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专题教育的规律不会变换,再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2005年9月,我校向所有教师发送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教育理论家巴亚苏霍林斯基撰写的教育学名著《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全卷)。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具有普适性、先进性、丰富性、全面性和深刻性,是符合教育的普遍规律,符合儿童的成长规律的,在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界可谓家喻户晓。

我以前曾经读到过不少人在文章中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但是从来没有静下心来拜读过他的一部作品。作为初中教师,我不可能不知道这本书的价值。只是由于当时我还处于一种心浮气躁的状态,一心只想学习英语口语,无法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我只是小心翼翼地把它收藏在我的书柜里。

随着在教育教学中逐渐感到黔驴技穷,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认真学习这本教育学巨著,把这本影响了无数中国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著作作为突破口。在我看来,虽然信息的载体日新月 异,不过,只要人性不变,思维的本质不变,那么学习的规律就不会发生改变。只要学习的规律没变,人的认知规律没变,那么教育的规律就不会改变。

阅读《给教师的建议》,就等于学习一本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合著。昨天我只学习了他的第一条建议,就感触良多。

苏老师建议我们,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100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60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一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而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不同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知识的水平和范围,所走的道路是不相同的。

苏老师已经讲得十分清楚:在基础教育阶段,利用每次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及老师并不符合儿童成长的规律。

在学习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教师要爱护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

具体地来说,就是既要给学生减“作业的负”,也要给老师减“评价的压”。否则,落实苏老师的真知灼见就会变成“镜中月,水中花”。

有些教师经常抱怨说,儿童在上课时调皮,做小动作……这些话总是让我觉得困惑莫解。如果你们,亲爱的同事们,能够认真地思考一番,怎样设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在进行脑力劳动,那么上述的情况是绝不会发生的!

要实现苏老师的伟大建议,就必须避开拿相同的试卷,用相同的成绩来一刀切地评价老师和学生的窠臼。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