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干货看这篇!从余秋雨的《山庄背影》看康熙皇帝

作者:蒲荻

(余秋雨)

再次拜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又细细地停留在了《山庄背影》这一篇。

其实在第一次读的时候就在思考,怎会有如此帝王,当真有如此帝王么。时间的沉淀久后,年岁的增长告诉我,史上应有如此君王吧,只不过自己当时太惘然。而这次再读就有了忍不住要提笔一写的冲动,无他,只为生命里短暂的思考留一印记。

至于要写什么,自己也似乎并无什么鲜明的主题,因为也只不过是再次感叹为何会有这样的君王。而我所感相信也是绝大多数人看了《文化苦旅》后之所感,并无多少新意。而自己漫无目的诉写也只不过是一种情绪或者也可说是一种情怀的释放而已。

因为身处现实之中,所见皆凡事,所见皆凡人,大家在凡事里忙碌个不停,目的大多不过是为家为生活而已。可再看书里的康熙,他忙的是天下事,却似乎将很多事都做得很好,文治武略样样精通。一个人,怎可以有如此旺盛的精力,怎可以有如此开阔的视野。

(一)康熙的厉害之处

我想,再忙的平凡人都没有一个有作为的帝王忙,天下之土,天下之人,莫属王者。高山大河,草木风情,芸芸众生,哪一样不会入帝王的眼。所以眼界才是帝王的高度,不是每一个帝王都能够伏首吻大地,也不是每一个帝王都能仰天问星辰,而这大地与星空的距离,也不是每一个帝王都能细细丈量,更何况那些攀附与地如蝼蚁的渺小人群,又有多少帝王能够细心关注。

君视民若草芥,则如秋风扫落叶,管它自生自灭,我自帝王春秋梦也。但康熙似乎一直比较清醒,14岁亲政便盯上了权势最盛的鳌拜,16岁便干净利落地除了鳌拜集团,二十岁便向吴三桂开战,花八年时间取得最终胜利。

再引用余秋雨书中里对康熙一份上谕的文字记载: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马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唯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康熙是把老百姓记在心里的。

(二)康熙为何会这么厉害?

其实我更惊异于康熙的“早熟”,14岁时就已表现出了雄才大略,老谋深算的样子,而现在14岁的孩子们都还在干着什么呀,在教室里学习着、在父母面前撒娇着、在游戏厅里泡着、在朋友间争吵着……

我也曾拿康熙来与秦始皇做过比较。始皇帝即位时13岁,当然那时他并不叫秦始皇,而叫做秦王。在他22岁加冕正式亲理朝政之前铲掉权盛冲天的吕不韦集团,其韬光养晦的能力与康熙异曲同工。30岁时傲视天下,开启统一六国的征战杀伐,39岁时便完成了统一大业,十年时间都不到。至于他后来,又干了许多前人都未干过的事,建县制、统文字、修度量、筑长城……似乎样样都是开天辟地的大手笔。

一个人怎可以如此旺盛的开拓精神?怎可以在有生之年干如此多事?

我想,早慧也不一定不是其中的道理,当我们十三四岁还困囿于自己懵懂的小天地之时,康熙、始皇早就经历了帝王之家的风霜刀逼,世事如棋的变幻早就叫他们小小年纪看透了人间百态。但难能可贵的一点是他们并没有荼蘼颓废,而是沿着自己的意志顽强地走着,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年少建树。但大多数类似于他们的皇家少年却早早夭折,并不能有所成就。

所以环境再逼迫人早慧,一个人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博学明辩,带着大脑去人生旅行。

康熙就是历史上罕见的一生爱学习的帝王,他之所以爱学习,不单是他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而且是他也能从学习中悟求到很多很好的治国理政的办法,让自己的决策不至于犯太多错误。他的践行也雄辩的证明事实的确如此。

而始皇帝开创那么多的大手笔,批阅那么多的奏章,心中无点墨岂可完成?

(三)平凡人的领悟

所以我们凡人再喊天叫地一天没时间又怎样,笑话就是你再忙也忙不过帝王。我们呐,大多忙于自己的小格局,其实,时间有时挤一挤也就出来了,学点对己有用的东西,免得整天云里雾里的幻想,那人生质量可能也就噌噌地往上涨了。

东言西语,喃喃不知所终,暂且自嘲是天边飘来一朵云,与之对问不知所答,天语不可闻也。但情绪真得以舒畅,情怀,不知究竟,只觉终于说了点什么出来,聊表有种释怀吧。

【作者简介】蒲荻,业余时间爱喷墨吐墨,已出版长篇小说《裂变盛开》《热度》。

推荐:

《红楼梦》里刘姥姥是谁的姥姥?

杨戬和两只猴的冲突表明了仙界法则:不允许兽类通过个人修炼成仙

为什么说康熙不是皇帝?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