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看这里!《亲爱的安德烈》:跨越时代的对话,两代人的彼此尊重和灵魂交融

[原创不容易,抄袭必须调查]

“人生就像一条大河。风景可能是清新的,也可能是惊涛骇浪。

你需要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亲爱的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是当代作家龙应台和其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结集,书中摘录了一位母亲与她的儿子通过书信互相沟通理解的思想过程,36封书信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


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龙应台“有八分认真,二分知性怀疑”。安德烈对龙应台“嘲笑有加”;龙应台对安德烈“认真研究”。通过三年漫漫长路的书信对话,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作为龙应台“人生三书”(其它两本是《孩子你慢慢来》+《目送》)之一的作品,《亲爱的安德烈》可谓是父母与孩子间沟通交流成长的范本。书信中记录了两代人试图消弭隔阂与冲突的努力,探讨了母子对多国文化、贫富差距、国际政治以及其它问题上的看法,体现了母子不同的价值观。

读过此书,让我感动的是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不管结果如何,这份良苦用心已足以令人感动。

龙应台说:“每个孩子就是一本经,是为母者终身奉读的经,这本经好不好读,就看做母亲的耐心、爱心、运气及造化了”。

“两代人共读的36封家书”,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的读者,更为家庭式教育如何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实现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2009年12月,《亲爱的安德烈》获第五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作者龙应台

一、父母和孩子的平等对话,必须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之上

1、主动接受孩子的成长

安德烈是龙应台的大儿子,在他14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德国,返回台湾,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

等她4年后卸任,安德烈已经成长为“一个184公分高的18岁的高校学生,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透着一种独立的距离,手里拿着红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点“冷”地看着你。”

4年的分离让母子两个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隔阂,母子之间似乎很难再有交集,两人之间除了简短的对话,剩下的就是长久的沉默。他已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而她对他的一切好像“一无所知”。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


但是,作为母亲的龙应台没有退缩,为了“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母亲试图再次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主动了解儿子的18岁,参与儿子的成长。

于是提议“共同写一个专栏”,并且“一旦答应,就绝不能半途而废”。对于母亲的提议,儿子欣然接受。

做为母亲的龙应台虽然无法填补4年的空白,但她选择以这样的方式去主动了解儿子的十八岁,参与儿子的成长,书信化解了他们之间的隔阂。母亲通过书信,重新认识一个20岁的成年人的世界;而儿子通过书信,第一次去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于是书信在相差30多岁的两代人之间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孩子把母亲当作朋友,母亲和孩子平等对话,双方敞开心扉,实现微妙的角色转换,把“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父母希望孩子的体谅”转化为“互相理解”。


主动接受孩子的成长,是家庭中教育的重要一环。如果做父母的,愿意主动迎接孩子成长的契机,甚至带着孩子跟随这个世界进步的脚步一同成长,那结果一定是双赢。反之,如果非要对抗,大家都会痛苦。主动和被动的较量,从来不是一场短兵相接,而是一场持久战。

面对儿子的种种狂放不羁和肆意洒脱,龙应台并不急于纠正儿子的生活态度,她把他当成一个成年人,接受他的认识,并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智慧和他进行平等的探讨,体现着睿智、平等、尊重的思想和情怀。

2、引导式教育

龙应台写儿子吸烟:我看着你点烟,翘起腿,抽烟,吐出一团青雾,恨不得把烟从你嘴里拔出来,丢向大海。可是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请记住,你面前坐着一个成人,你得对他像对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样。你不会把你朋友或一个陌生人嘴里的烟拔走,因此,你就不能把眼前这个人嘴里的烟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别人’。”

面对儿子的叛逆,龙应台没有马上给予长辈对晚辈居高临下的训斥,而是以一个母亲和儿子之间平等对话的交流进行引导式教育。


在第一封信里,龙应台和安德烈一起回忆当年自己成长的小渔村里的情况:“住在海边的渔村里,渔村里只有一条窄窄马路”、“没有进过音乐厅或美术馆”、“不知道高速公路、下水道、环境保护、政府责任、政治自由等等”。

“愚昧无知”的渔村给了她一种“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喧嚣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龙应台以此教育孩子理对弱势群体充满同情与爱心。

在信中母亲对儿子提出一个问题:你将来想要做什么?寄托了天底下所有父母对儿女的期许。

而安德烈,却用不着边际的回答说出了十项人生志愿。

龙应台这样回答:“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在对待选择职业是否平庸的问题上,龙应台写道“对我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 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在龙应台看来,平庸和伟大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对自己负责,让自己的心灵舒适。

章子茂教授在《要引导,不要教导》一书中说“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教育孩子的经验,那就是——培养孩子是引导,而不是教导。”

作者以一个25年来培养教育自己女儿的的真实记录以及深入思考,通过深入的思考,对孩子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有着独到而又切实可行的应对之道和解决方法。提出了“貌似放养,实则深耕”的教育观点。

在 “放养” 孩子的同时,却又处处用心、细致设计,善于抓住时机悉心引导,用貌似“放养”,实则“深耕”“精耕”的方式,使小学初中时成绩平平的女儿考入清华,并完成了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全部学业。


俗话说:“最好的教育没有痕迹”。

对一个长大的孩子,首先的首要的是尊重,由尊重而理解,由理解而接纳,这种接纳不是情感上的简单宽容,而是理性思考后的认同。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从而剥夺了孩子成长的自由。

孩子没有选择的权利,家长强调孩子无条件服从,在这种家长式的管制下,孩子偏离了学习的方向,长大后更失去了工作的乐趣。

有一句话说的好:教育的问题需要每个家长去面对,父母的努力决定孩子的未来。彼此尊重比无限的爱和给予更重要。


二、倾听是表达爱的最好方式

1、如何看待“少年维特的烦恼”

安德烈出身优渥之家,父亲是外交官,母亲是著名学者、作家。他在台湾出生,在德国长大, 18岁前就游遍了半个地球,看上去无忧无虑的生活却也充满了“少年维特的烦恼”。

他抽烟、叛逆,对未来感到迷茫,整日把“性、药、摇滚乐”挂在嘴边,看似少年轻狂的肆意洒脱下,掩盖着内心的空虚。

龙女士说:“他在想什么?他怎么看事情?他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那样做,什么使他尴尬什么使他狂热我的价值观和他的价值观距离有多远我无所知。”

龙女士坦诚地对儿子说:“成年人锁在自己的惯性思维里,又掌握制定游戏规则的权力,所以他太容易自以为是了。…鼓励鼓励我吧。”于是,母子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思想碰撞。


龙应台与大儿子华安,小儿子华飞

她和儿子谈成长、谈民主、谈人权、谈贫富,字里行间有“爱”在闪烁,母亲对儿子的理性尊重,既是一个独立的思想者,更是一个智慧的启迪者,她给天下的父母展示了什么是爱和怎样去爱。

安德烈继续写道:“我的第二个烦恼,你大概已经等了 19 年,等我来告诉你 ? 没错,女孩子。”19 岁的安德烈爱上了一个女孩,他没有向她表白,可是这个女孩却又迅速地和一个荷兰小伙子谈起了恋爱。

安德烈既对女孩感到失望,又为自己没有及时向她表白而后悔。面对儿子失恋的问题上,龙应台以理解的态度承认孩子处于极端苦恼和“痛苦”之中:“我们自己心里的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大,很痛。”

同时,她又以歌德为例,教育孩子所有的挫折都是人生必交的作业,是人生成长必经的阶段:“你是否想过 ,在你遇到自己将来终生伴侣之前,你恐怕要恋爱 10 次,伤心 20 次?所以每一次受伤都是人生的必修课。”


她希望他“会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希望阳光照过来,照亮你忧伤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到尽头的路”,“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

龙应台还说“也许我说的都是废话。我只能看着你,跌倒,只能希望你会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希望阳光照过来,照亮你藏着忧伤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见尽头的路。”

这些话语,不单是情感上的简单宽容,而是理性思考后的认同,是一个舐犊情深的母亲对儿子的谆谆善诱和有效开导。


心悦诚服的安德烈说,他和母亲之间“有了连结”,更获得了“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会得到的‘份”。这本通信集也真正达到了龙应台的写作初衷:“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

2、双向教育的典范

有人说,《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教育手册”,而龙应台却说它是一个母亲遭遇儿子的冷落和不信任后,尝试与孩子进行沟通的记录,甚至可以说是母亲的“伤心笔记”。“我边做边跌倒,边跌倒边做,是一个饱受挫折的过程”。

这位充满传奇与自信的女强人 “被儿子修理的很惨”,她被儿子指责“你买衣服是随性所至的,走在路上你看见哪一件喜欢就买下来,买回家后很可能永远不穿它。”“我是专注精选的,你穿衣服,有时候我觉得,你就是披上一个装马铃薯的麻布袋或者盖上一条地毯,那美学效果也差不多!”

孩子甚至毫不客气地质问母亲“你为什么不化点时间,好好思考打扮这件事,买点贵的、好的衣服来穿? 你为什么不偶尔去个你从来不会去的酒吧,去听听你从来没听过的音乐? 难道你已经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东西?”

面对儿子的尖锐批评,龙应台平静地照单全收,同时也反省自己,为了尝试改变,接近和理解孩子的生活,她也去听 Hiphop 音乐,接受年轻人的审美,转变缺乏“美”和“品味”衣着和打扮的,这对于出生在一个小渔村的、有着传统教育背景的作者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龙应台和安德烈这对母子,一个生于破败的台湾渔村,一个长在自由的德意志,成长的环境和际遇有着天壤之别,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母亲认为儿子责任感不够,儿子却认为母亲愚钝可笑。

难能可贵的是,在通信中,母子之间找到了相契合的共同点,儿子安德烈说:“那是我的自由表达”, 母 亲龙应台也终于能接受在自己面前抽烟的儿子。三年的通信,她的儿子已经21岁 了,“ 既然是成人, 就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有些保守的母亲终于释然了。

沟通,让他们彼此进入了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都为对方做出了改变。

教育的 的 绝不是要孩子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而是让其变成他 ( 她 )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三、爱,不等于喜欢

在《亲爱的安德烈》里,龙应台说,她知道她的儿子安德烈爱她, “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更为尖锐的是,她进一步又说, “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这句话说出了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陷阱——以爱为名的不认识不沟通。

用这段话来形容大多数父母和子女的关系,简直再贴切不过了。因为至亲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么矛盾,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但我们并不会费心了解彼此,不会和朋友一样相处,不会好好聊天。

在我们熟悉的中国式家庭中,辈分是判断话语权的最首要标准,不论子女长到多大,孩子在父母面前永远都是孩子,听教导永远多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于是一部分有独立意识的“孩子”逐渐近亲情怯,而另一部分听话的孩子则成了永远长不大的“奶嘴男”和“巨婴”。


在中国这样的父母很多很多。他们都是打着 “爱孩子、为了孩子”的名义去做这一切,但是,他们始终将孩子当小孩,从来都没有去考虑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想法。他们自私地毁掉了孩子的梦想。

每一位父母都爱孩子,但爱的方式却常常被误解。“我是为你好”不过是父母的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因为你不管做得对不对,只要抛出这句话,似乎都应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然而,你有没有想过,你替孩子安排好的这一切,并不是孩子想要的呢?

爱不等于认识,爱不等于理解。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应该学会和孩子相处,一同走过成长的关键期。也许我们应该首先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孩子”不是一个孩子,他是一个独立的“别人”。

父母要重新认识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不能以“爱”的名义对他指手画脚,横加干涉,对一个长大的孩子首先要尊重他,理解他,接纳他,欣赏他们的追求和思想,尊重他们的志趣和选择。并在接纳中不迁就,要对孩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但归根结底决定权在孩子那里,那个已经独立的青年那里。


龙应台在书中说:“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做起,你得放空自己”。

龙应台在家书中,时刻把握的,是把安德烈当做一个平等的,可以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的个体生命。在通信的天平两方,任何一方在精神层面上的不对等就会让天平倒塌,从而使对话失去意义。

长者的通情达理,后辈的心平气和,两个平等个体的对话,使得一切走到理想的境地。

《亲爱的安德烈》是两代人身处不同国度地域之间的对话。在互相来往的36封家书中,架起了一座通往彼此心中的坚固的桥梁,一封封信推倒了她和儿子之间那座无形的墙。引领我们每一位做父母的,或以后将为人父母的,如何处理好与下一代之间的隔阂,如何施爱和让接受者喜欢,是每个父母的必选题。

每个人都是上一代的一件无价的艺术品,做父母的都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予其最美的雕刻,哪怕它一无是处。或许,这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和责任感。

龙应台用了三年的时间,与安德烈做了深入的沟通。对于人的一生来说,三年的时间是短暂的,而安德烈认为“我跟我的母亲,有了连结,而我同时意识到,这是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会得到的‘份’,我却有了”。在家庭教育中主动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抱着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目的,耐心等待,才是《亲爱的安德烈》中家庭教育的真正含义。

天下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奔向他的人生的愿景,眼睛热切望着前方”,自己“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这是一种心酸的幸福。生而有爱 ,何必彷徨。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