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看这里!读书分享3——《亲爱的安德烈》

“你走了,我的心又有好久的时间不安了”。我每次装行李箱的前几天,母亲总会对我说这句话。

我来自南方,大学选了北方,哦,东北。当时志愿都是北方的学校,不明白为什么要去那么远,或许我地理不好吧,以为北方不过是北方而已,没什么距离的感受。

那也是和大多数的同龄人一样,第一次远离家门,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背上行囊远走他乡去寻找自己的梦想。

不论是专业的选择,还是学校的选择,做父母的都没有什么好的建议,也没什么要求。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选择。只是,但我选择北方的学校时,母亲偶尔提起,可不可以选个省内的学校。我既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父亲说,儿子大了,管不了的,看我喜欢。

我就按照自己的喜欢选了几个熟悉的北方城市,对于大学的概念不过是朦胧和模糊。

大学我听父母的话——好好学习。并且每个星期都会往家里打电话,最多不过两个星期打个电话,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准备考试的时期。

暑假我大学四年都没有回去过,只是在寒假的时候,回家过年。只要家里人和我说,家里一切都好,我就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事。另外,两天的火车虽然有点久,但现在想来确实好玩。

当时,父母打电话,经常说的就是好好读书,认真做人,注意身体,没钱了提前说。不像现在,还增加了,看上合适的姑娘,她喜欢什么就买点给她吧。

大学毕业之后,依然再次远离家,不过,选择了较近的城市,但还是很少回家。每次回家都不会待太久,母亲像待客一样招待我,各种好吃的,贵的好的纷纷大包小包的拿出来。

一回到家,我就会帮着她闯关消消乐。教她玩红包,虽然用的是我的银行卡。父亲说,他就不绑定他的,万一被骗了咋整。我就想着,天天发红包,我卡里的钱差不多都变成微信零花钱了,嘿嘿。

在家,偶尔出去和老朋友聚聚,过了晚上11点,母亲也会打电话给我问我的什么时候回家。大部分我会早点回家,回家之后,家里的电视总是开着,父亲的呼噜声从房间里传来,母亲也已经在沙发上睡着了。我就笑嘻嘻的叫母亲起来进屋睡觉去。

大学毕业之后,每次我又到里离开的时间,母亲也和往常一样说着,多注意身体,多多微信视频。现在也增加了,你走了之后,心里又要不安了。我玩笑着说着,想我就坐动车去看我呗。

可是,母亲并没有别人家的母亲——龙应台,那般的高学历。母亲只是象征性的读了一个小学一年级。

更不会通过写信去了解作为儿子的我的感受,我也不懂怎么去表达我的想法。对于《亲爱的安德烈》中提到的人生,民族,民主,生活等主题和父亲交流多一些。我记得和母亲交流最多的是为什么读书的人反而不懂怎么做人。

这个问题的由来,和母亲的自身经历和看到的有关。比如哪些当官的,个个都是很高的学历,却出现了贪污。我知道善良的人不会伤害别人,遇到坏人,只是躲得远远的。母亲不懂怎么保护自己,只是懂得远离他们,我说要不对那些读书人也进行一样的报复,母亲说,这个哪做的出。

爷爷去世之前,没留下什么给我,只是通过亲戚告诉我,不要读太多的书。现在,确实很多的读书人越来越不单纯了,即使读博士也难以做到善良,反而是不读书的人知道什么是善良。站在不读书人的眼前,你就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阶级,一个富人,什么民族或者带有其他的标签,按照一个人的标准对你就是最大的善。

有时,并不是母亲觉得我突然长大了,而是我突然觉得我之前和母亲的交流很少。我和安德烈一样,反感母亲的陈旧,什么都不懂,每次都是很啰嗦。不过,母亲乐于学习,我经常说,要是你考了大学一定是高材生。我教母亲玩微信红包,发语言,学得比我爸都快。我爸可是读了高中的。。。。。

母亲为了可以与我们交流方便,愿意学习微信的语言,只是担心打电话,怕我们在忙。其实,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像我一样,感谢语言信息的。这个解决了很多年老的父母们不会打短信的一个缺憾,但依然可以和我们进行交流。

偶尔,我会发表情包过去,母亲就笑哈哈的说,为什么她没有,让我教她用。就这样,母亲,慢慢的学会了发图片,发红包,领红包(恩,这个更关键),拍视频等等好玩的。母亲,有时在家里做好了包子,包了饺子也经常发个图片过来,让我“尝尝”。

我并不羡慕,安德烈和龙应台之间的交流,更不会与母亲谈论什么人生的理想,价值观,民主自由等高大上的话题,最多谈谈我的恋爱问题。

或许,很多人都面临这这个问题吧。我作为儿子也不能体会到这个问题。既然这本书能引起很多读者的共鸣,只有但我身为人父的时候,才能真实感受了。

感情是通过沟通建立起来的,他们通过一封封书信重新建立了感情。这本书给我最大的体会倒不是如何坦诚的交流,学习他们的育人方式,而是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一旦失位,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弥补。

龙应台离开安德烈时,安德烈只有14岁,但她再次回到儿子身边时,他已经18岁了。正如龙应台先生说的“他在想什么?他怎么看事情?他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那样做,什么使他尴尬什么使他狂热。。。。。。我一无所知”

不仅是是父母不了解我们,其实我们也并不了解父母。我们按照我们的方式对待这这个世界,有时还不会妥协,面对上个世纪的他们,我们很多时候听的歌是老歌,称之为经典,看的电影也会感慨现在的演员演技就是渣渣。

站在母亲的角度完成的一本书信集,或许有人想去了解他们的父母,可以尝试与母亲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如果母亲无法用她的沟通方式被你接受,那就自己去创造一个属于你们的世界吧。这是一个相互沟通的过程,享受这个过程,只要是亲情,那就是真情了。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