你抑制情绪表达时,你就给这个情绪打上了“不该出现”的标签。七情六欲,没有哪一个情绪不被人们所需要。试想一下,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如果这时候有人能过来听你讲令你烦心的事,你的心情一定比闷着自己不讲出来要好。
在《请回答1988》里,有一句台词:“长大也只是故作坚强去承受重担,他们不是不疼,只是在忍。”
我们要忍着生活的苦,我们要忍着顾客的找茬,我们要忍的东西太多了,所以网上就出现了键盘侠,毕竟在网上谁也不认识谁,我发我的脾气,谁都管不着我。
早些时候微博有出过树洞功能,所谓“树洞”就是用来帮助我们安放好那些难以安放的情绪。有人在听,有人在说。就像现在流行的文化“朋友圈岁月静好,微博里面悲从中来”,这也证明了,情绪是需要发泄的。每个人的情绪罐子里,能储存的就这么多,全被负面情绪塞满了,那么其他的情绪不就都在外面进不来了吗?
梁漱溟说:“人这一生总要解决三大关系,而且顺序是不能错的。先要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然后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后一定要解决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关系。”
你要学会和负面情绪和解,而不是和自身做抵抗。你要知道,情绪不是来源于外部,来源你的内心。
二、有效抱怨推动问题解决
全球有个很特别的合唱团,名叫抱怨合唱团,它干的事就是抱怨。
“抱怨合唱团”是一对赫尔辛基的艺术家特雷勒沃•卡雷勒侬、奥利维•科克塔-卡雷勒侬在2005年发起的持续进行的开源项目。在搜集的抱怨的过程中,卡雷勒侬夫妇逐渐意识到人们普遍有宣泄日常生活不满的需要,于是成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
本项目的实施步骤很简单:首先在所有参与者中要达成一个共识,如今社会最普遍的抱怨是什么。接着这些内容会被改编成歌曲,配音然后以歌曲的形式被集体唱出来。尽管制作方法都有明显的标准规范,但是没有哪次合唱是一模一样的,而且每次呈现都不止停留于简单直接的公开诉苦或者集体大声抗议。
当抱怨成为多数人的共识时,抱怨就不再是抱怨,揭示了社会问题的存在。
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过,利用顾客抱怨创造契机。顾客的抱怨是很严重的警告,但诚心诚意去处理顾客抱怨的事,往往又是创造另一个机会的开始。
不列颠航空公司的 CEO科林 ·马歇尔上任后所做 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希思罗机场安装摄影棚 ,使不满 的客户能够在机场直接向他抱怨 。经过研究发现 , 那些没有 向不列颠公 司诉说他们遇到问题的客户,有50%转向其他公司,而那些向公司抱怨的顾客,有87%保持着对不列颠航空公司的忠诚。
为什么呢?当顾客对你产生抱怨后,双方都有了情感联系,你需要去解决他的问题,解决得好,人家对你的信任噌噌噌往上涨,如果处理得不好,一传十十传百,你的品牌就要毁了。
有效的抱怨就像是披着危机衣服的转机。抱怨是一种形式,你要发现抱怨背后的原因。人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改善的机会。有效的抱怨是转机,无效的抱怨就是裹脚布,又臭又长。
说了这么多,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对待抱怨以及如何抱怨呢?
当我们想抱怨时,你能做什么:
一、抱怨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问题一:我们倾诉的对象能否理解支持我们?
村上春树说过一段话:你要记得那些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帮你挡住外来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是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是这些温暖使你成为善良的人。
在抱怨过程中,对方能够表达一种对我们经历的感同身受,能够带来莫大的帮助。有时候,抱怨只是需要被倾听。如果对方听不懂也无法理解你,反而情绪更下一层。就比如在《安家》电视剧里,被翘单的王子建和房似锦抱怨就没用,因为他们两人无法沟通,就不存在理解支持了。但是王子建和朱闪闪抱怨,朱闪闪肯定能够感同身受。
同理,这也是为什么生活中最受欢迎的不是最会说话的人,而是最会倾听的人。因为他们共情能力很强,能够理解对方。
问题二:我们倾诉对象的处境是否适合表现理解和支持?
你跟一个正在生病中的好友说你有多惨肯定不太好,对吧。为什么有些人抱怨觉得很可恨呢?因为他们抱怨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对方。
蔡康永说道:人与人之间是有一个情感账户的,每次让对方开心,存款就多一点,每次让对方难过,存款就少一些。
尽管作为你最要好的朋友,随时随地听抱怨也不是他的义务。人际交往本就是双向的,你想要对方怎么对你,首先先做到自己是这样对他的。
问题三:抱怨的话题是否与我们的倾听者有关系?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圈子里的人总是聊得更开。一个人要听得懂你在说什么,才能和你建立起沟通桥梁。新媒体编辑去和做金融的朋友聊新媒体专业问题,自然比不上和同行聊得开。
鲁迅先生在《小杂感》中说: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抱怨的话题和倾听者有关系,有利于激发他的感同身受。
二、抱怨三明治
将你的抱怨包装成三明治型,抱怨的副作用就会大大降低。
抱怨三明治分为三层。
最顶层的面包片是让对方听着舒服的话,中听。中间那层肉就是我们的“抱怨”内容,最底层的面包片就是“助消化剂”。
第一层的“中听”面包片用来讨人喜欢。毕竟你是要带着抱怨来找她缓解情绪解决问题,不论谁都不喜欢二话不说上来就是一顿狂喷。当我们预感到对方想要抱怨时,自己心里也会有戒备意识,不管是多亲的人都会有这种反应。
毕竟接受他人的消极情绪也是在消耗自己的精力。对方听到中听的话时,心里戒备就开始放下了,并且会对你保持友好。这有利于你的下一步“抱怨”展开进行。
中间那层肉就是你想要说出来,想要解决的“抱怨”。这层“抱怨”最重要要杜绝抱怨参杂愤怒。抱怨参杂愤怒之后,事情会变得棘手,容易让双方陷入尴尬阵地,并且会给关系一记重拳。
每次我对我闺蜜抱怨时,他她都不太喜欢我带着非理性去抱怨,因为这样的沟通不仅无用且小号她的能量,还有可能被我传染。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清楚为什么要抱怨,这也是很多人说抱怨无用的原因。如果你清楚了你抱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是为了提供社交币,还是为了缓解情绪,你就不会带着非理性的态度去抱怨。所有情绪的背后都藏着你需要解决的问题,光抱怨不解决,那么抱怨对你来说确实无用。
最底层成分为“助消化剂”的面包片。字面意思上,助消化剂就是用于让对方好好消化你上面所提到的内容。当你想要和老板抱怨时,这个“助消化剂”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吐槽完你面临的问题后,老板可能还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那么,你就要在结尾好好提一提,如果解决这个问题,将会对老板自己产生什么用处。
《欢乐颂》中,樊胜美借向老板抱怨来达到给自己加薪的目的。一开口先说最近的业绩还不错,让领导高兴一下,然后用不好意思说的语气透露了HR需要加薪的信息,最后用不加薪就留不住员工来让老板意识到问题。
用得好抱怨三明治,你的抱怨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助力器,用不好抱怨三明治,你会成为对方黑名单里的常驻嘉宾。
3. 给抱怨限额
给自己每天的抱怨时间限定额度,五分钟或者是十分钟。如果你感觉今天抱怨太多了就要控制接下来都不要再沉浸在抱怨的环境里。
心理学上有一种叫作反刍行为。意思是心理学家用反刍(或者思维反刍)来比喻对于我们经历的某些事情,思维中的某些想法的反复过度思考。研究发现,我们更喜欢在痛苦的经历和悲伤的体验中反刍。
就好像你越哭越觉得自己委屈,情绪就越来越激烈,愈发不能控制住自己。同理,如果你不停地沉浸在抱怨情绪中,你的抱怨情节就会十分严重,将会对抱怨形成依赖,会影响自身性格发展。
正如前文所说,抱怨要有效才能对自身有贡献,无效抱怨不仅毁了自己的心情,还会影响身边人和同事对你的看法。
总结一下,我们对待抱怨的态度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学会辩证看待抱怨本身。首先,作为人身上的情绪,那么抱怨产生就一定有原因。有效的抱怨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原因并且有利于解决问题,无效的抱怨反而损人害己。
那么,想要有效抱怨,现在抱怨前问自己三个问题,倾诉的对象能否理解你,是否在合适的情境下抱怨,倾诉对象和你抱怨的这件事有无联系。针对抱怨本身,就要学会用“抱怨三明治”来包装,用中听的话引起对方兴趣,再理性地讲出抱怨内容,最后让对方意识到你抱怨的内容对对方有用。最后就是要学会限定自己每天的抱怨时间。
最重要的一句话,情绪不分对错,重在找到情绪背后的原因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